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每1亩地能养1万只鸡。这近乎天方夜谭的事儿.却在河北容城县农民田泽的手中变成了现实。他在4亩地里养鸡4万只.成为我国“地下”规模养鸡的开创者。起初.田泽按照传统模式养了4000只蛋鸡.很快成为养鸡的行家里手.鸡舍由1栋变成4栋.存栏鸡达到1万多只。因为只有这么点儿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每667平方米(1亩)地能养1万只鸡。这近乎天方夜谭的事儿,却在河北容城县农民田泽的手中变成了现实。2004年他在2668平方米(4亩)的场地  相似文献   

3.
2004年,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农民田泽在4亩的场地里养鸡4万只,成为“地下”规模养鸡的开创者。在4米深的地下,田泽建起鸡舍。为解决光照和通风问题,田泽摸索着用灯光代替日光,每栋鸡舍内还设置了排  相似文献   

4.
李春江是桦甸市横道河子乡横道河村村民,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成为横道河子乡科学养鸡第一大户,现拥有鸡舍面积6000平方米,年出栏肉鸡20万只,产值40万元,年纯收入达20万元。李春江养鸡,还得从2009年说起。那年,他的一个朋友向他介绍,说现在养鸡效益好,并且周期短,生产频率快,收益高。2010年他拿出自己几乎全部的积蓄,建起了5栋共3200平方米养鸡舍,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冈中街道外来青年农民庄从井创办的康庄生态鸡养殖基地,坚持以"科技兴社"的理念,以昆虫蝇蛆养殖为原料,添加微生物"EM"菌来喂养鸡,以生态养殖、链式养殖为主线,大力发展绿色健康食品。目前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养蝇育蛆配套场地,5000平方米的散养鸡配套场地,饲养生态鸡10万只,创收近百万元。他致富不忘乡邻,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周边200多农户发展生态养鸡  相似文献   

6.
海盐县通元镇通元村村民陈社良近年调整养殖品种和规模,饲养了2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生态鳖,鳖价比大棚养殖的高20%7左右,首批2000多只鳖全部销完。1996年,陈社良见市场上鳖俏价高,便转入了养鳖,由于幼鳖越冬死亡较多,赚钱并不多。随着大棚速生鳖的大量上市,鳖价越来越低,不少消费者甘愿出高价买野生鳖。陈社良意识到今后市场的需求是生态鳖。凭着多年的水产养殖经验,他开始了自繁自养生态鳖,将原来的4亩鳖塘分期分批放养。2000年,他又承包了村里16亩低洼田,投  相似文献   

7.
王有保 《新农村》2005,(10):8-8
缙云县新建镇马渡村村民陶永新,于1989年开始养殖灰鹅。经10多年的经营,他从当时饲养10来只种鹅发展到现在存栏种鹅800只。2004年又在村里租用10亩土地,扩建鹅舍1780平方米,当年繁育商品雏鹅1.27万只,在向本县以及周边县市农民提供鹅苗的同时,自繁自养商品鹅1100只,全年养鹅总收入达到10余万元,成为全县发展规模养鹅致富的示范户。  相似文献   

8.
陈明是贵州黔西县甘棠乡新田村(邮编:551500)最早开展“新田肉鸽”养殖的村民。如今,他的养殖规模已从最初的20只肉鸽发展到现在的1000只,产值1万多元,成为当地养鸽大户。2004年,已有10年养鸽经验  相似文献   

9.
瓦房店市岗店街道办事处西村农场场长赵忠山,曾是下岗职工。2000年,他在岗店街道办事处西村建起了一个占地30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11栋高标准鸡舍,肉鸡年饲养量达到70万只,年获纯利140余万元的现代化肉鸡养殖场。他探索出的养鸡模式,使年利润由过去的140万元增加到了30  相似文献   

10.
占才水 《新农村》2001,(6):11-11
江山市种草养禽自1989年开始推广种植黑麦草以来,到1999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占冬种总面积28.99%,已成为仅次于油菜的第二大冬种主栽作物,从而促进了养鹅等产业迅猛发展,到1999年养鹅规模已达400多万  相似文献   

11.
山东招远市辛庄镇小西庄村养鸡专业户徐存义,从1997年下半年先后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亩的养鳖场,引进中华鳖种1000只,采取以鸡肠子为主,配合适量小鱼、虾、虫和谷物的配合饲料喂鳖,加快了鳖的生长和繁殖,获得高效益.目前他的养鳖场养鳖2.5万只,已出售鳖苗2.5万只,盈利28万元.不仅是全市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也成了胶东半岛数得着的养鳖大场家.  相似文献   

