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漳州甘蔗种植面积不断下滑,由原来105万亩减少到现在25万亩左右,水田种植面积也在继续缩小,而旱地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目前达到总栽培面积80%以上。本文针对当前我省漳州蔗区的情况,通过与经验丰富的甘蔗种植专业户深入交流后,并认真的研究与实践,最后总结出一套适应漳州旱地甘蔗高产高糖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根据甘蔗的生长特性,结合推广适宜水田种植的优良品种,采用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技术,改变屯昌县传统的甘蔗栽培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水田种植甘蔗的栽培管理技术,以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介绍了印度蔗农在甘蔗生产上选择种植效益比较大的甘蔗种类,种植适宜的甘蔗品种,采用比较经济的栽培管理措施,讲究合理的施肥技术,重视施用有机肥料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成功经验,并借此浅谈现阶段我省甘蔗生产与研究中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蔗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制糖工业的原料。目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已超过三十万亩,总产甘蔗两千一百万担以上,年产食糖已突破六万吨。 我省栽培甘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大规模地发展作为制糖工业的原料生产则是近十几年的事。七十年代联以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兴起,甘蔗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0年全省甘蔗面积只有5.17万亩,总产甘蔗219.7万担,到1984年全省甘蔗面积达到29.36万亩,总产甘蔗2,158万担,其中机制糖厂原料基地面积23.35万亩,总产甘蔗93.1万吨(1,862万担),分别占全省甘蔗面积、总产的79.53%和86.24%,生产了机制食糖63,260吨。伴随糖厂的建  相似文献   

5.
甘蔗是全球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本文概述了海南省甘蔗种植收获面积、甘蔗总产量和产糖量在全国甘蔗生产中的现状,并分析了海南省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川宿根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一种可一年种植而连续多年收获的作物,因而宿根栽培是它的一种栽培制度。甘蔗在我省的年植蔗面积达40万亩以上。宿根蔗因其省工省种(节约种植成本约30%)少抢农时而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种好宿根蔗不仅有利于减轻种植投  相似文献   

7.
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目的 从各地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在本地种植,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希望筛选出高产、高糖、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宿根性强、适宜本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品种在本蔗区示范、推广,为蔗糖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罗凯 《中国糖料》2001,(2):39-41
本文论述了我国甘蔗糖业返弹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应适当稳定种植面积、以相以适宜的土地种植甘蔗、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正确处理好甘蔗糖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甘蔗糖业的运行机制等,以确保返弹后的甘蔗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凯 《中国糖料》2003,(1):58-60
科学的甘蔗糖业观认为,甘蔗种植、蔗料加工、蔗糖营销是组成甘蔗糖业有机体的三大要素,应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合同法津加以约束和保障。具体操作应选择适宜甘蔗种植区域,采用良种良法配套,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原料蔗,通过糖厂加工,生产出优质食糖,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获取可观的经济收入,在提高甘蔗糖业从业人员生活水平的同时,促进了甘蔗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合理密植是甘蔗增产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甘蔗单产距离最高理论产量还有很大距离,进一步提高甘蔗单产的技术关键是合理增加甘蔗种植密度,其主要途径就是比较合理地缩小甘蔗种植株行距、增加甘蔗蔗种排列行数以及采用适宜的宽窄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甘蔗桂糖21号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种植行距及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探索一套适合甘蔗高效节本的有效栽培和管理模式,为当地开展甘蔗高效节本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m甘蔗种植行距并配套生产过程采用高效节本综合技术能较大幅度降低吨蔗成本,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2.
粤糖93/159自2001年起引入广西雒容农场试种,经过四年时间,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23.3公顷扩种到2034年的141.3公顷。目前,该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场甘蔗栽培面积的13.2%,已成为雒容农场甘蔗栽培主要品种之一。本人根据这几年的试验观察和调查,现将该品种的一些表现汇报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波 《北方水稻》2006,(4):76-78
本文采用海水监测、翅碱蓬野外调查及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盘锦“红海滩”翅碱蓬群落的退化死亡原因,特别是翅碱蓬退化死亡与土壤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翅碱蓬适宜生长的土壤盐分含量在10~16g/kg之间,初步认为由于滩涂土壤盐分升高产生的盐害是引起盘锦“红海滩”翅碱蓬群落退化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 项目实施背景  南宁地区是广西蔗糖主要产区之一 ,“九五”计划时期之前 ,主要靠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来增加蔗糖产量 ,农民种蔗科技意识低 ,栽培管理粗放 ,而且绝大多数甘蔗是种在旱坡地上 ,水肥条件较差 ,甘蔗平均 6 6 7m2 产仅为 3.5 6吨 ,没有突破过 4吨。随着食糖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食糖价格下跌 ,蔗价下调 ,农民的种蔗收益明显下降。为了使这一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地区行署下达了 7万公顷低产蔗地改造任务。目的是通过推广应用一系列成熟先进的甘蔗栽培管理技术 ,来提高低产蔗地的单产和蔗糖分。2 项目实施主要做法2 .1 成立…  相似文献   

15.
盘锦“红海滩”退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海水监测、翅碱蓬野外调查及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盘锦“红海滩”翅碱蓬群落的退化死亡原因,特别是翅碱蓬退化死亡与土壤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翅碱蓬适宜生长的土壤盐分含量在10-16g/kg之间,初步认为由于滩涂土壤盐分升高产生的盐害是引起盘锦“红海滩”翅碱蓬群落退化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海滩地甘蔗品种试验示范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三年的对比试验和两年的示范种植,初步筛选出适合海滩地栽培的品种有粤农74/205、新台糖10号、桂糖11号、莆糖84/6017、闽糖70/611。  相似文献   

17.
台湾糖业概况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蔗糖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后到50年代初,甘蔗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1952年甘蔗单产达49t/hm2,1960年达70.5t/hm2,1957年甘蔗产量为708.3万t.80年代后期,台湾甘蔗种植面积约为7万hm2,...  相似文献   

18.
丰八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泰国丝苗型优质籼稻新品种 ,2001年2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广东省有较大面积的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较高、米质优异、有香味、抗病、抗倒性强等特点 ,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季兼用 ,长江流域作二季晚籼种植 ,且适宜中上肥田种植 ,并适宜作抛秧栽培。一、产量表现该品种1998年各地试种约600hm2,综合表现熟期适中 ,耐肥抗倒 ,产量中上 ,一般单产375~400kg/667m2,高产田达500kg/667m2。1999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 ,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根据适宜甘蔗生长需要的N.P.K比例把单体肥料配制成的颗粒状甘蔗专用复合肥在两种主要土粪蔗园上对甘蔗的施用效应。结果表明,在同N、P2O5、K2O水平条件下,施用专用肥比单体肥料配施增产显著;丘陵旱地红壤砂园土蔗园适宜用量为125-175公斤,地冲积性沙壤土蔗园适宜施用量100-150公斤;专用肥对次年宿根蔗发苗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为旱地甘蔗,由于甘蔗生长期长,生长季节内降水分布不均衡,加上我国多数蔗区农业水利条件较差,难于满足甘蔗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供应。本文调查了水分与甘蔗的生长发育的关系,总结出一套甘蔗抗旱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