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糕的由来     
相传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继位后,不肯听取大臣伍子胥“联齐抗越”的正确主张。后来,吴王夫差以伍子胥“私通齐国”等罪名逼迫其自杀身亡。伍子胥在未死之前,曾对他的几个亲信说:“我死后,如果国家有难,民众没有粮吃,你们到象门城墙下挖地三尺便可找到能吃的东西。”伍子胥死后不久,越国趁机攻打吴国。吴国连吃败仗,京城被围,城中军民处于粮尽  相似文献   

2.
管仲的环境保护思想刘锡涛管仲(?—前645)春秋初期政治家。由鲍叔牙推荐,被齐国齐桓公任命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管仲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十分注意山林川泽的管理及生物资源的保护。管仲认为山林川泽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东方历史文化名都──淄博李华山东淄博原为三代齐国故都,两汉齐国的王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东方历史文化名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东周殉马坑、蒲松龄故居、马踏湖更是驰名中外,闻名遐尔。出差淄博,自然要去一游。历史瑰宝──东周...  相似文献   

4.
子产严惩毁林者冯守均贵刊今年第一期刊载毛正树同志的文章《管仲,护林防火的先驱》,文中似把管仲说成是《管子》一书的作者。据我所知,《管子》一书并非管仲所撰,而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到汉代,又有人在书中添加了些文字。齐国稷下学派主要活动时...  相似文献   

5.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沟通江淮,并在蜀岗上修筑邗城(即今之扬州)。邗沟的开发,孕育了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使扬州经济繁荣,文化发展,隋唐时就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及“扬州富庶,甲于天下”之誉。清代扬州成为南北漕运与盐运的咽喉,又出现  相似文献   

6.
运河纵贯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1440公里,原为我国历代南北运粮的河道,河水发源于山东境内汶上县之南旺,分流南北,北至北京的通县,南至浙江的杭州。河身有数段为原有河流,如泗水、白河、卫河等,此外,皆历代人工开凿使其连接而成,如江淮之间开凿于吴王夫差,完成于元泰定帝时,工程巨大,驰名世界。数千年来为我国南北文化交流和商货贸易勾通起到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管仲与林业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留传下来的《管子》一书,现存七十六篇,其中除了管仲的著作外,还保存有齐国的历史档案和后人对管仲思想言行的记载,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革新精神的政治、经济论著。《管子》中有不少关于林业生产及林政管理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战场上与敌人打仗,为了取得胜利,古今中外,人们突发奇想,让各种动物参与进来,出奇制胜。战国时期,燕国进攻齐国,齐军大败,燕军攻到即墨城时,遭到首领田单的顽强抵抗。一天夜里,田单准备了千余头壮牛,在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匕首,牛身披上画有龙纹图案的五彩缯衣,牛尾上系上蘸满脂油的芦苇,  相似文献   

9.
帝王将相重视植树造林史话文/夏民安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上,重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的帝王将相,不乏其人。齐宰相主张“谨守山林草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崛起,各家争修王室,尽情享受。当时身为齐国宰相的管仲,看到各地修建工程、王室,砍了...  相似文献   

10.
造林乃民族美德帝王将相也重林夏民安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上,重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的帝王将相,也不乏其人。齐宰相主张“谨守山林草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崛起,各家争修王室,尽情享受。当时身为齐国宰相的管仲,他在看到各地修建工程,王室...  相似文献   

11.
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上,重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的帝王将相,也不乏其人。齐宰相主张“谨守山林草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崛起,各家争修王室,尽情享受。当时身为齐国宰相的管仲,看到各地修建工程、王室砍了不少山树和占了不少山地,就上书齐王...  相似文献   

12.
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上,重视植树造林的帝王将相不乏其人。 管仲主张“谨守山林草泽” 春秋战争时期,群雄逐鹿,各家争修王室,身为齐国宰相的管仲,看到各地王室砍了不少山林占了不少山地。大胆上书齐王:“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草泽,不可以为天下王。”主张少建宫室,少砍山林,少占山地和耕地,限制葬地  相似文献   

13.
自古名人皆爱鸟鸟类是生态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占有举足轻重之地位。鸟类与农业、林业生产的重要关系自古即为人们所深知。历代名人有识之士都非常爱护鸟类。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齐国人公治长,不仅懂得鸟语,而且很爱鸟。每当看到受伤的鸟时,他都要...  相似文献   

14.
繁花古木映庭除陋室三间写异书吴济夫拜读了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聊斋志异》,又看过感人肺腑的电视连续剧《蒲松龄》,便激起我访游蒲松龄故居的强烈愿望。一次偶然外出考察的机会,使我夙愿得偿。离开齐国故都──临淄,来到淄博市的淄川区。东行约3公里,穿过一段垂柳...  相似文献   

15.
VA菌根与果树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VA菌根与果树营养的关系齐国辉郗荣庭(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0)关键词VA菌根;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矿质营养中图分类号S66VAMYCORRHIZAANDITSEFFECTSONFRUITTREENUTRITIONQiGuohuiXiRongt...  相似文献   

16.
名人与植树     
名人与植树张昌功植树造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就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他曾对齐王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殖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他还说:“一种小获者,树也。”他主张:“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他曾讲:“行...  相似文献   

17.
王敏 《新疆林业》2005,(1):39-39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崛起,各家争修王室,尽情享受。当时身为齐国宰相的管仲,他在看到各地修建工程,王室砍了不少山树和占了不少山地后,大胆上书齐王:“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山林草泽,不可以为天下王。”主张少建宫室,少砍山树,少占山地和耕地,限制葬地等等。齐王诏示,君臣上下,均为管仲“奏折”叫好。  相似文献   

18.
食虽有鱼,也堪忧咏枫,朱曦齐国的游士冯懽因进餐时无鱼而在孟尝君门下大发牢骚。他曾弹着铗,唱了那首抱怨“食无鱼”的著名的歌。时代毕竟不同了。现在,吃点鱼算不了什么。不过,据常出入鱼市的人称,现在买回家的各种河鱼,烹煮完举箸品尝时,常会有一股类似煤油的异...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森林,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以法治林的国家。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就注重林业生产的发展。据《周书·大聚篇》中的《禹禁》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西周时,设有“山虞”、“柞氏”等官职,专门营护森林;并规定“不树者,无椁”,对不栽树木的人,死后不给棺木。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齐国执政,实行  相似文献   

20.
正潍坊市位居山东半岛中部,辖四区、六市、两县,总面积1.6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7万。潍坊是世界风筝都,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古属青州和齐国首府之地,"海岱惟青州""齐鲁青未了",一个"青"字彰显了潍坊森林文化的源远流长。潍县县令郑板桥曾动情吟道:"夹岸桃花三十里""潍州原是小苏州"。近年来,潍坊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突出"亲山近水享绿色福利、五彩鸢都创森林潍坊"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