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摸清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小白菜上的肥效,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某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白菜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明显改善小白菜的生育性状,促进小白菜生长,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对大量元素水溶肥在西瓜上施用的增产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明显改善作物生育性状,比常规施肥处理西瓜平均增产227.89 kg/667 m~2,增产率为6.60%。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对中量元素水溶肥在苹果上施用的增产效果进行验证。试验表明:施用中量元素水溶肥5 kg比常规施肥苹果增产172.3 kg/667 m^2,增产率为6.7%;施用中量元素水溶肥10 kg,比清水处理苹果增产234.6 kg/667 m^2,增产率为9.2%。  相似文献   

4.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水稻上应用的效果,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后,水稻生育性状得到改善,产量增加明显,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中量元素水溶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中量元素水溶肥能明显改善番茄植株的生育性状,表现为叶色浓绿、叶片增厚、茎粗增加、果型大小均匀;产量达4942.5kg/667㎡,比当地常规施肥增产313.6 kg/667㎡,增产率6.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黄瓜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可以明显改善黄瓜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表现为黄瓜株高、单果质量、单株果数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28%~9.73%。  相似文献   

7.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作为新型肥料品种逐渐进入肥料市场。为摸清其在黄瓜上的肥效,在彰武和黑山两县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能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性状,提高单果质量和结果量,减少病株数,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与含腐殖酸水溶肥料相比,对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花生施用水溶肥的效果,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液体花生水溶肥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溶肥能使花生叶色变绿,植株增高,且各项产量性状指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氨基酸叶面水溶肥在小白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战氏氨基酸水溶肥对小白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战氏氨基酸水溶肥可使小白菜增产114 kg/667 m2,增产率为5.2%,增加收益321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腐殖酸水溶肥上的实验结果标明:番茄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腐殖酸水溶肥料,比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等量清水667m^2增产304kg,增产率6.3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痕量灌溉下不同水肥处理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温室蔬菜品质和产量,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效率,以黄瓜品种"中农26"为试材,研究了痕量灌溉下不同水肥处理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痕量灌溉条件下施肥量和施肥频率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的影响,施肥量的提高对黄瓜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较小,但1次追肥处理较有利于黄瓜干物质累积量的增加;2施肥量对黄瓜产量的影响较大,当施肥量从施肥水平的60%提高到80%时产量平均提高了20.65%,且1次追肥处理产量最高;黄瓜品质受施肥量的影响不大,但1次追肥处理较有利于果实中还原型VC和可溶性糖的累积。按1次追肥,施肥量为当地施肥水平80%能兼顾产量和品质,是比较适宜的施肥模式,并且施肥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肥效,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其对番茄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比常规施肥相比,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明显改善番茄的生育性状;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为5.2%和14.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适宜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节水高效种植的水肥一体化模式。【方法】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量(1 200、2 100、3000 m~3/hm~2)和3种施肥模式(味丹腐殖酸肥、中化大量元素水溶肥、常规NPK肥)组成的9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较基于腐殖酸肥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施肥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模式相比,基于常规NPK配施施肥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模式马铃薯全株和块茎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长、干物质快速积累期间积累速率快,茎、叶、块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多,茎叶和块茎干重平衡期适期出现,茎叶生长和块茎生长关系协调,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8.95%~46.93%和35.40%~39.63%,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9.37%~42.96%和33.83%~44.25%。1 200 m~3/hm~2灌水量较2 100、3000 m~3/hm~2灌水量下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27.63%~37.56%、49.62%~57.62%,灌水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相似于本试验条件的马铃薯生产中,推荐使用1 200 m~3/hm~2与常规NPK肥结合的水肥一体化施用模式,既可提高产量,也能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4.
