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肉鸡日粮中茶多酚添加水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多酚具有脂质抗氧化作用、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提高生产性能等作用.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无残留等优点.近年来在畜牧业上有较广泛的应用研究,但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也有一定的副作用,茶多酚属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常常与微量元素络合,从而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茶多酚使用过多时会使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剂量关系[1].为了研究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在肉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它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茶多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抑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猛发展及人类对禽类产品安全认识的逐步提高,茶多酚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开始应用于养禽业生产中。使用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防止饲料中油脂的氧化,使饲料的保质期显著延长。此外,茶多酚还在预防鸡的疾病、抗应激、提高生产性能等多方面体现出特色与优势。茶多酚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饲料添加剂,将会在禽制品的绿色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较好,本文就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于养鸡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茶多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抑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使用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可防止饲料中油脂的氧化,使饲料的保质期显著延长。此外,茶多酚还在预防疾病、抗应激、提高生产性能等多方面体现出其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5.
吴航  许婧 《饲料研究》2024,(6):165-168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茶多酚是一类含有酚羟基结构的多元酚类混合物的总称,主要由黄酮类、花青素、酚酸及儿茶素类等物质组成,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抑菌、调节糖脂代谢等生物学功能。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改善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抗氧化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调节体内多种生理代谢功能,进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利润。文章综述了茶多酚的理化性质、主要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研究进展,为茶多酚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TP,tea polyphenols)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目前最具应用前帚的天然添加剂。近手来大量实验研究证实,茶多酚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多酚被广泛地应用到生吾和生产过程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国内外宠物食品公司将茶多酚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犬稂的生产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生理功能,以及添加于犬稂中起到的动物保健和犬粳保质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言人们在日益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抗生素、生长激素等饲料添加剂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研究课题。茶多酚作为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的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2013年我  相似文献   

8.
周佳 《广东饲料》2019,(3):27-29
茶多酚是茶叶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防腐等食品领域,同时也作为一种添加剂应用于畜禽和水产等饲料中。本文就茶多酚在动物生产上具有提高生产性能、调节肠道健康、改善免疫机能以及降血脂、抗氧化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多酚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用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源中草药具有资源丰富、天然性、副作用小等特点,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随着全面"禁抗"政策的实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综述了植物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提高畜禽生长性能、改善畜禽肠道菌群和提高抗病毒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效果,为科学合理规范地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到在畜禽实际生产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具有诸多生物活性,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家畜饲料、家禽饲料、水产饲料等各种饲料中,潜力巨大.综述了茶多酚在饲料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其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养殖户对动物饲料进行选择时提供一种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沈捷  岳珊 《中国饲料》2020,(2):98-101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饲料企业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及零售业多个领域,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市场机制。改革开放以来,饲料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几百家组成的国营企业发展成为当前具有多种门类的完善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带动了养殖业、零售业的发展,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从当前我国饲料企业经营发展现状看,还普遍存在供需不平衡、行业波动性大等问题,此次研究针对饲料企业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路径,并以九江市为例探究饲料企业经济效应,提出提高饲料企业经济效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饲料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江西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实验室已建立的PCR方法对2013~2018年采集自江西南昌、宜春、赣州、吉安、九江、上饶、抚州、新余8个地区的PRV阳性猪病料进行gEgB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64株PRV的gE基因序列和12株PRV的gB基因序列;gE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64株PRV同属一个大分支,与亚洲毒株及近年来国内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全部为GⅠ型,而与GⅡ型的欧美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江西毒株gE基因与19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100%和94.6%~100%;gB基因与11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100%和96.5%~100%;相较于Bartha-K61疫苗株,江西流行毒株的gB基因存在碱基缺失、插入和位点突变现象。