12.
<正>王伟是个旧市大屯镇小寨村新塘子小组人,这位皮肤黝黑、憨厚老实的乡下汉子,从2007年3月开始养鸡。两年多来,他靠无公害养鸡走上了致富路,成了养鸡能手。他所创办的大屯原生态蛋鸡场,发展到现在的3万多只,日产生态玉蝇蛋达30000多枚,养殖营区已达2000多平方米,并于2009年新建养猪场,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3.
年已57岁的平湖市林埭镇祥中村农民汤阿美最近印制了一盒精美的名片,其中有一面印的是英文。这在当地成了一件新鲜事儿。汤阿美从1982年开始,在自家屋后的水面上养殖育珠河蚌,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后来珍珠市场不景气,老汤就搞起了珍珠加工业务,将珍珠加工成项链、手链、珍珠粉,使养殖珍珠的效益增加3倍多,年收益达到3万多元。2001年春天,汤阿美将养殖育珠河蚌面积扩大到9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养殖育珠河蚌4万多只,珍珠加工业务也搞得十分红火。他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将销售目标瞄准当地的茉织华、新成达、福克斯、  相似文献   

14.
致富门路     
《新农村》2002,(7)
潘陆根养鸡走上致富路临安市紫水中学(311313)杨烈火临安市潜川镇竺村养鸡专业户潘陆根年饲养蛋鸡6000余羽,肉鸡4000余羽,产值达35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鸡专业户。年仅30岁的潘陆根,办厂亏损后,积极寻找致富之路。1996年初,他办起了养鸡场,头年养蛋鸡600羽,获利不多;第二年养鸡1000羽,由于市场行情好,获利3万元。以后,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后,年养蛋鸡、肉鸡1万羽,再加上出售鸡粪,每年获利5万元。潘陆根养鸡致富经验有以下4条:1.选好鸡场。他选择了离村1000米远的山坳里,鸡场后面是山,山坡上是青翠的松树,无污染,环境好。2.饲养优良鸡种。他养鸡根据市场行情来确定,常年饲养优良蛋鸡罗曼鸡,年饲养6000余羽。每年第四季度,他还选择仙居  相似文献   

15.
富美佳养鸡专业合作社位于肇州县二井镇实现村,2008年8月组建。主要从事蛋鸡养殖、蛋品销售、蛋品精深加工及蛋鸡饲料加工产业。经过几年努力,合作社拥有现代标准化自动化鸡舍60栋,占地面积6.7平方米、单栋面积800平方米,养殖蛋鸡150万只,入社成员193户,成员出资685万元。  相似文献   

16.
仇申燕是丹东市振安区人,她以2万元起家,从事肉鸡生产。经过近20年的拼搏,成为丹东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实力的肉种鸡专业生产大户。她经营的企业占地55亩,约3.6万平方米,有19栋共1万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建有高标准孵化室,引进电脑控制的孵化器12台,设有饲料加工车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畜禽种业》2013,(8):158-158
今年,西吉县震湖乡依托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退耕林草面积大等优势,在加快养殖业发展上做文章,采用“四位一体”养殖新模式.把发展林下养鸡和生态肉羊养殖作为地方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今年计划发展养殖肉羊4万只、珍珠鸡10万只,人工种草1.1万亩.小秋杂粮种植3万亩。  相似文献   

18.
在1984年11月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专业户座谈会上,有两位青年养鸡能手,引起了同行们的赞佩,一位是安徽省的黄晚霞,一位是天津市东郊区的杨子元。杨子元今年仅22岁,高中毕业,但他敢想敢干有闯劲,从1983年4月份开始搞养鸡,到1984年7月份,即养2000只,产蛋4万斤,产蛋率达70.1%,获纯利润1万4千元,每只鸡平均收入7元。1984年进雏鸡42050只(鉴别母鸡),成活38000多只,成活率达90%。出售中雏31000只,获纯利28200元。现有存栏7000只,蛋鸡已普遍开产,预计这批鸡1985年可产蛋15万斤。杨子元以前并不会养鸡,1983年开始养了2000只蛋鸡,一年多时间发展到全年饲养量达4万多只鸡的家庭养鸡场(他的父母、爱人、弟弟一家六口人都投入了养鸡事业)。他为什么发展的这样快呢?主要原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01,(3)
台州市路桥区桐屿镇坐应村农民赵胜桂将转包的19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粮田改养青虾,成为当地一件新鲜事。到2000年年底,青虾养殖不到9个月,收入就达6万余元。赵胜桂获悉路桥中心菜市场仅有一个摊位经营青虾,而且价格不菲;还了解到目前本地无人养殖青虾。想到自家兄弟在德清有青虾养殖经验,于是他几次前  相似文献   

20.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根据秀山县县情,结合近年多来发展土鸡产业的实践,重点利用低、中山区的荒山草坡、疏林地、果园等可利用林草地,发展秀山土鸡林下生态放养。2.狠抓土鸡示范养殖,示范一村带动一片。成功建设了平凯街道晓教村土鸡养殖示范园。其中:屈直勇鸡场当年出栏土鸡3万余只;李文鸡场占地面积1287亩,总投资473万元。建成鸡舍66栋3960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