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也醉人。"茶与咖啡、可可一起同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有人说,21世纪将是茶叶独步的世纪。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纵观中国的文化发展史,往往把一切与植物有关的事物起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婺源是中国最早产茶的地方之一。2005年是婺源茶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7月1日,该县正式启用了“婺源绿茶”原产地证明商标,从这天开始,该县要求全县茶叶企业统一使用“婺源绿茶”商标,其主打品牌“婺源茗眉”于同年10月1日上市。从此,“中国茶叶之乡”婺源县告别了无统一商标,无主打品牌的历史,进入了一个以统一品牌为抓手,全面振兴茶业经济的时代。1市场竞争促品牌统一婺源有着不凡的茶叶史。婺源茶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  相似文献   

3.
<正>胡氏荣茶:以优质的产品弘扬茶文化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自古为中国特产,后传播于海外。追溯中国饮茶的起源,从上古神农氏到秦汉之说皆有,可谓众说纷纭。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茶文化已极为盛行。从古到今,伴随着几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变迁,中国的茶文化也一直在发展,到今天,茶叶品种也愈加繁多。不过,人们经常接触的无外乎是以下几种较为普遍的品种: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黑茶、白茶,等等。  相似文献   

4.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6,28(4):180-180
茶人,通常指精于茶道,热爱茶事之人。唐代白居易《谢李六郎寄新蜀茶》诗:“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别茶”就是深谙茶道。白居易一生存世诗作二千八百余首,叙及茶事的就有五十多首,首开中国咏茶诗词数量之最,功垂千古,自称“茶人”,实不为过。当然,在我国历史上,钟情于茶的绝非乐天先生一人。而有趣的是,自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这个灵草仙芽以来,痴于茶事、嗜于茗饮的历代茶人,多为高寿。唐代,“茶圣”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艺,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享年72岁。“茶僧”皎然,终生爱茶、恋茶,以茶为伴,以陆羽为友,以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的祖国。种茶、制茶、饮茶都起源于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饮茶历史距今当有三、四千年,最初只作为药用,到春秋时代,有用茶叶作羹饮,西晋时张载《登成都楼诗》“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之句,可知晋朝时茶叶已有药转为饮料。长期以来,茶成为一种文化而已入史册,不仅在中国,而且广  相似文献   

6.
关于茶叶吸附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毅 《茶业通报》1989,11(4):27-28,36
我国花茶历史悠久,古人早就认识到茶叶的吸附现象,在宋初(公元960年)就有在上等绿茶中加入龙脑香,明代程荣所著《茶谱》已详细叙述了花茶窨制方法。为后来花茶生产技术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史料。花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花茶生产技术理论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茶叶吸附理论是制茶学的基础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花茶加工工艺的重要基础理论依据。随着物理表面化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了茶叶“吸香”的原理,并将理论指导于生产实践,本文着重用物理表面化学基础理论结合花茶生产过程现象讨论茶叶  相似文献   

7.
张进华 《茶业通报》2009,(4):178-179
“春秋战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于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被贬至夷陵当县令之后,在一首题为《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七律的开头两句诗。可以说,这是欧阳修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对地处三峡地区峡州的历史、地理、特产等最精辟概括。最早肯定峡州在中国茶叶中地位的是后世称之为“茶圣”的唐代人陆羽,陆羽撰写了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堪称是茶叶研究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8.
朱自振  瞪科 《茶业通报》2000,22(1):46-48
中国古代茶书,也即中国古代茶学或传统茶学专著。我国饮茶、业茶的历史悠远,但茶之形成为学,出现茶的专著,则是迟至唐朝中期陆羽撰写《茶经》一书为始的。这一点,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指出:“季疵始为经三卷”。季疵是陆羽的字,“经”指《茶经》,意“陆羽首先写《茶经》三卷”。这里的“始”是指茶的著作而言的。北宋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中讲得更清楚。他说茶之见于史,是魏晋以后的事,而后来大家提到茶叶,都说是源于陆羽,“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这也即是说,茶之有书,由零星的经验、知识,集中提高上升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是…  相似文献   

9.
关于花茶起源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将茶叶窨以香花而制成的再加工茶类,在国内有着传统的销售市场。至于花茶起源何时?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书中认为,“茶引花香增益味道,自古有之,是在1000多年前的宋初贡茶,即加龙脑香料制造”;朱自振在《中国茶业历史资料选辑》一书的序言中也说,花茶“产生可能源于北宋片茶中掺龙脑等香料的启发”。持这种看法的还有《福建茉莉花茶》一书及一些有关在茶史方面的论文。然而,只要我们对茶叶发展的历史进行直观,就会得出与此不同的看法,研究花茶起源不能以宋初为上限,必须考察花茶何以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即应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陆羽《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而且还引用了《神农食经》中的话:“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说明在神农时代已有饮茶之事。从春秋时期秦统一四川后,饮茶开始在中原传播,顾炎武《日知录》中记载:“秦人取蜀后,开始有茗饮之事。”汉末,三国至魏晋,饮茶之风逐渐盛行,连帝王贵族都以茶待客,西晋陈寿著《三国志》记载:“孙皓……密赐茶以当酒。”刘宋·山谦之的《吴兴记》提到:“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采茶宴会于此。”到了唐代,饮茶更为普及,《茶经》问世,使天下皆知饮茶,  相似文献   

