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近年来,猪高热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较为严重.2011年10月上旬,江苏省某猪场暴发了一起以高热、皮肤发紫、母猪流产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综合治疗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饲养母猪49头,仔猪及育肥猪229头.2011年9月26日从外县某猪场调入约克夏公猪1头,9月30日,该公猪和其相邻圈舍饲养的3头怀孕母猪突然发病,3d内发病母猪数增至32头,10月4日一母猪流产后死亡,10月5日调入的公猪死亡.主要表现为不食、高热、皮肤发紫、怀孕母猪流产.总发病36头,发病率73.5%,死亡2头,病死率5.6%.育肥猪于1个月前、母猪于每个空怀期均注射过4头份猪瘟单价疫苗.开始用头孢金抗、吉享金典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截至9月30日,陕西省潼关县全面完成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参保595户2201头,从而确保了能繁母猪保险19月1日统一启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不同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 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60头饲喂相同日粮,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采用人工投料模式饲喂,处理组采用哺乳母猪下料器模式饲喂.试验21天后,检测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哺乳期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0.92 kg/天,断奶窝重增加6.88 kg/窝,断奶活仔数提高0.58头/窝,泌乳期母猪背膘损失减少0.63 mm.结论:采用母猪下料器饲喂模式有利于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改善母猪的泌乳性能,减少母猪背膘损失,增加仔猪断奶头数,提高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 0~ 1 1月诸暨某出栏万头级规模猪场发生 2起母猪因缺钙引起的瘫痪症 ,通过合理补钙症状消失。病例 1  2 0 0 1年 9月 ,1头 2胎龄母猪产仔 1 2头 ,体型偏瘦 ,体重约 1 30 kg,至 1 0月发生后肢跛行瘫痪 ,完全不能站立 ,食欲减退 ,曾用地塞米松及安乃近治疗多日 ,未见好转。病例 2  2 0 0 1年 1 1月 ,1头 5胎龄母猪从单体限位栏赶至高床产房待产 ,赶出限位栏 1 0 m后母猪后躯摇摆 ,随后后躯着地 ,后肢弯曲 ,呈犬坐式 ,不能站立。分析母猪日粮 ,均为重胎母猪料 ,含 Ca0 .81 % ,P0 .6 7% ,Ca、P比例适当 ,但也有个别母猪因怀孕及…  相似文献   

5.
韩陵乡某养猪场,2004年4月从北京平谷种猪场购入5月龄纯种大约克夏母猪19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10头,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公猪各1头,5.5月龄。每头猪均单圈喂养。开始日喂  相似文献   

6.
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性能,可大大提高养猪生产技术指标,是猪场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1 建场之初母猪繁殖状况某场1992~1994年,母猪群繁殖障碍严重,母猪三年平均产仔率61.5%,窝平产弱仔2.4头,窝平产死仔1.7头,母猪流产、死胎、木乃衣占6.2%;仔猪42日龄断奶存活率仅66%,共死亡仔猪2344头.瘦弱和过肥母猪比例较大,占32.5%.窝平产仔仅9.4头.如1993年,母猪存栏179头,应产仔358  相似文献   

7.
《农业新技术》2005,(2):19-19
1.妊娠母猪数=周配母猪数×15周2.临产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单元产栏数3.哺乳母猪数=周分娩母猪数×3周4.空怀断奶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 超期未配及妊检空怀母猪数(周断奶母猪数的1/2)5.后备母猪数=(成年母猪数×30%÷12个月)×4个月6.成年公猪数=周配母猪数×2÷2.5(公猪周使用次数) 1-2头(注:母猪每个发情期按2次本交配种计算)7.仔猪数=周分娩胎数×4周×10头/胎8.保育猪数=周断奶数×4周9.中大猪数=周保育成活数×16周10.年上市肉猪数=周分娩胎数×52周×9.1头/胎万头场标准存栏妊娠母猪数=360头临产母猪数=20头哺乳母猪数=60头空怀断奶母…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鄢陵县某猪场,饲养量为年出栏生猪4 000头,饲养有繁殖母猪260头,后备母猪55头。中毒发生时产房共有43头母猪,其中待产母猪8头,产后哺乳母猪35头。于2005年1月3日按250 g/t饲料拌入病毒唑原粉对产房中母猪进行饲喂。按待产母猪每天每头采食3.5 kg计算,每天可食入病毒唑870 mg,平均每天约5 mg/kg体重;哺乳母猪每天每头采食按6 kg计,每天可食入病毒唑1 500 mg,平均每天约为8 mg/kg体重。饲喂3 d后发现猪群精神不振,食欲废绝,继而全产房母猪卧地不起,对外界反应迟钝。虽经精心治疗,哺乳母猪仍死亡15头,哺乳仔猪103头,8头孕猪全部流产分娩出死胎儿54头,致使该场仔猪断层,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  相似文献   

