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波  李文修 《农村电工》2012,20(10):15-16
1阶梯电价实行过程中供电企业面临的风险1.1抄表质量不高存在风险现在供电企业虽然在大力推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但仍存在较多的人工抄表用户,受天气状况、抄表人员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抄表人员有时不能在抄表例日对所有实行手工抄表的用户百分之百完成抄录,同时两次抄表(周期)的时间也无法做到精准一致。执行阶梯电价之后,抄表质量将关系到用户本月用电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智能电能表(简称智能表)的全面推广,部分表计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本地费控智能表现场余额与系统收费中的余额不一致的现象。下面以国网河北威县供电分公司本地费控智能表为例介绍其原因。1人为原因(1)部分用户未执行远抄或执行远抄不到位时,抄表核算人员对部分用户进行估抄、漏抄及错抄,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抄表人员每月抄表时,有些单相电能表用户反映电能表计量不准,有些抄表员不经检查,直接将电能表拆下来送去校验,其中的绝大多数表计并没问题,增加了用户停电时间。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又能及时校验计量不准的电能表,我们在多年的抄、核、收工作中总结出两种单相电能表现场简易校验办法。  相似文献   

4.
1常见窃电方法(1)拨开电压线圈连片窃电。在居民小区,供电人员一般在每月的固定日期抄表,有些居民用户就利用这个规律把电能表尾部的电压线圈连片拨开,使电能表停走,进行窃电。因为用户是按固定抄表周期考虑采用此法窃电的,  相似文献   

5.
我村没装集表箱时,电费回收难、线损大.电工只抄总表.不管分户表,用户自己抄分表核算,有时多抄估抄,造成电费难收,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电工之间往往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6.
智能化抄表系统是一种不需要人员到达现场就能完成抄读用户消耗电能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也是抄表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介绍电力载波抄表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其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分析后台软件的设计流程和主要特点,即界面清晰形象、操作简单方便、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7.
1初步分析明英街上台区,容量200kVA,供电半径0.65km左右,末端1户茶叶加工厂。用户数163户,其中动力用户19户,居民一户一表144户。该台区累计线损率23.98%,经初步分析认为线损高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项:现场台区考核户的互感器倍率与系统倍率可能不符(200kVA变压器按计算选取变比300/5,按典型设计选400/5)或计量接线错误;片区抄表员抄表不到位,可能存在错抄、估抄、漏抄现象(未采用红外抄表),未按例日抄表;可能存在户变关系不对应(因明英街上2#为基建分台区项目,台区用户分割可能不完善);可能有“黑户”或已送电未建档结算用户;可能存在窃电或违约用电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电费通知单比较简单,例如没有上月抄见数和本月抄见数,有可能多记或少记电度数。而香港中华电力和香港电灯有限公司的电费单设计得比较科学、透明。本文介绍香港电灯有限公司电费单的主要栏目如下:   一、电费单   电费单上有客户地址、供电地址、账户号码、账单日期、电表号码、抄表日期及读数 (这次抄表日期和读数,上次抄表日期和读数 )。表上项目说明基本电费,金额。   电费单上除记录上次缴费及收款日期外,还预定下次抄表日期。香港电力公司向用户收取电费保证金 (一般可付 2~ 3个月的电费 )。单上尚有:   1.燃…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抄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短信息抄表系统在用户端安装集控器和无线发射终端,将用户的耗能数据通过GSM网以短信息(SMS)的形式上传到GSM网的SMS中心,SMS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专线传递给能源管理部门,电力公司通过上位机收集数据,从而实现远程抄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一是制定合理的电费回收指标。依据各级人员所承担的职责,明确责任和目标,梳理业务流程,实行领导干部包所、员工包线包片的催费制度,建立健全电费风险防范预警管理机制,确保电费月结月清。二是提高抄表的实抄率。每月抄表时要做到及时、认真、准确,杜绝错抄、估抄、漏抄。三是依法合理计量。装表容量和用户设备用电容量要对应,避免计量装置因过流烧坏或出现其他异常现象,导致计量失准影响电费计算与回收。四是对用户月用电能量严格审核分析,特别是要对各月抄见数的相邻各月及历年同期的用电能量对比分析,及时查明用电能量异常升降的原因。五是依据计量装置技术标准要求,正确安装计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发展迅速,在城市居民小区已有应用实例.但对于用户较分散、电网结构薄弱的农村电网,远程自动抄表技术的应用还比较罕见.笔者现结合河北省武邑县农村电网的结构特点,对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们在日常的抄表工作中, 经常要搬梯子爬高上低, 既累效率也不高, 请介绍几种较先进的抄表方式, 给予参考. (山西省偏关县邹春明) 邹春明同志: 目前, 除了你讲的最简单、最原始的抄表法外, 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电能表抄表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现场抄表仪抄表法. 这种电能表抄表仪是利用光学折射、放大、望远原理, 使抄表人员无需登高、爬杆, 站在地面自由拉伸抄表仪镜筒高度, 可把近 4 m高的电能表数字清晰地抄录下来. 2 红外遥控抄表. 电能表须有脉冲输出、红外接收部分, 利用遥控开关, 可像电视机遥控器一样, 在 5 m之内遥控抄表. 3 另一种红外抄表仪为架设电能信号专线送往集中地点(终端), 通过红外集中抄表, 然后再输入微机.  相似文献   