11.
饮茶与健康     
刘扬武 《茶业通报》2006,28(3):138-138
祖先以百草为药,茶亦居其中。《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几千年来,人们品茶、论茶,从未停止过对饮茶与健康的研究。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心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王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中医认为,茶叶性味甘苦而涩、微寒、无毒,具有清头目,除烦渴、治痢、降火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功能。历代医书先后记载了茶叶有20项,219种药效。在古代就提倡:“以茶散郁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养身体”,把饮茶作为养…  相似文献   

12.
有着千年饮用历史的茶叶,在人们日益注重养生的今天备受青睐。随着茶叶消费市场的扩大,茶叶的包装也趋于多样化,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中国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白茶和速溶茶等。红茶是经全发酵而制成的茶,半发酵制成的茶为乌  相似文献   

13.
云南茶叶以大叶种为主,20世纪30年代之前,茶叶以“晒青”毛茶和紧压茶为主,在后续发展中生产出绿茶、红茶、普洱熟茶、白茶等多元茶叶品类。在当前茶叶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云南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红茶受到消费者和市场追捧。但云南绿茶从20世纪至当前,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因此,本文从“滇绿”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提出云南绿茶消费提升发展路径,即培养消费群体、注重加工工艺适制性、茶叶市场化推进等,以期为云南绿茶的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树起源于我国,传播于世界。世界上凡涉及到茶,无不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一、一千二百年前的定论与近代的争议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国际上一致公认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在《茶经》一文源中,对茶树的起源,作了精辟地概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茶的发现与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最早的用途是药用和食用 ,以后才作为饮品。随着饮茶方法的不断改变 ,茶具也随之不断发展。现将各朝代饮茶及其茶具的演变过程分述如下 :1 唐朝以前的饮茶及其茶具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说 :“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反映了四、五千年前 ,神农氏就发现茶叶具有解毒的作用。到了商周时期 ,这种食用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 ,还给茶叶取名“荼” ,《诗经·七月》就有“采荼”的记载。因茶味苦涩 ,故又称“苦荼”。东晋《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周武王伐纣 ,实得巴蜀……  相似文献   

16.
国际市场茶叶价格是个总概念。价格种类很多。本文所谈的是出口贸易价格,即成交价。而茶类、市场的不同,价格的变化亦不一样。我国三大出口茶类中,远洋绿茶(眉茶和珠茶)和特种茶(乌龙、普洱、花茶、白茶及特种名茶等)的出口量,已占世界同类茶叶贸易量的75—90%,这部份茶叶的市场价格,基本以我为主而定,价格相对稳定,波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花茶已有很久历史。公元960年茶民就发现茶叶吸收异味的特性,以“龙脑香料”、“珍菜香草”加入茶叶中“以助茶味”。到明代花茶加工已有了很大发展。顾元庆删揖的《茶谱》中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鲜花种类和窨制技术。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福州长乐邦茶号已开始用茉莉鲜花窨制花茶销售。1890年前后全国各地茶商纷纷运茶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逐渐成了我国的花茶窨制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6日,位于江苏省漂阳市苏浙皖边界市场的"花茶坊美学创意生活馆"正式营业。将花与茶的结合在国内并不常见,花茶坊的开业开启了国内花店经营的新模式。"最初是想将花与咖啡结合,但经过一番考虑,我们选择了将花与茶结合。溧阳是绿茶的产地,也有浓厚的花道、茶道文化和完备的鲜花产业产销链,花茶坊将二者一体化经营,是一次创新和尝试。"花茶坊创办人、江苏天目花茶坊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颖说,"相比咖啡,溧阳白茶拥有800多年的文化传承,值得更多人去认识。"  相似文献   

19.
衰而复兴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最先。确切的历史记载,还未发现,只能从茶叶开始效用,追溯其起源。自神农时期发现野生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原始社会上就开始认识茶鲜叶为贵重物品。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茶在商朝作为贡茶。谅当时如一般的中草药一样,晒干收藏。春秋初期作为四时供神的祭品;鲜叶为祭品,也要晒干,以供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20.
唐黎标 《贵州茶叶》2005,33(3):22-24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是几千年前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教人种五谷,植桑麻,耒耜耕作。主张烧开水饮用,以免生病。为寻找药用植物,有一天在尝试一种有毒的草时,口干舌燥头晕目眩,赶紧到一棵大树下养息,将水烧开准备喝时,一阵风过,树上几片叶子正好落在陶怀中,杯里的水变了色,喝下之后身体顿感舒畅,茶叶诞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