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CNKI的我国生物炭研究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生物炭领域的发展脉络及研究动态,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出版年份、论文数量、研究机构、资助资金等指标,结合Citespace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阐述我国生物炭研究领域的概况,综合分析我国生物炭研究的主要热点及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生物炭领域的研究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总发文量呈指数增长;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南京农业大学,被引频次最多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国生物炭领域的研究主要受国家层面的基金引导;南京农业大学的潘根兴发表生物炭文章最多,被引频次最多的作者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耿增超;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最多的期刊均是《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篇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期刊是《应用生态学报》;我国生物炭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肥料、土壤有机碳、土壤养分、吸附、解吸、改良剂等方向。总体而言,我国生物炭研究热点从农业领域向环境领域转变,土壤环境污染修复、土壤质量改善和土壤可持续发展、碳库储量提升是我国未来生物炭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是指由生物质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热解生成的有机材料.近年来,由于其在土壤性质改良、土壤固碳减排以及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表现出的积极效果,越发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生物炭土壤效应研究领域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论文的数量及被引情况、载文期刊分布等进行统计;并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分析论文的作者合作、机构合作、研究热点与趋势等.结果表明,在我国生物炭土壤效应研究领域,CNKI数据库共收录文献2215篇,年度发文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出缓慢增长—平稳增长—快速增长3个阶段;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2009年发表在《应用生态学报》上的"土壤生物质炭环境行为与环境效应";耿增超、陈温福和孟军是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与篇均被引频次均较高的学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发文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均较高;《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刊载文献数量最多,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生态环境学报》刊载文献篇均被引频次最高;近阶段基于CNKI文献的研究热点为生物炭植烟土壤效应、生物炭土壤NH4+吸附作用及N2 O减排机制、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生物炭对黄瓜生长与产质量的影响以及生物炭紫色土效应等.上述研究结果从相关文献的角度,定量、客观、科学地描述了生物炭土壤效应研究现状与趋势,以期促进生物炭土壤效应的深入研究,并为相关学者凝练研究动向和科学问题等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全球生物炭的研究历程,确定发展态势,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可视化软件,从研究国家和机构、高产作者和高被引文章、来源期刊、研究内容等方面对2000—2020年发表的生物炭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2020年的相关文献以确定热点话题。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发文量逐渐增加,中国累计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发文的主要机构中佛罗里达大学发文质量最高;主要发文期刊有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等;研究重点分为生物炭应用于污水处理、土壤改良、生物炭结构和功能探寻和生物炭的制备4个聚类;研究热点主要是生物炭材料的修饰改性及机理探寻等;关于改性生物炭的环境风险、生物炭的吸附能力与机制等相关话题近年来热度变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多,园林废弃物也同步增多,园林废弃物堆肥化处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掌握并深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探析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 TM(WOS)核心文献数据库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借助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历年有关园林废弃物堆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年度分布、研究主体(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和关键词及高被引论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国内外年度发文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为探索阶段—稳步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美国的发文量、中心性、被引频次和h指数综合排名第一。(3)北京林业大学在国内外发文量位居第一。(4)期刊排名看,国内《中国园林》以发文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排名第一,国外Bioresource Technology以发文量、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排名第一。(5)国内外发文量前10的学者都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其中孙向阳的国内外发文量排名第一。(6)国内研究热点为园林废弃物结合厨余垃圾、淤泥污水堆肥和栽培基质,国外研究热点为园林废弃物堆肥结合污水淤...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当前生物炭基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根据发文量、资助项目、研究层次、学科领域、发文机构、研究人员、来源期刊和主题词等指标,对国内发表于2006—2018年关于生物炭基肥的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分析,探讨生物炭基肥的发展情况。【结果】与生物炭基肥研究相关的论文共有576篇,近8年来该领域发文量迅速增加,占统计年限(13年)总发文量的98.7%。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韩晓日、金政辉和耿增超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主要分布在农作物、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工程和蔬菜等学科领域,研究主题主要是肥料产品及作物产量与品质效应。