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四川丘陵地区气候资源潜力四川盆地丘陵年0℃以上积温6000—6700℃,≥10℃积温5000—6000℃,年均温16—18℃,最冷月均温都在5℃左右;年降雨1000—1200毫米:全年太阳辐射总量80—100千卡/厘米~2;年B照时数1200—1400小时,可谓气候资源丰富地区之一。但雨量分布不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棉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南省114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采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分别对棉花各发育期的平均气温、降水总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资料进行了网格推算。根据棉花生产的气候适宜度函数和不同生育阶段的参数,计算了棉花不同生育期内光、温、水的气候适宜度,采用相对权重法计算了综合适宜度。根据河南省棉花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将全省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3个分区。区划结果显示河南省棉花最适宜种植区在豫北、豫东和豫西南等地,中南部是棉花种植适宜区,豫西丘陵、豫北山区及淮河以南地区是棉花种植的次适宜区。最后对各区域的特点及建议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正《种业导刊》创刊于1981年,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主办。刊号:ISSN 1003-4749,CN 41-1392/S。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种业导刊》主要栏目包括政策经纬、专家论坛、种业管理、市场预测、栽培技术、植物保护、蔬菜园艺、园林绿化、种业315、审定品种等。《种业导刊》全年12期,每月10日出版。国内邮发代号:36-119,每期定价8.0元,全年96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敬请赐稿!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地区冬小麦生产力估算及其应用(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一、东部地区冬小麦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我国东部地区包括长城以南,岷山、大雪山以东,相当于极端最低气温平均-20℃、1月平均气温-8℃以南以东,一般年份冬小麦大面积安全越冬的地区。据统计,该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84%,总产达683.7亿公斤,占全国总产86%,其中以黄淮海地区比重最大(表1)。  相似文献   

5.
利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陇中地区春小麦与生态气候条件的关系,建立了气候-产量模式,并提出了提高春小麦气候资源利用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安阳地区棉花产量及品质与若干气象因素关系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河南省安阳地区位于我国最大棉区-黄淮海棉区的中心,植棉历史悠久,近年棉田面积200万亩左右。但是产量有高有低并不稳定,品质变化也较大。这固然与经济政策和科学技术密切有关,但气象因素常常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我们分析了1976—83年安阳地区棉花产量及品质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得到一些初步结果,对今后深入研究,进一步认识自然规律,以取得棉花生产更大的主动权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宪修 《土壤》1958,1(2):4-6
黄河以南,沙河以北,京汉铁路以东的河南省所属地区,就是平常所称的豫东平原;这里颁布着较大面积的盐渍土壤,为了了解该区盐渍土发生分布的基本情况,便于今后改良利用,这几年来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一些调查试验和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8.
昆明丘陵地区烤烟气候区划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昆明地区烤烟气候资源优势及数值模拟温度场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该地区(包括广大丘陵地区)的烤烟气候区划指标。  相似文献   

9.
甘肃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利用率极低,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因此,在甘肃西部地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对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调查和研究表明,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了合理利用甘肃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促进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加强政府部门监督和合理开发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土保持》2009,(5):50-50
2009年4月16日,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科学》杂志社在郑州召开了河南地区“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交流会,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到会致辞并做会议总结,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张新到会讲话,会议由《河南科学》杂志社社长徐雪明主持,来自河南省第一届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参加了会议。会上,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编辑兼期刊出版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科学世界》杂志社社长肖宏,  相似文献   