硅元素对于水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是一种新型硅肥,通过田间试验考察该肥料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硅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并具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日光温室天津地区适宜的自动化灌溉施肥制度,以秋冬茬黄瓜为试材,以传统手动简易灌溉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基于黄瓜需水需肥规律的自动灌溉施肥模式对黄瓜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手动灌溉施肥相比,自动灌溉施肥可节水22.4%,节肥30.4%;在保证黄瓜正常生长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黄瓜单果重以及产量,商品瓜的产量提高11.1%,灌溉水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3.6%和60.0%。因此,自动化灌溉施肥设备依据温室黄瓜需水需肥规律进行水肥管理可以作为黄瓜产量改善及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痕量灌溉条件下适合温室黄瓜的施肥规律。【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方法,设3种总施肥量(高肥、中肥、低肥)和3种底肥与追肥比(K=0、1/3、1),共9个处理,分析了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1)在总肥量一定时,K=1/3有利于黄瓜增产;而K值一定时,高肥处理产量最高,中肥处理产量较低于高肥处理,但差距不大。(2)K值一定时,随着总肥量的增加,果实内可溶性糖和Vc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硝酸盐量一直增加,而可溶性固形物量在施中肥后增加趋势减缓;果实内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型Vc量在施中肥(T5)时基本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高肥(T8)处理;果实内硝酸盐量在施高肥(T8)时达到峰值;K=1/3时果实内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型Vc、硝酸盐积累量均高于K=1的。【结论】综合产量与品质各指标,施中肥且K=1/3为更适合痕量灌溉条件下温室黄瓜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镁离子浓度对温室黄瓜镁含量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玉  张兵 《农机化研究》2012,34(2):145-148
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研究根际镁离子浓度对温室黄瓜开花结果期镁含量变化、镁在各器官的分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各器官中镁含量的变化与根际镁离子浓度有关;黄瓜对镁胁迫耐受力的强弱次序为开花结果初期>后期>盛期,镁在各器官的含量是叶片>根>茎>瓜;镁胁迫降低了黄瓜的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瓜数;多镁处理降低了黄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黄瓜的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大了茎粗和叶面积;缺镁胁迫显著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了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糖和硝酸盐的含量,抑制了黄瓜株高、总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增大。因此,增施镁肥有利于改善黄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卢坤  李美辰  秦勇 《农业工程》2020,10(12):102-106
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可为新疆和田地区黄瓜穴盘育苗提供参考。采用穴盘育苗技术,把椰糠、商品有机肥、沙子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成复合基质进行黄瓜育苗,设置5个处理和1个对照。对照基质配比为椰糠∶商品有机肥=20∶1,5个处理的基质配比分别为椰糠∶沙子∶有机肥=16∶1∶1、椰糠∶沙子∶有机肥=18∶1∶1、椰糠∶沙子∶有机肥=20∶1∶1、椰糠∶沙子∶有机肥=22∶1∶1、椰糠∶沙子∶有机肥=24∶1∶1,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为椰糠∶沙子∶有机肥=22∶1∶1的处理H4,培育的黄瓜幼苗综合隶属函数值较高,优于对照(椰糠∶有机肥=20∶1),长势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椰糠∶沙子∶有机肥=22∶1∶1的椰糠型复合基质配比作为和田地区黄瓜穴盘苗生长的育苗基质,对培育黄瓜壮苗有利,可以作为和田地区日光温室黄瓜穴盘育苗的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水肥耦合+滴头间距对宁夏旱区日光温室春夏茬黄瓜生长、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利用Logistic方程模拟黄瓜株高变化规律,分析了各时期生长特点;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水肥耦合+滴头间距影响主次顺序、显著性及变化趋势,同时结合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优组合。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下黄瓜株高“S”形生长过程可分为渐增期、速生期、缓增期3个阶段,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且相关系数均高达0.97;②春夏茬日光温室黄瓜在采摘期前3个月产量稳定,分别占总产30.19%、29.22%、28.58%,后1个月急剧下降,占总产12%;③3因素影响产量的顺序为灌水量>施肥浓度>滴头间距,灌水量影响显著,施肥浓度和滴头间距影响不显著,产量最高处理为TR1,达144361 kg/hm2,比最低处理TR9高44.92%。采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TR2表现最好,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70。确定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灌水量3040.95 m3/hm2、施肥浓度200倍液(740.55 kg/hm2)、滴头间距20 cm,产量为141077.9 kg/hm2。  相似文献   

20.
施肥是保证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和对比农民习惯施肥与平衡施肥的效果,并分析农民习惯施肥中盲目投肥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的产量略高于平衡施肥,但未达显著水平,其纯收益却明显低于平衡施肥;平衡施肥较农民习惯增收3662元/hm2,纯收益增加40.9%。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肥的养分吸收量与平衡施肥的养分吸收量相当,表明农民习惯施肥中的大量养分残留在土壤中,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