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连续20年以平均9.9%的速度递增,产值增长近5倍,占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但随之而来的饲料资源问题、饲料安全问题及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畜禽排泄物中氮(N)、磷(P)、钾(K)及其它养分含量均较高,其中的N和P是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此外,饲料中使用药物添加剂、高铜及有机砷制剂等都会使得畜禽排泄物中这些物质含量增加,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导致酸奶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是污染了酵母菌、霉菌及其它杂菌,其中主要表现为酵母菌和霉菌。通过市场随机取样,分析归类鉴定,这两类微生物普遍存在于各类酸奶中,这充分说明酸奶较适合这些微生物生长繁殖,但生产厂家只要加强生产工艺环节的卫生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微生物在酸奶中的生长繁殖。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从市场上随机抽取4种品牌16瓶酸奶。2.内容与方法酸奶中主要污染菌将酸奶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分类计数。(1)酵母菌培养。样品在链球菌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8℃,5天)。(2)…  相似文献   

3.
酸奶变质的污染菌群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酸奶变质的最主要原因是污染了酵母菌、霉菌及其它杂菌,其主要表现为酵母菌和霉菌。通过市场随机取样,分析归类鉴定,这两类微生物都普遍存在于各类酸奶中,这充分说明酸奶较适合这些微生物生长繁殖,但生产厂家只要加强生产工艺环节的卫生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微生物在酸奶中的生长繁殖。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从市场上随机抽取4种品牌16瓶酸奶。2.内容与方法(1)酸奶中主要污染菌将酸奶无菌条件下处理,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分类计数。酵母菌培养,样品在链霉菌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8℃5天)。霉菌培养:…  相似文献   

4.
世界畜牧业污染及其防治概况(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明峰 《家畜生态》1995,16(3):45-49
世界畜牧业污染及其防治概况(综述)张明峰(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平凉744000)随着人类环保事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需求性生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给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生存构成了很大危胁,发展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如何充分...  相似文献   

5.
苯并芘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苯并芘(简称食品BAP)是多环芳香烃(PAH)类化合物中一种主要的污染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致癌物,食用被其污染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应引起广泛重视。1苯并芘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苯并芘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食品,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1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是构成食品污染的主要因素,食品在加工时,经烟民,烧烤,油炸等高温处理,可受到BAP的污染。由于BAP是烟中的一个重要成分,食品在烟熏过程中与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PAH,特别是BAP直接接触而受到污染。据报道烟熏肉制品,熏前新鲜猪肉…  相似文献   

6.
一.畜牧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臭味对环境的污染;氮磷对环境的污染;高铜、高及砷制剂等添加剂对环境的污染。控制环境污染已成为畜牧业的重要课题。1臭味对环境的污染臭味主要来源于粪尿排出体外后在微生物和细胞外酶的作用下产生的降解产物。据O’Neill和Phillips(1992)报道,有168种臭味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吲跺、粪臭素和硫醇类化合物。田苹和姚武群(1999)报道,鸡舍中的恶臭物质内150种之多,其中主要为硫化物、有机酸、酚类、醇类…  相似文献   

7.
一例细菌对MDCK细胞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DCK细胞培养液(含双抗)表面有一层薄的油状膜,培养液不混浊。细菌学检测为一种球菌污染。对污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使用MEM(含双抗)多次清洗细胞培养瓶及细胞表面,细胞培养液中改加菌株敏感的恩诺沙星。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加入恩诺沙星有效地控制和清除了细胞中污染的该株细菌。  相似文献   

8.
饲料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姝 《饲料工业》2002,23(3):42-45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下头等大事,是人类生存、发展之首。消费者最关心的是食品的安全(药物残留和污染等)。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首先源于饲料的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饲料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动物的安全和生产效率,更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饲料的污染源因素1.1生物性污染生物污染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与细菌毒素及霉菌和霉菌毒素、寄生虫及虫卵、昆虫等引起的污染。细菌、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可能对饲料造成的污染,饲料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氨、硫化氢、硫醇、粪臭素…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通过检测商品鸡蛋在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蛋壳表面和内容物中真菌的数量和类别,了解真菌污染的动态变化,为改善鸡蛋储存条件并延长保鲜期提供参考。采取冀南某养殖小区不同养鸡场180枚新鲜鸡蛋,分别在25和4 ℃无菌环境下储存42 d,每7 d进行一次蛋壳和蛋液的真菌数量和类别检测。真菌数量检测参照国家标准GB 4789.15-2016;真菌种类鉴定采用形态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法。试验结果显示,鸡蛋内外真菌检出率和数量均随储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长;蛋壳比蛋液真菌检出时间早、检出率高,蛋液处理组真菌检出率在21~28 d快速增长;在相同时间点,25 ℃处理组真菌数量(菌落数)显著高于4 ℃处理组,蛋壳处理组显著高于蛋液处理组(P<0.05);在蛋壳和蛋液中共分离鉴定了168个真菌菌株,分属于18个种(属),其中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优势种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蛋液与蛋壳处理组的总菌落数和分离株数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在采样养殖场环境下,鸡蛋的真菌污染普遍存在;样品真菌检出率和菌落总数均随储存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冷藏(4 ℃)是防止鸡蛋真菌污染扩展的有效方法;蛋液的真菌污染可能主要来自蛋壳表面的真菌污染;样品鸡蛋污染真菌的多样性较高,其优势种属多为环境常在菌,但污染真菌中也有部分致病或产毒种类。  相似文献   

10.
肉品污染的来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飞 《中国动物检疫》2003,20(12):18-19
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肉品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影响肉品质量的因素很多,除了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外,各种药物、农药、激素、真菌毒素、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及其它化学物质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按其污染源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非生物性污染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