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岭林业实验局作为林业部和省森工总局实施林价制度先行试点局,从1991年1月1日起实施了林价制度。林价制度虽然在理论上研究多年,但对它的深远意义,带岭林业局是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林价制度先行试点工作在部分森工采运企业实施已有一年多,为全面推行林价制度,试点单位不断从实践中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实施林价制度的新路子,文内提出了伐区作业奖惩办法,把林价制度的实施与每个伐区生产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供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在全面执行林价制度后 ,存在着林价提取数额逐年下降 ,大量的林价款被挪用、占用等问题。林价收入减少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经营管理受到冲击 ,并造成营林生产滑坡。要发挥好林价的作用 ,必须改变林价计提方法 ,确定合理的计提标准 ,使之便于操作 ,并加强对林价收入的管理监督机制 ,保证林价制度的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林价制度的文件精神和林业部关于由1991年1月1日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部分林业局首先实行林价制度的试点工作安排,我省1991年在三岔子、大石头两个局通过林价制度的试运转和外地森工局试运转情况的掌握,证明了林价运行在我省已具备条件。由此,省林业厅做出决定,1992年1月1日起,我省森工企业局全面实施林价制度,即“真正的机制,有限的林价”。为保证林价制度的顺利实施,我们加强了采伐管理,并采取了下述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正>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试点推行,林价制度必将逐步完善。南方集体林区、东北国有林区都在逐步实施林价制度。实行林价制度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林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掌握林价理论与方法,而且林业调查规划设  相似文献   

6.
林价用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林价理论,回顾了湖南省林价执行历史变迁,建立和完善林价制度的理论依据、计算方法,以及建立林价制度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价是森林资源再生产资金来源,要走出困境必须实行林价制度。文内对林价的操作程序作了论述,提出了林价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对林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实行模拟利润和产值承包是在实施林价制度过程中,本善有偿使用、有利有责、合理利用原则,在木材生产环节建立的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激励机制。本文以苇河林业局配套实行模拟利润和产值承包为例,探讨深化林价制度可行模式,使林价制度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林价制度,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重大措施之一,也是实现以营林为基础方针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国林业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围绕林价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随着研究的进展,福建省于1981年8月先后颁发了《关于集体林价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国有林林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而为在我国实施统一的林价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最近,我们就实施的基本情况、出现的问题及今后完善林价管理制度的设想等三个问题,到林区一些县社作了调查。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刘琎 《林业科技情报》2002,34(2):139-139
本文通过对实行林价和未实行林价制度的企业计算增加值和国内生产值的研究,探索了林业 企业关于林价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实施林价制度是我国建国40多年来对林业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一项重大改革。完成好这项改革任务,先行试点工作是关键。呼中林业局本着“闯路子、找办法、摸经验”的宗旨,在调查设计、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等方面做了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带岭林业实验局是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实施林价制度“先行局”之一。按照林业部对“先行局”实行按伐区拨交立木蓄计量提取林价,并计入木材生产成本的规定,在总结前两年模拟林价运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紧张、有秩、充分的准备,实现了从1991年1月1日起实行林价制度的正点运行、全面启动的工作目标。全年计划生产商品材17万m~3、森林资源蓄积消耗27.4万m~3,蓄积出材率62%,计提林价款1511.45万元,消耗蓄积平均单位林价55.17元;木材单位林价成本88.91元。截止1991年3月底,已拨交蓄积212064m~3,拨交立木林价款1225.3万元,单位蓄积平均林价58.00元;采伐消耗蓄积154636m~3,生产木材95876m~3,转入木材生产成本林价款883.9万元,平均每立方米蓄积57.16元,单位商品材林价92.19元;销售实现林价款转入育林基金152.4万元,占木材销售收入31%。历经准备阶段、启动阶段,目前已进入深化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13.
穆棱林业局作为国有林区实施林价的试点单位之一已进行了1年多的工作,笔者就实施林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几点意见。1 林价的概念及作用所谓林价,从广意来说,它是森林价值的货币体现。就用材林而言,它是在林中活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林种不同,林价  相似文献   

14.
一、林价制度的产生林价制度的建立,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森林永续利用而产生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通过商品交换获得利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规律。林价理论正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被提出并逐步完善起来的。根据中国林科院已故研究员黄中立同志介绍在永续利用思想发展的同时,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一些经济学家、林学家以实现永续利用为基点,实现森林培育商品化为主导,提出了建立林价制度的主张。1788年一位奥地利税务局的职员,从税收角度出发,对林地提出了经济评价方法,以后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实行林价制度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林业必须依靠自身积累进行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势在必行。执行林价制度涉及到林价计算方法。即林木货币价值的计算方法。其目的主要是实际核定林地林木及伐倒木价格,以解决林木在买  相似文献   

16.
张艳梅  张鸣宇  毕德军 《森林工程》2001,17(3):25-26,29
本文阐述了我国林价制度建设中育林基金形成及存在的问题,森林培育成本的补偿及林木资产成本核算对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完善林价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物价改革中,逐步地调整木材价格,对森林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建立林价制度,这是培育、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的有力措施。建立林价制度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政策等技术手段以强化资源的管理机制。通  相似文献   

18.
在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森林破坏严重,砍的多,造的少,消耗过多,培育太少”。这种问题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合理的林价制眨有密切关系。我国为了建立合理的林价制度,对林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了按轮伐期计算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学界的不少同志,就理论林价和木材理论价格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发表了很多极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尽快在我国建立起科学的林价制度大有好处。林价是森林的价格,即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对用材林来说,林价就是立木的价格,即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无论森林在买卖双方之间作为商品交换,还是在林业企业内部上下工序间结转或营林、森工企业间拨交,森林作为一种商品,必然有其价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存在地租。我国林价问题研究中有这方面论述,一般称为级差收益,但计算方法还没有统一。林价的单位都是用单位立木蓄积的货币量表示,很难直观地反映林价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因此,本文试图以单位面积的货币量来作为林价的单位,提出林价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