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大兴安岭岭脊中段,全长大约200公里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游客称赞为森林旅游的“北疆明珠”,长年驻守在这里的森林公安民警们为森林公园的美丽和谐谱写着平凡而又伟大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广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人才问题是影响广西森林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该文认为,广西森林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存在“对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专业方向不够明确;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人才培养层次不合理,培养规模小,数量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偏重专业知识教育,缺乏学生综合能力和艰苦创业素养的培养;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要结合广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培养实用型人才;要重视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职业素养;要以就业为导向,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与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岗位要求相衔接;要与国际接轨,培养能接待境外游客特别是东盟国家生态旅游者的高素质人才;要采取各种措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3.
娄底市珠山森林公园今年五月正式向游人开放。目前建成的第一期工程面积4O0亩中,建起了望城亭、红叶山庄等景点四处,修通了7.8公里的环山主园路和三条12公里的小游造。这是建设者们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建设,把原来荆棘丛生,上山无径的茂密山林,初步建设成亭台端庄秀丽,园路技蜒通幽,森林葱绿红叶新,鸟语花香野趣生的又一处风景佳地。目前,每逢晴朗的节假日,慕名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多达300多人次,人们登高可俯瞰委城新貌,尽揽“众山小”的自然风光。深入森林,则可尽情沐浴芳幽清新的森林气息,享受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种种想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绿色度假村是北京面积最大的平原森林度假区,位于顺义区李遂镇西侧潮白河畔,距三元桥28公里,有于线公路与机场高速公路、京顺路相连接,交通便利。度假村拥有3000亩广茂的森林,2000亩广阔的水域,500亩黄金沙滩,林水相映,水沙交融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田园风光。 1995年 11月 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度假区考察时曾引用古人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胜赞这里的美景。度假村突出“森林、健身、娱乐、休闲”的生态旅游特色,为游客提供高起点、高 质量的服务。度假村内已建成 北京独有的高、中档木质别墅 群、森…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旅游是将人为元素渗透到固有的生态系统之中,若这一影响超过固有生态系统阈值,则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态失调。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游客需求、获得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是森林生态旅游业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森林生态旅游概述为切入点,从生态优先、政府主导、突出特色、开发技术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更好地推动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森林旅游的现状和前景向往大自然,走向大森林,观赏大自然,已成为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森林旅游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热点,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1991年海内外游客评出的“中国旅游胜地40佳”中有35处与森林相关。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业产业》2014,(11):48-51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游客们不仅能观赏美景、体验特色娱乐项目,还能参与到许多环保活动,完美地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整个旅程之中。身在青山绿水中,都市生活引起的紧张和压力被荡涤得一干二净,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让不少游客倍感地球之宝贵,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森林旅游开发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是各个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分析了泰宁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优化森林旅游项目,建设人才队伍,加强宣传、提高游客保护森林、亲近森林的意识3条建议,以实现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生态旅游己经成为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和发展方向。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是生态旅游观光的胜地。根据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在严格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可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起到宣传和教育的功能,又可为地方部门和周边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的口号正响彻云霄。 尽管还没有人斗胆给生态旅游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去森林里看看植物、吹吹山风、走走野路也算生态旅游,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时代》周刊曾在读者中评选本世纪未来 20年理想的旅游“圣地”,结果森林独占鳌头。对于已经开始不再将“森林”等同于“木头”的中国人来说,也许这不难理解,虽然向往长城、故宫的中国人也还是不少。 其实,中国的森林景观千姿百态。撷取九寨沟、西双版纳等五个地点作为推荐景观,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时间推荐更多,比如曾经由于 1998年一次科学考察活动而名动一时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相似文献   

11.
林业建设助推生态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清 《中国林业》2011,(11):43-43
现代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已成为发展较快、最有生命力的旅游形式。而在生态旅游中,最为广大旅游者钟情的是森林生态旅游。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生态旅游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德国林业一瞥告示里见精神邵青还在德国的城市林、自然公园或国家公园的森林里,你会发现有这样小小的一张告示,上面仅有一句话:“留住你的记忆,带回你的垃圾!”去年10月,我随林业部森林资源监控和技术开发培训团前往德国,陪同的德国教授说,原来也在森林里为游人...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促使其完成旅游行为,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森林资源。它是包括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森林动物、以及形成各种森林独特景观要素的统一体。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除具有一般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外,还具有下列特征:1.分布的地域性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总是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或一定的区域之中。地理环境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这种地域性集中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尤…  相似文献   

14.
张琦 《中国林业》2013,(9):16-21
在富含负氧离子的森林中漫步,拂去心灵上的浮尘;在湿地公同中倾听群鸟争鸣,做自然的观察者;当“久在樊笼里”的都市人,走进森林、亲近鸟兽,那种“复得返自然”的亲近感会油然而生。毋庸置疑,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省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全省花卉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花卉业和森林生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丰富的花卉和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不断增长的花卉和森林生态旅游市场为导向,围绕“建绿色生态,办绿色产业,创绿色文明”的总任务,全面加快花卉和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步伐,不断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到5.33万多公顷,形成3大生产区域,建立3大体系,即形成以生产鲜切花、盆花、盆…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 17 日、来自荷兰王国的游客HUUB等一行 6 人,冒雨在高黎贡山东坡白花岭旅游度假区附近的芒岗村种下了 8棵珍稀树木──红椿树,从而翻开了高黎贡山生态旅游的新篇章。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1994年后先后推出的观鸟、登山探险、古道寻梦、原始森林考察、天然高山温泉沐浴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好评.今年春节后,高黎贡山森林旅行社开始策划在高黎贡山种植生态旅游纪念树的活动,而荷兰游客在这个植树造林的最佳时节到来,使策划变成了现实。旅行社人员、村民、游客一起协商后达成协议:由游客花费…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12日,由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主办,呼伦贝尔市旅游局、扎兰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呼伦贝尔第八届杜鹃节”在扎兰屯市国家4A级吊桥公园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尽情观赏了大兴安岭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感受春天的气息,欣赏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美景,体验少数民族特有的淳朴风情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毕节地区是国务院1988年确定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通过17年的试验区建设,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初步形成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现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毕节试验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措施,期望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树造林是关系到生态平衡和人类子孙后代的大事。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无时不与森林息息相关,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早已把植树造林与人类的婚姻家庭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紧密地联系起来。一、“赠树求爱”德国的波恩市,小伙子们的求爱方式别具一格。他们常常在节  相似文献   

20.
在国有林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事业,是充分发挥、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文明的资源开发方式。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国有林区地域广博,山川秀丽,景色优美,物产丰饶,森林资源广袤,人文历史丰富,自然景观壮丽,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条件,是一片没被开发的旅游处女地,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有着重要的基础。 林区蕴藏着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资源、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的林木、林地、林果、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建设森林公园,开发森林旅游事业的重要条件。 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林业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