11.
华北石质山区杏树蒸腾规律和蒸降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河南省济源市石质山区8a生梯田杏树为例,利用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TDP)测算得到2005年和2006年杏树逐日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降水量数据,分析了华北石质山区杏树蒸腾耗水规律及水分供求关系,旨在为该地区节水杏园的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杏树蒸腾速率(TR)呈现出明显的日际变化特征,且在同一生长期内,晴天-多云日的蒸腾速率高于阴天。(2)从全年来看,4-8月杏树蒸腾速率相对其他月份要高,其中,5月(6月)蒸腾速率为全年最大时期;1月(12月)蒸腾速率为全年最低水平。(3)在华北石质山区,2005年和2006年的年际总降水量与杏树蒸腾耗水量差值分别为-263.25mm和-220.47mm,说明周年降水可以满足杏树蒸腾耗水的需要。但各月的蒸降差差异很大,7-9月降水量大于蒸腾量;其他大多月份降水不能满足杏树耗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缘地区气温对柑桔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甜橙类,冬季低温低于-5℃就出现严重冻害,宽皮柑桔类的温州蜜柑虽耐寒性较强,但在-9℃的低温下也导致严重冻害。因此,低温是柑桔分布的限制因子。我国柑桔生产的北缘地区主要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汉江上、中游,陇南山地和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偏南地区以及中亚热带偏北部分地区。本区包括甘肃的武都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为找出江淮分水岭地区水稻限制气象因子,提高研究区水稻现实生产力,利用江淮分水岭地区13个站点1980—2016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对江淮分水岭地区一季稻生长季光合生产潜力(YQ)、光温生产潜力(YT)、气候生产潜力(YW)及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气象因子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江淮分水岭地区YQ,YT与YW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资源利用率随时间变化呈缓慢上升趋势。江淮分水岭地区YQ,YT在空间分布上较为一致,均沿分水脊线阶梯状平行分布。江淮分水岭分水脊线西北侧为YQ,YT高值区,脊线附近地区为YQ,YT中值区,脊线东南侧为低值区。江淮分水岭地区西南部及东北部YW高、中部YW低。气候资源利用率在空间分布表现为自西向东递增。降水、日最高气温和参考作物蒸散是影响研究区气候生产潜力最主要的3个气象因子。本研究可为江淮分水岭地区一季稻种植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水资源缺乏,且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率大是黑龙港地区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也是棉花种植的主要限制条件.旱地植棉的特点使棉花更多地受制于自然降水.通过对本区棉花品种的水分适应性分析发现:虽降水的季节分布与棉花需水节律基本一致,但  相似文献   

15.
一、土壤侵蚀概况陕蒙晋长城沿线地区,本文指包括陕西榆林地区、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山西的雁北地区和忻州地区等区(盟)的长城以北和以南部分县治,在《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  相似文献   

16.
以1994—2000年内蒙古阿拉善锡林高勒地区荒漠灌木的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6个时段分析了5种荒漠灌木种群密度与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和0—20cm、20—80cm地温6个水热气候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白刺与上年旺盛生长季降水量,霸王与上年生长季降水量有较大关联性,其它3个灌木种则与当年生长季降水量的关联性最大。当年全年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最低气温与刺叶柄棘豆和红砂,当年全年0—20cm地温、日平均最低气温与短脚锦鸡儿,当年全年日平均最低气温和当年生长季0—20cm地温与霸王,以及当年生长季日平均气温和0—20cm地温与白刺的种群密度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多数荒漠灌木种群密度与降水量的关联性大于热量因子(霸王除外),但由于生长、发育低温阈值偏高,日平均最低气温可能是荒漠灌木种群波动的基础性气候因子。此外,霸王作为荒漠灌木的优势种,对荒漠高温、少雨的干旱气候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这些研究结果对深人开展荒漠灌木种群生态与气候关系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东北3省70个基本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分析各年代80%保证率下≥10℃初日、初霜日、生育期天数、≥10℃有效积温及玉米不同品种的布局变化。结果表明: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玉米气候资源在2001—2006年增加较显著。≥10℃初日除大兴安岭漠河外其它地区普遍提前了2~10d;初霜日除大兴安岭地区提前5~20d,小兴安岭和辽宁省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推迟5~10d;生育期天数除大兴安岭北部减少10d左右,吉林省北部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增加了10d左右;≥10℃有效积温除大兴安岭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增加200~400℃·d。在玉米适宜生长区域内适宜播种期较60年代普遍提前了2~10d;不同品种熟型玉米分布界线在2001—2006年北移东扩很显著,小兴安岭可以种植极早熟品种,三江平原成为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区域,松嫩平原南部亦可种植晚熟品种,长白山地带以前不能满足玉米生育热量条件的区域,也可以种植早熟品种了。  相似文献   

18.
利用陇东地区1972-2003年15县的冬小麦产量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陇东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要素分布特征,以及冬小麦产量和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小麦区划指标,将陇东地区冬小麦分为5个不同类型种植区,并提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调整作物结构、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提高的途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计算出全国粮食作物气候物资源利用效率,并提出热量效率概念。中国粮食作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0.14%,热量利用效率平均为0.87kg/( ℃.d).hm^2),降水量利用效率平均为5.25kg/mm.hm^2。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性差异明显,北方高于南方、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不同的特点,光、热、水的数量、分配与作物需求较协调的地我利用效率高。光、热、水条件有相互制约利用效率的作用。复种提高了全年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核农学报》2012,26(2):287
2012年4月11-12日,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主办,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核技术在高效、低碳农业中的应用”项目执行交流会、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八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及《核农学报》编委会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龙源大酒店成功召开。共有包括项目参加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学者、学会常务理事会成员及《核农学报》编委在内的90余位代表分别出席了会议。河南省科学院院长郭新和、纪委书记李海现、河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处长杨梦琳及河南省农学会秘书长冯天福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