本研究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证实了江西省PRV的流行与变异情况,为江西省科学防控PRV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江西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运用实验室已建立的PCR方法对2013~2017年采集自江西省南昌市、宜春市、新余市、赣州市、吉安市、九江市、上饶市、抚州市、景德镇市、鹰潭市等10个地区的1 082份疑似PCV2感染猪病料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并通过PCR扩增、克隆和基因测序对PCV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 082份病料中有610份为PCV2阳性,总阳性率为56.4%,其中2013~2017年阳性率分别为52.7%、48.8%、58.5%、71.0%和67.4%。共获得89株PCV2全基因组序列,其中有83株为PCV2b基因型,其中53株归类于PCV2b-1C基因亚群,30株归为PCV2b-1A/1B基因亚群;6株为PCV2a型。测序毒株与参考毒株ORF2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9%~100.0%和86.0%~100.0%;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Cap蛋白存在20个氨基酸突变位点。本研究表明,江西地区猪群中PCV2的主导基因型为PCV2b,其中又以PCV2b-1C基因亚群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存在少量PCV2a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成了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最主要因素,而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也相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传统的绩效管理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文中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探讨传统绩效管理的不足,将知识型员工细分为高科技项目团队、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三个方面,并主要从高新技术团队层面构建新的绩效管理模型,以激励知识型员工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和繁殖周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与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综述了2008-2009年发表在CNKI和PubMed数据库及ADSA-ASAS年会中与奶牛围产期方面相关的文献。通过反刍动物围产期生理变化规律的阐述及围产期奶牛日粮营养的调控,对改善围产期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湘西黄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测定了湘西黄牛公牛258头和母牛625头各不同年龄的体重、生长指数、屠宰性能及母牛的繁殖性能.结果湘西黄牛公牛初生、6、12、18、24、36、48、60月龄的体重分别为15.86、113.7、161.5、183.63、231.43、280.03、323.23、353.25 kg;母牛体重分别为14.16、102.5、152.46、169.04、208.46、250.86、278.44、295.64 kg.成年牛体长指数为113.6,胸围指数为135.9,体躯指数为119.7.未经育肥的公牛和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分别为45.5%、36.52%、1∶4.45和42.91%、34%、1∶4.6;经育肥的公牛分别为48.9%、38.56%、1∶4.82.母牛初配年龄为24.03月,发情周期21.07 d,妊娠期281.02 d,繁殖率68.21%,成活率95.35%,泌乳期215.5 d.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湘西黄牛遗传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文山牛育肥效果及其屠宰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山牛,又名文山高峰牛,属役肉兼用型黄牛地方品种,是我国南方的地方良种之一,中心产区在云南省的广南、富宁两县2011年收录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经过多年的提纯复壮,文山牛生产性能有了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揭示文山牛的肉用性能及肉的品质,本研究就文山牛公、母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和比较,并就公、母牛各6头短期育肥、屠宰性能测定和牛肉品质分析,各项指标较前期有大幅提高,提纯复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同时今后必须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日粮调制、扩大群体规模,以尽快开发更多终端产品,促进地方良种的保种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绩效评估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的绩效评估,普遍存在效果论的评估依据、奖惩性的评估目的、与学校发展战略脱节的评估标准、科学主义的评估方式、单一平面的评估途径等认识或操作上的误区,使绩效评估效果受到影响,绩效工作也遭受一阶疑。因此,厘清绩效评估工作中的误区,提高对绩效评估的认识,建立符合组织发展战略目标的考核体系,做到定量与定性结合,采取学校、学院、教研室等多种途径测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绩效评价方式,发挥绩效评估的积极作用,有利于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母黑豚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及仔黑豚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在黑豚养殖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40对种黑豚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Ⅲ组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1.0、2.0g/kg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日粮,试验结束测定平均产仔数、平均活仔数、平均活仔率、仔黑豚初生平均重、泌乳力、总耗料量、料乳比、仔黑豚平均日增重、仔黑豚平均成活率等指标。结果显示:试验Ⅰ组的料乳比较对照组降低3.40%(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活仔数、平均活仔率、初生平均重、泌乳力、总耗料量、平均日增重、平均成活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9.44%、19.87%、2.82%、28.80%、21.21%、4.05%、18.01%(P<0.05),料乳比较对照组降低5.97%(P<0.05);试验Ⅲ组的平均活仔数、平均活仔率、初生平均重、泌乳力、总耗料量、平均日增重、平均成活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2.22%、19.23%、2.77%、26.91%、19.48%、3.81%、15.12%,料乳比较对照组降低5.88%(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之间,各检测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母黑豚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和仔黑豚生长性能,其最适添加剂量为1.0g/kg。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发酵枣粉对高温季节荷斯坦公牛行为、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4~6月龄体重[(200.00±30.28)kg]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公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含0(C组)、5%(L组)、10%(M组)、15%(H组)发酵枣粉的等能等氮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