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 ,其病原为副粘病毒 ,我们临床上曾遇到 1例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我县张集乡某养鹅场 ,于 2 0 0 0年 3月 2 8日从盐城某地购进苗鹅 80 0 0只 ,12日龄注射了小鹅瘟血清 ,2 0日龄时成活率达 98%。 4月 19日起陆续发生死亡 ,到 5月 6日死亡 3 0 0多只 ,5月 7日用 5 %氟哌酸拌料 ,青、链霉素肌注 ,无效。 5月9日来我站就诊。2 主要症状口流粘液 ,精神萎顿 ,蹲地不起 ,拉白色、浅绿色稀粪 ,少食或拒食。病程后期有的出现扭头、抑头等神经症状 ,病鹅体重明显减轻。3 剖检与诊断经先后剖检 10多只病死鹅 …  相似文献   

2.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养鹅户在乌裕尔河附近用塑料大棚养鹅 12 80只 ,鹅分两批购进 ,按鹅雏日龄差别分为 1号鹅群 (80 0只 )和 2号鹅群(480只 )。 2 0 0 2年 6月 2 8日 ,2 7日龄的 1号鹅群开始发病 ,每天死亡 4~ 10只 ,又过两天 ,2 0日龄的 2号鹅群陆续发病 ,每天 10~ 2 0死亡只。畜主应用“禽宝康” ,“喹乙醇”等药物拌料和饮水 ,均不见效。 7月 4日 ,该养鹅户将病鹅送我站检查 ,先后送检 2 0只 ,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检查、实验室化验等综合诊断为鹅曲霉菌病。疫情历时 15d ,共死亡 169只 ,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疫情得到控制。1 临床症状观察  病鹅…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末,黑龙江省北安市城郊乡某养鹅户饲养的55日龄左右的共1000多只鹅中,发现每天都有几只死亡,死前鹅的体温正常,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有的不食,病鹅逐渐衰弱,粪便稀薄,呈白色糊状。肛门松弛,收缩无力。喙和蹼苍白呈贫血状态,关节肿胀站立不稳。鹅群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4.
孙博  靳兆江 《中国家禽》1999,21(4):27-27
齐市某个体养鹅户于1997年6月购进雏鹅1200只,于3日龄时注射小鹅瘟疫苗,于23日龄时突然发病,3日内共死亡140只,死亡率为11.7%。速用青霉素饮水,结果不理想,后经我们诊治,疫情很快得以控制。1临床症状病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排出...  相似文献   

5.
我市某养鹅专业户,购进1500只雏鹅,10日龄开始发病,次日死亡21只,至14日龄共死亡762只。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小鹅瘟与球虫病混合感染。1临诊症状病鹅消瘦,精神萎顿,缩头,羽毛松乱不洁,两翅下垂;食欲减少或废绝,排灰色或绿色稀粪,粪中带有粘膜碎片,有的排红色血粪;个别濒死期出现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病程长短不一,多为发病后1d-3d内死亡。2病理剖检多数病鹅表现为急性卡他性肠炎,肠道外观明显膨大,体积比正常肠段增大2-3倍,质地坚实。空肠和口肠…  相似文献   

6.
肉鹅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大肠杆菌病较为罕见,笔者将遇到一例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3年7月8日,某乡养鹅户江某饲养的2600只50日龄肉鹅突然发病,出现明显症状的有260只左右,当时死亡5只。鹅主误认为鹅患痢疾,立即用氟哌酸饮水,土霉素碱拌料。次日早晨发现死亡186只,病鹅增加到360多只,下午13时我们到现场。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肉鹅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大肠杆菌感染病。2临床症状病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不食,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聚堆,有的颤抖;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鹅的需求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上升,这也促进了鹅饲养量的重新上升,社会养鹅总量从1996年的不足4000万只上升到2000年的6000万只左右,养鹅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但近年出现的鹅病肆虐导致鹅群严重死亡,而广大养殖户对此缺乏认识,往往抱侥幸心理,不及时注射疫苗,造成疫病暴发。现就几种常见鹅病的防治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鹅都以放牧饲养。目前也是多雨季节,放牧地低洼积水,如不做好绦虫病的防治,中鹅易患绦虫病。本地常见的虫有冠状膜壳绦虫,矛形剑带绦虫,缩短膜壳绦虫,巨头膜壳绦虫等。中鹅感染此虫后,日渐消瘦,体重仅是同龄鹅的一半,不仅发育受阻,而且饲料耗量增加,给养鹅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近日在我市现场调查中发现某一养鹅户,购进雏鹅50 0多只,饲养在水库周边,到60日龄时中鹅体重只有1 .5kg左右。发病鹅占饲养总数的60 % ,死亡占饲养总数的35%。1 病鹅症状 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无光泽,食欲减少或不食,头颈缩回,走路无力,摇头。腹肿,排出具有…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我市某乡一养鹅户,购入1500只雏鹅,已接种小鹅瘟、副粘病毒疫苗,一切生长正常。到21日龄时,有几只不食,没有精神,次日早晨死亡12只,发病雏鹅增多,精神不振,厌食,眼结膜发黄,并排出稀便。当时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死亡增多,到24日龄时发病率达35%,死亡率10.2%。27日龄时发现有些雏鹅一侧或双侧眼睛受侵害,并有呼吸加速。发病率占雏鹅率51.2%,死亡率上升到13.1%。  相似文献   