9.
饲料霉菌毒素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礼辉 《养猪》2003,(4):6-6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包括病原传染性因素和营养、环境、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在各种杂志刊登的以讨论病原性因素报道较多,笔者在这里讨论由饲料毒素引起的繁殖障碍,母猪在配种后18~30天出现不同程度流产、后备母猪屡配不孕和部分未曾配过种的小母猪出现“阴道炎”等。1发病过程与症状某猪场(饲养规模母猪为630头)于2000年4月20日至5月10日先后出现11头怀孕母猪(不分胎次:1胎次2头,3胎次2头,4胎次3头,5胎次1头,6胎次3头)在配种后18~30天流产,母猪在流产前后食欲正常,体温亦正常;同时在选留的后备母猪(未进行过配种)阴户流出灰白色…  相似文献   

10.
《湖北畜牧兽医》2009,(3):41-41
2009年2月15日,江油责禄养殖场与成都泰丰畜牧新技术有限公司就引进荷兰velos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达成协议。该养殖场总目标饲养母猪720头(LY♀和托佩克♀),第一期先饲养LY母猪360头,公猪30头;第一批种母猪4131头,仔猪5049头。这是绵阳第2家,四川第6家成功引进该设备的猪场。  相似文献   

11.
某猪场饲养商品猪170头,母猪20头,10月中旬一商品仔猪舍有5头猪忽然发病,经该场技术员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5 d后又陆续发病30头,死亡5头,妊娠母猪开始发病.经调查该群仔猪20日龄、60日龄时各防疫1次猪瘟疫苗,且防疫了链球菌疫苗、猪丹毒与猪肺疫二联疫苗.母猪在空怀期防疫了猪瘟疫苗、链球菌疫苗.  相似文献   

12.
<正>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包括病原传染性因素和营养、环境、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在各种杂志上,以讨论病原性因素的报道较多,笔者在这里讨论由饲料毒素引起的繁殖障碍。即母猪在配种后18~30天出现不同程度流产、后备母猪屡配不孕和部分未曾配过种的小母猪“阴道炎”等现象。1 发病过程与症状某猪场(饲养规模母猪为630头)先后出现11头怀孕母猪(不分胎次:1胎次2头,3胎次2头,4胎次3头,5胎次1头,6胎次3头)在配种后18~30天流产,母猪在流产前后食欲正常,体温亦正常;同时在选留的后备母猪(末进行过配种)阴户流出灰白色脓样物,俗称“阴道炎”;并从3月份开始,部分后备母猪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13.
1 母猪的防疫与管理选择优良品种 ,坚持自繁自养 ;合理科学给料。一般在配种前 1 0d饲喂料量要增加 5%~ 1 0 % ,以增强体质。从配种当天起 ,日给料量应逐渐增加 3%~ 5% ,当母猪怀孕到 6 0~70d时 ,日给料量增加 1 5%~ 1 8% ;到分娩前第 1 0天开始逐渐降低 ,分娩当天可停料或白天喂少许料 ,分娩后第三天逐步恢复到母猪怀孕前期日给料量。每哺乳一头仔猪增加1 0 0~ 2 0 0 g饲料。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免疫。在分娩前第30~ 40天时 ,注射大肠杆菌苗 1至 2头份 /头 ;分娩前第 30天时 ,注射伪狂犬疫苗 1头份 /头 ;分娩前第 2 6~ 2 8天时 ,…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饲喂玉米-豆粕日粮(对照)与玉米-豆粕和40%的大豆壳(高纤维)混合日粮,以及饲喂次数(1次/d:2次/d)对妊娠母猪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影响。239头不同胎次的母猪按照2×2因子设计处理。日饲一次的母猪在早上7:30饲喂,而喂2次的母猪分别在上午7:30和下午14:30各饲喂日粮的一半。观察68头母猪(每个处理组合≥16头)在断奶第1d、妊娠40d和妊娠80d的行为,确定站立、躺卧、坐、采食、倦怠和刻板等行为的时间百分比。收集唾液样品以测定皮质醇浓度。母猪的体重和背膘厚分别在妊娠的第o、40和80d,分娩24h内和断奶时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胎数,从而提高母猪的年生产能力。由于母猪的泌乳高峰是在产仔后21天左右,我局猪场为了兼顾“生产能力”与“泌乳高峰”,自1989年建场以来,一直实行仔猪30日龄断奶。现将执行的效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猪 1989年6月我场从南宁引入30头 CD 系父母代迪卡后备母猪和3头 CD系父母代迪卡后备公猪,经过饲养,于同年  相似文献   

