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历程及第三期建设的必要性,其体系由沿海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构成,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建设类型包括红树林恢复造林、基干林带人工造林、灾损基干林带修复和老化基干林带更新、困难立地造林和退塘造林;纵深防护林对进一步防御和减轻登陆台风、台风引起的暴雨和泥石流等危害具重要作用,建设类型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防护林改造。文中详细阐述各类型的建设任务,规划了人工巡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抚育管理等管护措施,提出确保建设资金,保障建设用地,加强法制建设,科学规划设计等建议,并对建设效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 河北平原黑龙港流域。多年来旱、涝、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建立多林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可以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建立综合防护林体系的关键是因地制宜的选择优良树种,采取科学的造林方法。本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热资源有余,水分不足,造林成活率低,是阻碍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限制因子。因此,在饶阳试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针对本地的自然条件特点,采取开沟和适当深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自然条件概况饶阳县位于黑龙港地区中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8°04′~21′,东径115°33′~53′,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  相似文献   

3.
伊克昭盟机械化造林总场位于库布齐沙漠北缘中段。它以营造防护林为主,已建和在建林带均属“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1979年建场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总方针的指导下,进行过多项改革,营林生产和多种经营效益不断提高,搞活了林场经济。该场下属的分场散布于广袤的鄂尔多斯草原。林业用地和其它用地面积广阔。东西长118公里,南北宽11公里,气候特点是风大、沙多、干旱少雨,这些都是造林治沙中的困难。建场九年来,广  相似文献   

4.
泾川县自1978年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县以来,全力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从树种选择、工程整地、造林时间、苗木标准、造林密度、栽植方式、抚育管护等方面,对泾川县三北防护林造林营林技术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总结,为今后防护林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中,人们一直把增加植被数量、提高新植林的建设质量作为林业发展的追求目标,但如何使现有的防护林体系能够健康发展,而且保持原有树种继续显现优良特性等问题,是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今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拜泉县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和探索了防护林树种萌芽更新技术,实现了零成本造林,这将为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提高造林成活率是成林成材的基础。也是绿化荒山,加快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实现2000年基本绿化辽宁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少花钱,多造林的重要捷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省三北防护林建设自1978年以来,经过15个年头的建设,造林保存面积7333km~2(其中:第一期工程4227km~2)。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进展,造林技术的不断提高,专业队伍不断的扩大,各项责任制进一步得到落实,造林成活率(合格率)也不断提高。造林合格率由一期工程的50%(1978年以前为30%),二期工程上升到65%(1990年以前统计)。1992年在辽西大旱之年的情况下,朝阳地区的造林合格率仍达到75.5%  相似文献   

7.
台州主城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台州主城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认识不足、森林覆盖率下降明显、分布不均、补助标准低等问题,提出实施四大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将防护林建设纳入城市建设预算体系;营林措施提倡根据立地条件“一地一策”,允许海岛造林困难地采用灌木工程造林,将抗逆性强的、景观优美的海岛乡土灌木树种列为优良阔叶树种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围垦滩涂防护林树种选择及造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围垦滩涂防护林树种选择及造林一直是林业科研生产中的难点之一。在防护林树种试验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通过采用一系列生物、工程和管理措施,提高了造林试验树种的成活率,探索出入侵生物水葫芦的应用途径及特困立地造林的有效措施,也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三门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门县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台风灾害频发,危害严重,自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资源大幅增加,城乡绿化水平不断提高,树种结构不断优化,生态功能逐步发挥,工程实施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林业基础薄弱、非法破坏严重、实际矛盾突出、造林难度较大、树种选择困难、造林用地不足等问题。立足于前期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从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质量管理、活化经营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和提高科技含量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提高后续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陕西黄土高原总土地面积15,589.59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0.46%,该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地区。自1978年国家兴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陕西第一期工程已造林1585万余亩,为计划任务的105.69%,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从总体上说,已初步形成了带、片、网,多林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造林质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断得到提高。但是,在防护林体系建设中,还存在某些问题。现就笔者在黄土高原地区考察中的所见所闻,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台山市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包括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其树种选择与造林等技术与其他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不同林带示范段建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同一区域生态景观林带的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曲靖市近年来防护林体系、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状况。对森林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土地治理任重道远,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藉此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林区营林整地与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业生态建设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普及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的基本措施之一。造林场地整理是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明显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沿海防护林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及法律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起以国家专门立法为主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将沿海防护林体系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纳入相应法律制度;完善法律责任制度,严格林地保护管理,明晰产权,维护国家对滨海湿地所有权和使用者的合法使用权等,从而实现对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有效保护,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2种地类条件下闽楠造林的效果及其制约因素,以江西永新县七溪岭林场裸地和林冠下栽植1年生闽楠轻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标准地进行分析2种林地条件下的幼龄林时期闽楠的生长情况及环境因素对其作用;结果显示2种森林地类条件下,造林效果差异显著;林冠下栽植闽楠树高生长有优势,但其直径生长量和生物总量明显不如裸地下栽植的闽楠。因此,裸地栽植闽楠容器苗具有显著的培育优势,光照是闽楠生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中段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造林工程成败的关键。通过对当前太行山中段生态工程中树种选择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适时适树、适的适树的原则。遵循该原则,研究了太行山中段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及各宜林类型组可选择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桃山林场施业区内的森林资源为对象,利用GIS技术对其森林景观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桃山林场森林景观以混交林为主体,其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60.42%,斑块数量占景观斑块总数量的29.01%,优势度达到3.474 5。在斑块规模中,以混交林斑块最大,纯林和荒山荒地也有较大规模,疏林地也有相当规模分布,未成林造林地、宜林沙荒地、灌木林、耕地和其它用地景观规模最小;各类斑块的极差值均较大,斑块大小的分化较强烈。混交林的形状最复杂;其次是未成林造林地、纯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宜林沙荒地、耕地和疏林地;其它用地的形状规整,边缘形状简单,说明这类景观斑块受人为干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刘荟  满多清 《甘肃林业科技》2003,28(4):13-15,38
通过在白银市景泰县北部沙漠前沿建设防护林体系,以封育、造林为主,林经兼顾,生态与经济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与利用示范;利用林网、经济林及更新造林、持续林业等技术,以点带面防沙治沙,有效地保护了绿洲和土地资源,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2011年福建省尤溪县的竹类造林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尤溪县总造林面积378.4hm2,涉及小班294个;宜林荒山荒地是造林前主要地类,占52.0%,采伐迹地、非林地次之;面积小于0.5hm2的造林地计数最多,占51.4%,1~5hm2的造林地面积最大,占48.8%;林地的清理方式主要是人工劈杂和炼山,分别占造林总面积的60.8%和35.3%;造林方式以荒山造林占主要,其次为疏林地补植,坡耕地在2011年造林中得到了较好的实施;造林树种以毛竹、绿竹为主,两者合计占总面积的91.7%;毛竹造林以混交林为主,绿竹以纯林为主,毛竹的混交林大部分是毛竹+杉木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