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稻播栽环节是影响和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短板。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并因地制宜在部分地区开展中稻机械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区的问卷调查,对湖北省2015年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做好2016年技术推广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并因地制宜在部分地区开展中稻机械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湖北省共完成水稻机插面积1260.1万亩,比2014年增加51.1万亩,机插水平37.1%。本文结合对京山、天门等26个水稻主产县(市、区)的水稻播栽机械化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从机械保有量、机械插秧水平、插秧机使用效率以及人工插秧情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泰州市姜堰区钵苗播栽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钵苗播栽可灵活控制移栽时间,有效延长水稻生育期、大幅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湖北省水稻计划种植面积为3 240万亩(1hm~2=15亩)。其中:早稻608万亩,中稻及一季稻1 927万亩,晚稻705万亩。截至目前,早稻播栽已全部完成,其中机械插(播)面积298.60万亩,机插率49.1%;中稻及一季稻栽植1 050万亩,其中机插(播)面积已达到620万亩,机插(播)率59.05%。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主要工作:(1)补短板促机插。省农机局针对湖北省水稻机械插(播)短板,下发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制定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效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项目是农业部为探索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路子和在全国建设100个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县提供技术模式而进行的一项系统研究。由湖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荆门市农机化研究所等单位承担,1993年立项,1997年完成,历时四年。该项目紧扣粮食生产主题,正确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农机、农艺、农经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模  相似文献   

6.
水稻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和育栽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水稻生产的传统收获和栽植方式得以彻底变革,促进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和稻农增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安徽省水稻“双高”(高性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高性能乘座式插秧机)技术推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高性  相似文献   

7.
抓好水稻生产对盘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介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盘山县的应用情况和当前重点推广的水稻插秧机机型,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特点与效益进行了分析,剖析了该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抓好水稻生产对盘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介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盘山县的应用情况和当前重点推广的水稻插秧机机型,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特点与效益进行了分析,剖析了该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难点是育栽环节的机械化。为打破这一瓶颈,2004年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县农机局联合成立攻关组,对水稻机插栽培配套技术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边研究边推广,通过9年的研究推广,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该  相似文献   

10.
“购机补贴”政策在当涂县实施3年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根据当涂县的实际情况,经多方面论证,提出充分利用政府的支农补贴资金,加快推广水稻育秧栽播机械化技术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广东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农艺技术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本文根据不同水稻机械化栽种模式的特点,分别阐述各类型水稻机插秧、精量穴直播和农用无人机直播的机播用种量和栽种技术要点及其作业效率,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  相似文献   

12.
水稻微密孔膜活性基质机械育苗配机插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方大面积推广水稻插秧机育秧过程中存在盘根差、成功率低、手工播种费工不匀等问题,采用农机、农艺、生物工程技术三结合,研制并创新出微密孔膜活性基质机械化育苗配机插技术体系及配套的新材料、新设备,着重介绍微密孔膜研制、活性基质育苗床土配制、机械播种和设施育苗新技术。该技术设备已在全国十省市部分地区示范推广,在南方稻区可直接利用,并可供北方稻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发展,传统水稻种植方式与技术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水稻高质量生产发展的需求,也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利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利用机械化生产节本增效的出发点不一致.从水稻机械化技术的相关问题着手,阐述了水稻机械化直播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环节。介绍国外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我国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其发展前景,为促进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深入分析双季稻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插秧机保有量少、手工直播趋势蔓延等栽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茬口衔接、生育期、比较效益、技术难易、生产规模五个方面梳理制约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综合测评和试验示范深入比较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水稻钵苗摆栽技术三种机械化栽植技术在缓解茬口矛盾、抵御自然灾害、农药减施、水稻增产等方面的优势,遴选出适宜南方双季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模式。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通过因地制宜选定适用主推技术、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水稻栽植机具保有量、完善育秧中心布局、提高育插秧作业服务能力等发展路径加快提升高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促进双季稻面积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目前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和农业“机器换人”对农机装备技术的需求,探索一条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道路,本文利用SWOT法分析影响浙江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国外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浙江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省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并给出推进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两融”、“两适应”为主要路径,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技术和工作等各种措施,加快全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胡凯  戴亿政  王瑛 《农业工程》2020,10(10):8-11
排种装置是影响播种机整机作业性能的核心工作部件,精量播种近些年来在油菜的种植方面得到普遍的认可。排种装置按播种原理一般可分为气力式排种器和机械式排种器。通过对比国内外气力式直播排种装置研究现状,分析得出国内外水稻和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和排种装置的发展趋势。稻油直播的兼用型气力式排种装置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单季晚稻机械化精量穴播高产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过程、与机插和人工直播技术的比较优势和生产技术要点,以期为嘉兴及周边地区开展水稻机直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山药种植面积和需求日益增长,对山药种植机械化需求迫切,与山药种植较低的机械化程度形成了明显对比。在研究山药种植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山药机械化播种面临的主要问题,山药机械化播种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山药机械化播种的研究方向以及实现山药机械化播种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