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一种危害维管束的新兴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番茄产区逐渐蔓延流行,并日趋严重。根据国内外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研究报道,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发展历史、病症、病原菌、致病机制、遗传多样性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深入研究和制定科学的防治策备提供参考。阐述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病害的深入研究和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近年来发生越来越严重的一种新型细菌性土传病害,其发生与气候、嫁接、植株调整等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河南省汝南县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发生规律和特点,探索了剖茎处理的防治方法与效果,以期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1998年在浙江省首次发现的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在田间发生的症状表现,以及区别于番茄溃疡病、软腐病、斑疹病的特征;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发生在襄汾县呈上升趋势,植株一旦染病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针对该病发病条件,采取清除病株残体、加强栽培管理、使用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菜农提供防治指导,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浙南地区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一般多在3 ~ 4 月发生为害,而近两年则从10 月下旬即有为害发生,且较难治愈,生产上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先要确诊,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勿盲目用药。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区番茄生产除青枯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为害严重外,近两年大面积暴发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本试验采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番茄砧木材料进行对比、鉴定,筛选抗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多抗砧木材料。结果表明,砧木材料T034和T103不但对青枯病、根结线虫、枯萎病具有良好抗性,而且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表现出优良的抗性,属于聚合多抗材料。  相似文献   

7.
番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主要包括青枯病、溃疡病和髓部坏死病。3种病害既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在总结其共同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各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临潼区部分种植番茄的菜农在今年3月下旬发生一种番茄病害,受害植株萎蔫死亡,并有蔓延之势,由于不能准确诊断,导致盲目用药、防治效果差,病情没有明显控制。后来经过专家诊断,发现番茄病害为一种比较罕见的病症——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菌为皱纹假单胞菌,主要危害番茄和紫苜蓿。在南非、新西  相似文献   

9.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一种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成为番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尤其在3-6月发生严重,对番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导致盲目配药、滥施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且增大了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10.
祝海燕 《长江蔬菜》2014,(23):53-54
寿光设施番茄栽培效益高,近年来栽培面积大幅度增长,但普遍存在连作障碍问题,设施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发病面积大、蔓延迅速,给生产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分析原因,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服务于设施番茄生产,受到了菜农的欢迎与肯定。  相似文献   

11.
李娜 《西北园艺》2020,(1):58-60
番茄又名西红柿、番柿、洋柿子等,原产于南美西部高原,属喜温性蔬菜。它既可作菜熟食,又可当作水果生吃,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蔬菜之一。番茄病害种类繁多,其中,在番茄生产中,灰霉病、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目前,国内外有关番茄病害的综述研究主要集中在番茄病毒病、尼日利亚番茄青枯病、番茄灰霉病、番茄主要生理性病等。  相似文献   

12.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毁灭性病害,也是近年来我国番茄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首先发现该病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均有发生,目前番茄溃疡病已被列为国家检疫对象。近年来,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的大棚番茄溃疡病危害日益严重。该病一旦发生,危害大,损失重,防治比较困难,现将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1.1幼苗期发病多始于叶缘,叶片由下至上逐渐萎蔫坏死,在胚轴、嫩茎或叶柄上产生凹陷溃疡状条形斑(坏死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区分、鉴别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和条斑病毒病,实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减少病害带来经济损失的目的,对2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诊断要点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对比。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条斑病毒病属于病毒性病害,2种病害在茎秆的发病深度不同,染病叶片及果实症状也存在区别,同时可通过植株是否溢脓进行区分。根据2种病害不同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进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减少相关经济损失,助力设施辣(甜)椒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桂林番茄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海文  潘玲华  吴永琼  阳颖  熊俏  管欢 《蔬菜》2021,(12):37-40
为保障桂林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2019年对桂林市雁山区、平乐县、临桂区、全州县、资源县、龙胜县、永福县等番茄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结果表明:桂林番茄病害种类较多,包括白绢病、棒孢霉叶斑病、灰叶斑病、立枯病、煤霉病、煤污病、叶霉病、晚疫病、疮痂病、溃疡病、青枯病、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黄化曲叶病毒病、根结线虫病,其中番茄青枯病、细菌性斑点病分布广、危害重,是桂林番茄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5.
番茄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分布,是一种世界性传播病害。上世纪90年代,该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山西和北京等地区传播发生危害严重。临沂市是番茄的主要种植生产区域,番茄疮痂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我地区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笔者对临沂市番茄疮痴病的发病条件、传播途径、致病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有效控制该病危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12 年3 月下旬在河北省鹿泉蔬菜园区发现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该病属河北省新发病害,一旦蔓延流行,对番茄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系统病害,常见于设施栽培,世界各地番茄产区均有发生。番茄开花坐果期易发病,发病时间短,蔓延速度快,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减产。该文主要介绍了番茄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提出了番茄青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1年8月-2003年6月,苏州新区蔬菜园艺场联体温室种植的秋番茄上首次发生番茄细菌性茎髓部坏死病,受害面积0.13hm^2,发病率35%。栽培品种为合作906、七仙女、红樱桃、日本桃太郎,发病情况因品种而轻重不一,造成植株枯死,个别品种死亡率达95%,因此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经查阅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9.
1樱桃番茄溃疡病溃疡病为樱桃番茄的毁灭性病害,在许多种植地区都有发生,一旦发病,病株率都很高,常造成成棚或成片植株萎蔫坏死,严重时100%发病,致大面积绝收。1.1症状:此病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幼苗发病真叶由下向上萎蔫坏死,胚轴或叶柄上产生凹陷坏死斑,剖茎可见维管束变色、髓部变空,终致幼苗枯死。  相似文献   

20.
番茄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采用大棚进行早春栽培,上市早,价格高,但容易发生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等细菌性病害,且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毁灭性损失,所以,许多种植过番茄的菜农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畏惧感。笔者根据益阳市几个种植大棚番茄较为成功的农户多年的种植经验,整理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棚早春番茄定植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供类似地区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