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正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木薯和甘薯)之一,作为生产淀粉和酒精等的重要工业原料,在我国热区广泛种植。2019年,全国木薯种植面积达438.75万亩,干片产量251.2万t。广西是我国木薯主产区,种植面积和干片产量约占全国的2/3,分别为273.45万亩、168.3万t。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增加,木薯产量得以大幅度提升,但成本负担和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推动木薯绿色高效生产,笔者在广西试验基地多年开展木薯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污染主要源自于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而面源污染中的农药、化肥污染尤为突出。本文作者主要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化肥、农药、地膜施用不合理,以及生活垃圾、污水排放等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进一步治理当地土壤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我市面临的两大难题。单季直播晚稻农药、化肥双减增效技术足我市顺应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要求,提出的一项水稻综合管理新技术。经2004、2005年试验研究和示范应用,取得仞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以及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养殖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1])。农业面源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是化肥和农药。  相似文献   

5.
生物农药——未来农药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农业部制定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重点在于解决当前的农业污染问题,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其中"两减"就是要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在新政策、新形势下我国农药行业未来将会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揭示粮食生产大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粮食生产内在脱钩关系,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基于农村统计年鉴等数据并选取化肥、牲畜排泄物和农药污染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分析法评估2007一2019年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脱钩理论揭示粮食生产与农业面源污染的脱钩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其中牲畜污染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达到35.16%,由2007年的60.21kg/hm^(2)降至2019年的38.04kg/hm^(2),化肥污染排放强度和农药污染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6.05%和10.13%,农业面源污染政策管控措施效果明显;2)农药、牲畜污染排放强度呈显著聚集性效应,高排放区主要分布在湘中、湘南及湘东地区,而化肥污染高值区逐渐向湘东地区聚集;3)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粮食生产与3类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呈阶段性耦合脱钩特点。最后,本文提出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在保障粮食生产前提下控制化肥施用数量,推广农药减量和虫害防治技术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苹果园农药减施增效目标,开展了“绿色防控+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学农药减施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药模式相比,农药减施区在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31.7%的情况下,病虫果率降低3.6%,增产3.2%,亩增加收益752.6元。  相似文献   

8.
常熟市小白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常熟地区设施栽培小白菜病虫害频发、肥药施用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性优化了小白菜栽培模式,并与当地常规栽培模式进行对比,测定小白菜的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肥药减施栽培模式下小白菜化肥施用量减少33.3%,农药施用量减少44.0%,小白菜株高增加8.9%,冠面直径增加9.2%,产量提高12.1%。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化肥与农药的不合理施用、畜禽养殖污染物超标排放、秸秆焚烧及地膜覆盖等方面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石嘴山市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为实现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持续减量,本文作者提出了石嘴山市化肥农药减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促进节本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水稻主要栽培品种上肥药减施增效技术,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水稻大田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肥料施用模式和水稻病虫害防治模式,并通过科学的数据调查和分析,对水稻肥药减施增效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从而形成了一套肥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肥药减施增效技术可较常规栽培模式减少肥料用量25%以上、减少化学药剂用量19%以上、节省部分劳动力,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对减少金山区单季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但是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却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以期通过构建长效的病虫监测体系、专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和完善的信息互联体系,达到农药减量控害、农业增产增效、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日趋频繁,化学农药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洞庭湖区棉花田,通过使用抗虫品种的纯种代以及可降解的地膜覆盖,研究了露地、地膜全覆盖、地膜半覆盖等生物防治处理下施用农药对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丁文国  韩守新  周亚荣 《吉林农业》2011,(9):154+158-154,158
文章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技术为依托,以长春市农业基础数据为材料,分析并阐述了长春市2007年农业种植业化肥、农药施用流失情况;畜禽养殖业废弃物产生流失情况,从而揭示了长春市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富营养的贡献现状。结果表明,长春市农业面源污染占第二松花江流域富营养问题的65%左右。全文从污染产生的特征和过程,总结了农业面源污染汇集的各种影响因子,主要因素是种植、养殖源方面,并提出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策建议: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农业环境执法力度;掌控农药的使用、科学施肥、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发展农村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提高秸秆利用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生态拦截工程,在重点的第二松花江流域和拉林河流域,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H趋频繁,化学农药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洞庭湖区棉花田,通过使用抗虫品种的纯种代以及可降解的地膜覆盖,研究了露地、地膜全覆盖,地膜半覆盖等生物防治处理卜施用农药对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监管,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抓手,经调查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达重量比例的11%,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结合玉溪市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回收处置等存在问题,提出了回收处置的方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是分布最广泛的面源污染,分散性强,随机性高,严重影响土壤、水体、大气等生态环境。该文从化肥的施用,农药和农膜的使用,畜禽粪便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的排放,水产养殖业废水污染等方面综述了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四川省农业现状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流失,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水土流失,作物秸秆大量废弃以及农膜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从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农业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以期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估算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掌握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特征,以种植业和规模化养殖业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疆地区2005—2014年的农业统计资料,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采用源强系数法,估算了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0年间,新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该区域农业面源排放总量达到13.9万t,种植业源和养殖业源分别占44.78%和55.22%;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是该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别占污染物总量的49.2%和47%;牛和旱田分别是COD和TN的最大贡献源。新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喀什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  相似文献   

20.
在猕猴桃生产中,果农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度比较高,施用量过大,利用率低,生产成本显著增加;传统的药械和农药施用技术比较普遍。在以优选品种,测土配肥、平衡施肥,利用农业、生物、物理技术进行绿色防控,机械化高效生产为核心技术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下生产的猕猴桃,平均产量增加了\{8.4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