16.
叶酸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叶酸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体质量和胎次相近,产仔数超过8头的120头(与配公猪为杜洛克)长×大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猪。基础日粮满足母猪各种营养的需要,试验日粮补加叶酸水平分别达到1、1.5、2和2.5mg/kg。于断奶后开始饲喂试验料至妊娠30d。结果表明:添加叶酸可以提高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缩短发情间隔;2mg/kg的叶酸水平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但对断奶窝质量影响不明显;不同的叶酸水平对母猪发情率都没有显著影响,对断奶到发情间隔的时间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17.
断奶-发情间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断奶-发情间隔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对海南罗牛山万头种猪场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全部母猪(161头初产母猪、555头经产母猪)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初产母猪下一胎的分娩率96.27%和产仔数12.59头均优于经产母猪的90.09%和11.87头,产房良好的饲养管理完全可以克服二胎母猪综合征,提高二胎母猪繁殖性能;2)77.02%初产母猪与77.12%经产母猪集中在断奶后第4、5、6天发情,该阶段发情配种的母猪与其他阶段相比,返情率较低,分娩率最高,产仔情况也最好;3)对经产母猪而言,断奶-发情间隔天数为1~2 d、7~12 d时,降低下一胎的分娩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母猪分娩难产时有,但分娩造成子宫破裂极为少见,现将此病例报告下。1病例本县蓼皋镇文山村二组龙某饲养苏白母猪1头,年龄3·5岁,体重150 kg,中上等膘情,已产仔5窝,前4窝共产仔48头,平均每窝12头。本胎与配公猪为大约克种,于2006年8月11日12时30分分娩,产出大约克与苏白杂交一代仔猪1头,相隔17小时后,未见第2头仔猪产出。次日7时30分,畜主给母猪注射缩宫素100 IU,一直到8月13日6时仍未见产出第2头仔猪,畜主于7时30分来我站求诊。检查:母猪体温42℃,脉搏103次/分,呼吸55次/分,精神严重沉郁,努责停止。笔者手臂和患畜会阴部消毒后,用右…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 上杭县临城镇某养猪户,2006年1月建场,存栏母猪16头.8月15日,其中1头长大二元母猪分娩12头仔猪.据畜主诉,8月25日发现该窝仔猪突然发病,嗜睡、拉稀、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20.
闫恒普 《北方牧业》2013,(11):21-22
<正>1母猪的生产能力决定养猪场的生产效率母猪年产活仔30头,成活率70%;母猪年产活仔25头,成活率85%;母猪年产活仔20头,成活率95%;母猪年产活仔18头,成活率98%。上面的生产成绩哪个更好?提高产仔率和提高成活率哪个更重要?2生产中应重视母猪的哪些能力母猪的生产能力包括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