【结论】生物炭基肥研究呈稳步增长态势,新型产品研发及作物生产调控机制是未来主要研究内容,确定兼顾农学及环境效益的生物炭基肥产品及配套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炭对伊乐藻堆肥过程氨挥发的作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水生植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严重的现状,探讨以生物质炭为添加剂的堆肥体氨挥发控制技术,以伊乐藻和稻草为供试材料,采用静态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在生物质炭不同添加比例条件下,监测了伊乐藻与稻草混合堆置过程中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整个堆肥过程中,氨累积挥发量与生物质炭添加比例关系密切(P0.01),与不添加生物质炭的常规对照处理相比,添加比例为5%、10%的处理增加了氨的累积挥发量,而添加比例为15%、20%的处理降低了氨的累积挥发量;不同堆肥时间段,生物质炭不同添加比例处理0~3 d的氨累积挥发量均大于对照,4~6 d的氨累积挥发量,除添加比例5%处理外,均小于对照;伊乐藻堆肥体的氨挥发速率与堆温、铵态氮含量具有显著的偏相关性,其偏相关性均达到P0.05的显著水平;增加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不仅提高了堆肥温度,对堆肥体的氨挥发损失具有负向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堆肥体的铵态氮含量,对堆肥体的氨挥发损失具有正向的抑制作用,生物质炭对伊乐藻堆肥体氮素的氨挥发损失具有促进与抑制双重性的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溶解性有机质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发表的溶解性有机质文献为对象,利用CiteSpace对年发文量、研究学科、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国家、关键词共现和突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发文量呈增加趋势,研究学科分别分布在环境科学、工程与环境,以及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领域。(2)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分别为Dittmar Thorsten和薛爽。中国和美国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法国、德国和美国发文影响力位列前三。(3)采用平行因子分析和荧光光谱法对胡敏酸、溶解性有机碳/氮和海洋细菌源DOM等进行研究,是外文文献的研究热点。针对三峡库区、太湖流域进行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光降解和吸附行为等研究,是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4)二维相关光谱、FT-ICR-MS解析DOM分子组成及其介导的活性氧物种,以及细菌/微生物群落对DOM的响应等是外文文献的研究前沿。生物炭/剩余污泥源DOM的三维荧光分析以及厌氧发酵形...  相似文献   

8.
基于CiteSpace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1998—2018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作者群体、载文期刊及论文被引频次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等是外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外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等,中文文献主要载文期刊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等;在外文文献发文数量、论文被引频次方面,中国科研机构都占据重要地位,表明我国在该研究领域有着较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从关键词出现频次及文献被引频次分析可知,土壤镉、铅、锌、铜的累积特征及修复是当前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而植物修复及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中的应用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修复机理研究、新型修复技术的研发、综合修复体系研究以及土壤重金属修复大田实践示范工作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添加对猪粪堆肥氮素形态和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物炭添加下猪粪堆肥过程氮素形态的变化,为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强制反应箱研究在猪粪堆肥中添加0%、3%、6%和9%的生物炭(重量比,干基计)对氮素形态变化以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上升趋势,至堆肥结束全氮含量增加了3.68%~5.43%;可溶性总氮和铵态氮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提高堆料中铵态氮降幅减小。不同堆肥处理氮素损失率介于20.69%~28.18%,3%和6%生物炭添加处理的氨挥发量分别比未添加生物炭处理的高8.98%和46.30%,而9%生物炭添加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和氨挥发量最低。【结论】猪粪堆肥过程中添加生物炭可使堆体快速升温,并延长高温期,堆料中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硝态氮含量随生物炭添加量呈增加的趋势,氮素损失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追踪和探索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的趋势与热点。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期刊集收录的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2000—202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该研究领域内发文量和发文核心作者、关键词突现和聚类、文献共被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期刊共被引分析,揭示了该领域内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经历了2个阶段,整体发文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际上形成了以Song L S、Wang L L等为主的大核心作者群体,但各群体之间联系较为分散。研究热点聚焦于进化、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等方向。预测转录组测序以及基因组功能注释研究仍然是海洋双壳贝类免疫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肾小管发育不良、Chondrodysplastic矮小症、普鲁氏菌病和CARD15等一些与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一种聚合物水泥砂浆抗硫酸盐侵蚀的室内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单纯硫酸盐条件下的侵蚀试验、硫酸盐结合Cl^-和Mg^2+条件下的侵蚀试验以及干湿交替条件下的侵蚀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砂浆中掺入丙乳能够抵抗较高浓度的SO4^2-、Cl^-和Mg^2+的侵蚀,且能有效提高水泥抵抗硫酸盐结晶的侵蚀。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工作是一项牵涉面比较广的生态建设工程,具有涉及面广、管理程序复杂的特点.笔者就陕西省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好退耕还林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条阐述.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本文就如何掌握词汇进行探讨,认为要想真正掌握词汇必须在提高词汇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法引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霞多丽(Chardonay)等15 个酿酒葡萄品种采用不同的冬季修剪方法,从萌芽率、果枝率、结果系数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其对修剪的反应。结果表明,作为供试栽培品种的预备枝,采用单、双芽修剪效果好;对结果母枝采用3~4 芽的修剪,适合于大多数供试品种;中、长梢修剪(5 芽以上)会造成严重的结果部位外移和内部光秃。  相似文献   

18.
黄仁锋  郑雄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0):55-55,135
介绍了提高养猪效益的主要措施:树立新的养猪观念,推进先进技术;自配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加强管理等,为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