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水稻联合收割机有哪几种 水稻联合收割机由于结构不同可分如下几种。(1)根据脱粒时,稻草是否进入脱粒滚筒去脱粒,把水稻联合收割机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全喂入式是在脱粒时把割下禾全部进入滚筒脱粒,而半喂入式是在脱粒时用夹持链夹住稻草根部,仅穗部进入滚筒脱粒。(2)根据水稻联合收割机动力来源的不同,把水稻联合收割机分为自走式和背负式(又名悬挂式)两种。自走式是该联合收割机有自己的动  相似文献   

2.
双滚筒联合收割机具有脱粒能力强、分离效果好、作业效率高等优点,对茎秆含水率大、籽粒难脱的水稻也能充分完成脱粒作业,因此,近两年在东北和南方稻作区已逐渐成为水稻机械化收获的主力机型,产销量稳步上升,且发展出切横流、切纵流、双横轴流等多种机型。相较于传统的单滚筒收割机,作物在双滚筒联合收割机内的脱粒、分离时间长,虽然脱粒充  相似文献   

3.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高损失率、高含杂率和高破碎率一直是我国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发展的瓶颈.为此,从研发一种全新的异速双轴流脱粒装置着手,将前脱粒滚筒的转速设计为786r/min,后脱粒滚筒的转速设计为1001r/min;作物先喂入转速较低的前脱粒滚筒,使易脱粒的谷粒脱粒下来;然后将尚未脱净的茎秆投入后脱粒滚筒,使剩余的较不易脱粒的谷粒在较高转速和更强力的打击下脱离出来;再辅以脱粒室端盖及凹板筛、振动筛的优化设计,为联合收割机提供一种脱净率高而破壳率低的高效谷物脱粒装置.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作业环境,解决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超级杂交稻时,易发生脱粒滚筒堵塞,脱不净、夹带损失与籽粒破碎损失之间矛盾,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研制4LZ—2.1Z型双速双动水稻联合收割机.对机具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描述,并对可调节伸缩式割台、双速双动脱分装置和清选总成等进行设计,确定其关键结构参数.该装备采用高/低...  相似文献   

5.
正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工作条件恶劣,常会出现多种故障现象,若不及时诊断排除,将严重影响收割作业质量。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常见故障主要有脱粒滚筒堵塞、脱粒不净、籽粒破碎过多、脱粒滚筒有异响等。一、脱粒滚筒堵塞1.故障现象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大量作物堵塞在脱粒滚筒内,使脱粒传动皮带打滑,甚至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2.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1)发动机转速过低。若发动机转速低于  相似文献   

6.
0引言 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至今有几十年的历史,各种相应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以欧美技术为代表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和以日本技术为代表的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代表联合收割机发展的两大流派,各领风骚。 水稻联合收割机按稻穗进入脱粒机的方式可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按脱粒方式可简单分为击打脱粒式与梳刷脱粒式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7.
黎科 《山东农机》2004,(5):14-15
近几年,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尽管品牌繁多,但所采用的脱谷机大都是单滚筒卧式横轴流脱谷机:单滚筒脱谷机当初是为小割幅(1-.3m)全喂入水稻收割机而设计,滚筒长度多在1250mm左右,对于小割幅(1.5m以下)的机型,其脱粒、分离性能基本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脱净率、夹带损失等尚能达到国家标准,满足用户要求.但是随着全喂入水稻收割机的发  相似文献   

8.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活动栅格凹板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高产水稻时容易发生脱粒滚筒堵塞影响作业效率等问题,设计可沿脱粒滚筒圆弧方向循环运转的活动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并对脱粒滚筒、活动栅格凹板和夹持喂入链三个工作部件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建立活动栅格凹板脱粒装置基本运动数学模型。在自行研制的活动栅格凹板脱分装置试验台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动态的栅格凹板可有效防止脱粒滚筒堵塞;活动的栅格凹板对脱出的籽粒能起到一定的均布作用;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脱粒滚筒转速550r/min,活动栅格凹板线速度1.0m/s,夹持喂入链速度1.0m/s,对应的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分别为2.29%、0.65%和0.34%。经法定机构检测,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本研究可为高产水稻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活动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西南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改善脱粒分离损失较大、含杂较高且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设计了可满足1.0喂入量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双切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清选性能,对脱粒滚筒不同钉齿布置形式、滚筒线速度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双切流小型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的最佳组合方式为:第1滚筒采用弓齿结构、滚筒线速度为19m/s,第2滚筒采用钉齿结构、滚筒线速度为20m/s时,脱粒分离效果较好。优化后的4LZ-1.0小型收割机在水稻收割试验时,含杂率为1.28%,损失率为1.6%,破碎率为0.17%,生产率为0.12hm2/h,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脱粒原理,综合各种谷物脱粒方式,研究应用梳脱式和轴流滚筒脱粒组合脱粒装置,以结构简图论述梳脱带和轴流滚筒脱粒及其组合工作原理,分析半喂入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应用问题。通过筛选组合试验数据及选择脱粒装置参数,设计了实用机型。实践证明,选择该组合应用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可行的,能够保证在高效的前提下,适应小结构降低重量和成本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切纵流双滚筒脱粒分离性能试验装置上,进行喂入量为6kg/s的水稻脱粒分离性能试验,研究其最佳脱粒分离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切纵流双滚筒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的最佳组合方式为:切流滚筒间隙27mm,纵轴流滚筒间隙14mm,切流滚筒线速度为25.9 5m/s,纵轴流滚筒线速度为28.23m/s,纵轴流滚筒齿杆间距为140mm。并对切流滚筒脱粒分离籽粒的轴向分布、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籽粒的轴向和径向分布进行了研究,为后续清选装置的研究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谷比对多滚筒脱粒分离装置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草谷比的水稻对多滚筒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功耗、脱粒损失率及杂余含量的影响,在多滚筒脱粒分离装置试验台上采用切轴流滚筒与双横轴流滚筒组合式3滚筒脱粒分离装置(简称切轴轴3滚筒脱粒分离装置),在相同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下对喂入不同草谷比的水稻(即不同茎秆长度的水稻)进行脱粒分离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喂入茎秆长度越短的水稻(即草谷比越小)。脱粒滚筒功耗和脱出物杂余含量越低,但脱粒损失率越高,在保证脱粒损失率≤0.6%并尽可能降低多滚筒脱粒分离装置功耗和杂余含量的情况下选取最佳喂入水稻长度为675mm,当喂入量为4.5kg/s且喂入水稻长度为675mm时.切轴轴3滚筒脱粒分离装置的总功耗为22.47kW,脱粒损失率为0.587%,脱出物杂余含量为6.92%。  相似文献   