10.
鹅疑似鸭瘟防治报告王甫信庞继达张伟戴世杰博白县畜牧站537600中图分类号:S835017我县某养鹅专业户养有鹅411只,其中14日龄250只,40日龄161只。3日龄前注射过抗小鹅瘟血清,鹅一直食欲旺盛,营养良好,生长发育正常。4月12日,14日...  相似文献   

11.
鹅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对种鹅危害十分严重。 1995年初我县福田镇种鹅流行此病。从3月10日至3月25日七群种鹅6542只发病705只,死亡210只,其中养鹅大户杜自哲养种鹅2700只,发病310只,死亡110只。 该镇是我省养鹅大镇,全年饲养量40万只。多年来没有发生蛋子瘟,由于1994年从湖南省武岗引进武岗种鹅401只,将此病带  相似文献   

12.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 ,是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虽然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等都有感染性 ,但鹅的易感性较差 ,鹅群发生巴氏杆菌病造成大量死亡的实例较少。 2 0 0 1年 4月 ,我市军分区饲养场雏鹅发生了以下痢、不食、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疾病 ,先后死亡雏鹅 60余只 ,经诊断为禽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4月 1 2日 ,饲养场养鹅户周某来我站报告 ,该场 4月初从外地引进雏鹅 30 0余只 ,引进后一星期左右雏鹅开始发病死亡 ,截止来报之日已死亡雏鹅 60余只 ,病鹅未经药物治疗 ,也未接种过任何疫苗。2 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鹅经济在齐齐哈尔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鹅的饲养量逐年增加。据盛期统计,全区所辖9个县7个城区,饲养量超过千万只。养鹅已经从农民的家庭副业地位向着集约化、商品化的方向转变,其饲养数量也已经从过去的户养十几只、几十只,发展为上百只以至上千只,并且养鹅专业村也正在涌现。随着养鹅生产的发展,鹅病的防治也受到了各地动物防疫部门的积极重视,对于养鹅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均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养鹅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鹅病的防制同样不容忽视,需密切留意鹅病流行新动态,及早做好对可能威胁本地或本场的鹅病在诊断与防制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养鹅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某些养鹅区广泛流行,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现将一例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5年8月,我市某养殖户饲养的800只太湖鹅在25日龄突然发病,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粪便为白色稀粪,流泪,眼有脓性分泌物,鼻腔或窦内充满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如点头、摇头、头往后仰。曾用氟哌酸、土霉素、新诺明加以治疗,但都无效,到30日龄总计死亡210只。2病理变化肝脏肿大,表面颜色稍为灰白色,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的纤维素性薄膜,易剥离;…  相似文献   

16.
我县宾西镇西川村刘某养鹅150只,10日龄雏鹅发病,用青霉素治疗未见好转,3天患病41只,死亡22只,于29日前来咨询,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该鹅雏2003年5月16日购进,已注射小鹅瘟疫苗,购进后一直在火炕上进行分群饲养,育雏条件良好。发病后病雏不饮水,不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我市某养鹅户于2008年3月5日购进苗鹅1000只,地面平养育雏,6日龄开始发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雏鹅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继而出现软脚、拐脚、咳嗽、呼吸困难,拉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粪便沾染,其中病重的常伏地,一脚或两脚向后平伸,减食到不食死亡。发病初,畜主使用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病情未控制,雏鹅死亡率上升。至笔者9月18日前往诊治,共死亡150多只。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 2007年7月,我市养鹅户张某饲养的30日龄雏鹅发病,开始出现精神不振、跛行,呼吸喘促,后出现拉稀粪,有几只死亡。调查发现,鹅舍内垫料潮湿,有很强的发霉味。初步诊断为曲霉菌病继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雏鹅传染性囊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4月25日至6月28日汝南县的5个乡的农户和养鸡专业户的雏鸡暴发了IBD,同时部分农户的同栏雏鹅、少数雏鸭也相继发病。临诊症状及剖检病变与雏鸡相仿,又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IBD。共剖检病、死鹅113只,治疗病鹅4370只(本地鹅2154只,百仔鹅2216只),用抗IBD高免蛋黄液或血清加辅助疗法治愈率85—94%,有效率97.5%。  相似文献   

20.
鹅住白细胞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23日,我市城关镇某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鹅发病,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化验室检查,诊断为鹅住白细胞虫病,现报导如下:1基本情况该专业户养鹅400只,从雏鹅购进就以玉米粉、麸子、草粉为主饲喂,每天均喂大量的青草。鹅生长发育良好,发病时40日龄,病鹅约占鹅群的三分之一。2临床症状病鹅体温升高,晚上鸣叫,白天精神差,好睡,食欲减退,排黄绿色及黄白色稀粪。少部分鹅翅膀下垂,共济失调,还有的不能站立行走,头下垂,急性死亡的两只鹅,口腔含有血液,除嘴、腿、爪的角质部位外,其它部位皮肤均散在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