13.
1原抄表方式 河南省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以往抄表工作采用传统的抄表卡与抄表器相结合的抄表方式。在每次抄表之前。首先以电工班为单位将用户信息从MIS下载到抄表器中,并打印出各台区的抄表卡(半年打印一次,特殊情况除外,每年打印抄表卡的费用约1000元),然后抄表人员拿着抄表卡按抄表路线抄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农村抄表难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一项难题,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处偏远,抄表用户较为分散,网络信息滞后等原因带来的一系列困难。3G智能抄表系统以3G智能手机作为抄表平台,以移动数据网络作为通信载体,通过智能系统软件将自动识别技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枞阳供电公司(本文简称枞阳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整合GPS,3G,GIS,IT技术,以GPS实时监控轨迹、3G实时无线传输数据的方法,成功实施了手机定位抄表系统.同时也引入了先进的"抄表时序图"等管理理念,实时监控抄表现场,为抄表到位率和抄表准确率提供了技术保障.以下对枞阳公司利用手机定位抄表的工作经验作一阐述. 1 手机定位抄表的优点 1.1 实时监控固定抄表例日和固定抄表路线 传统的手工抄表中,虽然也要求固定抄表例日和抄表线路,但实际工作时,管理部门仅能从固定抄表例日实施同步监抄来实现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姚斌 《农村电工》2005,13(3):23-23
目前,供电企业低压用户抄表除传统手工抄表外,有以下两种新型方式。第一种就是采用抄表器。在每次抄表之前.首先将需要抄表的用户信息从计费系统中导入到抄表器中,然后才能够进行抄表,抄表后再将录人的信息传输到计费系统中。由于抄表器的内存有限。一次导入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限制,需要多次重复上面的工作,直到抄完为止,不但浪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这种抄表方式人为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7.
远程变电站抄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法适应用电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电话线路的有利条件,设计一种基于电话线路的远程抄表系统.详细介绍远程秒表系统的组成,探讨用户电能表终端和配变集中器的设计思路,总结出营业管理程序具有自动化集中抄表、易于控制、实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用户对电力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抄、核、收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在满足日常抄表准确的同时,为用电分析、计量统计、线损分析、电力营销、需求侧管理等提供有效的依据,成为供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多表远程抄收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农网改造以后 ,供电所如何管理 ,才能真正实现“四到户”,并避免重新出现“三电”、“三乱”,做到维护用户利益又不损害企业利益 ,笔者现提出一些办法 ,供同行们批评指正。供电所成立的低压维护班和抄表班 ,而低压维护班成员 ,一般由聘任到供电所的农电工担任。农电工对本村用电情况、设备状况、群众关系较熟悉 ,应还回到本村负责低压维护、故障处理、装表接电、电费催收、安全宣传等事项。抄表班一般由供电所人员担任 ,根据工作量大小可分为几个组 ,每个组不少于两人 ,负责对分管片内用户抄表。为准确考核低压线损 ,抄表要按表箱编号顺序进…  相似文献   

20.
马季 《农村电工》2001,(1):19-19
陕西省泾阳县电力局在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中,继 1998年实行“统一管理、集中 收费”后,不断探索创新,对 供电所管理、抄表、核算、收 费采取了“四分离”管理,即 “管片电工不抄表”、“抄表人 员不核算”、“核算人员不收 费”、“收费人员不管片”,收 到了较好效果。 1 实行“四分离”的具体做 法 1.1 供电所用户营业资料 管理“四分离”。他们首先抓 了三清(清理用户、清理用户 计量、清理用电类别)、三查(查漏管漏交电费户、查无表 用电户、查混淆用电类别高 价低收户)、三卡(建用户管 理卡、用户计量管理卡、用户 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