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园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以生态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把生态要素引入城市,使城市融入自然,构建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实施“公园+”模式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是打造公园城市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探究公园城市理念和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经验,从多角度探索“公园+”模式,提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城市生态公园产生的时代背景、特征与概念,以及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上,以宁德市南漈生态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途径与方法,提出既符合生态原则,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模式,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大连首个湿地公园的全称为"大连前关城市中央湿地公园"。前关是个地名,可此地虽名为前关村,但周边高楼林立,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早已城市化了。故此,前关湿地公园已命名为"城市中央湿地公园"名副其实。大连前关城市中央湿地公园总面积29.8万平方米,其中湿地面积10.85万平方米。公园南向为哈大铁路,201国道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公园。公园内建有民俗文化展示区域,修建  相似文献   

4.
由于公园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面向未来城市的伟大探索与实践,结合对我国人居环境发展进程的研究,提出了以"背景""活动"与"建设"为三元,以"环境"为一体的三元一体式公园城市发展模式。并提供了基于三元一体理论的综合多部门协作平台,给出了公园城市三元一体9点规划设计内容,为公园城市的建设给出了4条发展路径。最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园城市综合目标与价值评价标准。以期为公园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湿地公园保护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双修”是指导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重要理念,同时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城市双修”重要实践对象。为此,以“城市双修”理念为指导,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对生态环境修复、文化内涵修补、功能空间修补与湿地景观设计等相关概念的诠释,设计了荆州市西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并提出了文化、功能、水体、植被方面的具体修复策略。为“城市双修”在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活力评价模型为研究目标,选取福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滨水带状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调研、焦点小组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得到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活力影响因子以及游客对公园活力影响因素评价调查 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起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活力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项影响因素可被分...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公园作为近几年城市公园中新出现的一种类型,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总结了城市生态公园特征和规划设计理论基础,并以河北邢台中央生态公园为例,探讨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中和城市周边等受人为干扰较大的湿地。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正是伴随对这种问题的不断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保护形式。而由于长期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薄弱,对其功能与价值认识存在偏差,使得城市湿地公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分析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就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功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代城市公园的建设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公园不再局限于传统功能,随着城市的扩张,公园边界的弱化使公园由与城市割裂、功能单一的绿地逐渐转变为融合城市其他功能的区域。文章提出公园综合体的概念,并研究其空间结构,选取新加坡作为研究案例,总结出8种公园综合体类型和6种公园综合体用地布局形态。  相似文献   

10.
《防护林科技》2019,(4):F0004-F0004
正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涵盖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和大将山景区。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北部,是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有天然的河流湿地、河漫滩,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沟渠等。多样的湿地类型,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也为开展湿地公园的科普、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阐述并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运用,尝试通过营造有秩序的森林式绿色景观体系,塑造鲜明的工业园区绿地系统特色,旨在为城市新区、工业园区绿地系统规划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根据郑州市公园绿地和人口分布现状,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和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的避难承载力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规模;以碧沙岗防灾公园为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避难容量、多渠道发掘有效资源、示范建设防灾公园等手段增加城市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3.
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燕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43-147
分析了影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因素,筛选出对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各层评价因子,建立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层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对郑州市5个代表性公园绿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比较均衡,但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ArcGIS建立以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的道路矢量数据库和包括公园面积、出入口、位置等要素的城市公园矢量数据库。采用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对洛阳市洛龙区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发现4种服务盲点类型:真空盲点、车行服务盲点、步行服务盲点和隐形盲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盲点提出修建综合性公园,增加街旁绿地、城市道路、口袋公园、公园出入口,扩大公园广场面积等优化策略,以解决居民日常游憩和假日游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地域文化内涵出发,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意义,阐述城市公园绿地中实施地域文化特色的营造手法及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将山、水、城、绿有机结合,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技术,以三门峡市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为例,利用网络分析法定量评价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3种交通方式下的公园可达性,并结合可达面积与人口分析比较研究区、各行政区、各行政街道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公园分布不均,湖滨区公园多、陕州区公园少;研究区公园绿地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方式下的可达性较好;步行方式下的可达性较差,只有不到36.11%居民可步行30 min内到达相近公园;湖滨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要好于陕州区;前进街道、涧河街道、湖滨街道公园的可达性最佳,会兴街道、张湾乡公园的可达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9年黄冈城区典型样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6种类型绿地面积计算小气候效益,结果表明:改善小气候效益分别为:防护绿地34.84万元/hm2.a>公园绿地16.07万元/hm2.a>道路绿地6.33万元/hm2.a>单位附属绿地6.30万元/hm2.a>生产绿地6.26万元/hm2.a>居住区绿地2.51万元/hm2.a。使用便携式气象仪Kestrel NK4000测定其空气温度,计算城市森林夏季降温和冬季增温的效益,通过货币化的方式直观的反映黄冈城区绿地改善小气候的效益。以此为实例进行森林生态效益相关问题的探讨,提高人们对城市森林,改善居住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利用网络分析法对诸暨市中心城区内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了研究,借助洛伦兹曲线来表示建筑物的集散程度并与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步行方式下,0~5 m in、5~15 min、15~30 min、30~60 min的可达面积比分别为0.23%、1.21%、4.49%、9.74%.车行方式下...  相似文献   

19.
城市游园是一种可达性强、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城市、科普教育、游憩健身、生态防护等多种功能。驻马店城市游园规划设计以梁祝传说为背景,依据以人为本、文化为核心,功能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设计原则,结合驻马店自然与人文条件,规划设计为彩蝶丛飞、花境引蝶、夕霞蝶影等三个相串联的主题景点和以“彩蝶”为主题的梁祝文化游园,营造文化与景观相结合,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文化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区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座公园绿地:延中绿地、世纪公园和上海植物园的植物群落组成的区系成份的分析对城市绿地公园人工植物群落的"近自然性"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并运用经典的相似性系数法对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世纪公园的群落组成最接近自然群落,上海植物园次之,延中绿地最差。总体来讲,上海城市公园绿地对于乡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