13.
小型全喂入双滚筒轴流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小型全喂入双滚筒轴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能力与夹带损失,进行整机总结设计并自行设计了双滚筒轴流脱粒装置,分析了结构参数选取,并与同型收获机的单滚筒轴流脱粒装置进行对比试验,测定了两装置的未脱净率与夹带损失率。结果表明:单滚筒未脱净率为0.18%,双滚筒未脱净率接近0;双滚筒夹带损失率平均值0.45%,比单滚筒夹带损失率平均值0.74%降低了39%,新开发的小型全喂入双滚筒联合收获机能有效地解决脱不净与夹带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横轴流双滚筒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详细论述了一种横轴流双滚筒脱粒分离装置的总体结构、脱粒滚筒与凹板的设计方案,脱粒滚筒采用短纹杆-板齿结构,分离滚筒采用带螺旋叶片钉齿滚筒结构.室内台架试验表明,该装置可适合较大喂入量、难脱水稻脱粒分离,具有脱净率高、夹带损失率小、脱出物中含杂率小且分布均匀等特点.田间性能测试表明:当收获单产11 625 kg/hm~2的梗稻,喂入量为4.32 kg/s时,该机总损失率为1.94%、脱粒损失率0.89%、破碎率0.84%、含杂率0.20%.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尽管品牌繁多,但所采用的脱谷机大都是单滚筒卧式横轴流脱谷机。单滚筒脱谷机当初是为小割幅(1-1.3m)全喂入水稻收割机而设计,滚筒长度多在1250mm左右,对于小割幅(1.5m以下)的机型,其脱粒、分离性能基本上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脱净率、夹带损失等尚能达到国家标准,满足用户要求。但是随着全喂入水稻收割机的发展,割幅由1-1.5m向1.6-2m甚至更大割幅(2.5m)发展,喂入量由1.5kg/s到2.5kg/s甚至更大,原来的单滚筒收割机,其脱净率、夹带损失急剧上升,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笔者于2002年在四平东风收获机…  相似文献   

16.
全喂入收割机是联合收割机中的一种,这种收割机在收割中将切割下来的秸秆和穗头一起投入到脱离滚筒中进行脱粒,且脱粒过程是将秸秆和穗头全部放置到滚筒中。全喂入收割机在脱粒中消耗功率大,在脱粒中会造成秸秆破碎,并引起跑粮问题,不仅降低收割效率,还会导致粮食浪费,因而在进行全喂入收割机收割粮食中应注意解决跑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名企名品     
<正>星光至尊4LZ-2.5T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星光大街1688号电话:0572-3966999产品介绍功率为55.92 k W,割幅为2m,橡胶履带规格为400 mm伊90 mm伊48 mm,脱粒方式为横向轴流双滚筒脱粒、二次复脱,低系统压力液压控制系统,加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使用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的机型非常多,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市场上主要结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单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切流加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切流加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结构和多级切流喂入脱粒加单(双)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等结构形式。各种结构的特点和侧重功能也  相似文献   

19.
信息资讯     
广联GL2045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广联GL2045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纵置轴流脱粒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是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水稻收获机械,于2006年7月26日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农业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机采用了纵置式轴流脱粒机构,脱粒和分离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超级杂交稻时,存在脱不净、夹带损失与籽粒破碎损失之间矛盾,设计了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双速回转脱粒分离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同轴双速脱粒滚筒和回转式凹板筛构成,阐述双速回转脱分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以低/高速滚筒转速、回转凹板筛线速度、夹持链速度为试验因素,籽粒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为性能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运用Design-Expert 6.0.1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该脱分装置性能指标数学模型,优化确定最佳工作参数组合,并进行双速回转脱分装置与传统单速脱分装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速回转脱分装置低/高速滚筒转速为505/680 r/min、回转凹板筛线速度为1.00 m/s和夹持链速度为1.26 m/s时,籽粒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分别为1.94%、0.21%和0.56%,性能指标优于传统单速脱分装置。本研究可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新型脱分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