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改进鸡舍环境,加强通风降温有条件的尽量使用通风降温设施,用风机进行负压或正压通风,用湿帘加湿以降低舍温。1.1加强室内通风采用纵向通风法降温,先关闭门窗,在后门设置排风口,在前门设置进风口。在排风口处根据舍内空间大小,均匀合理地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扇,沿鸡舍的纵轴通风,开动风机后平均舍温可降低8~12℃。  相似文献   

2.
一 搞好防暑降温 1 舍内降温 开放式鸡舍应安装吊扇,加速空气流动降温;密闭式鸡舍可采用纵向通风法降温,即在鸡舍前门设置进风口,后门设置排风口,依舍内空间大小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扇,增强对流散热效果.注意通风时将两侧窗户关闭.  相似文献   

3.
一 有效降低鸡舍温度是关键 1高温高湿天气,增加通风量,利用风冷效应降温 密闭式鸡舍采用纵向通风,即在鸡舍前门设置进风口,后门设置排风口,根据舍内空间大小合理、均匀地设置一定数量的大功率排风扇,通风时将两侧窗户关闭,防止热空气流人。从而增强对流散热效果,加快浑浊空气排出及室外新鲜空气快速流入。当风速为0.5~1米/秒时,使环境温度下降2℃~3℃。开放式鸡舍应打开所有门窗,促进空气流通。  相似文献   

4.
1降低鸡舍温度在鸡舍四周种植树形高和树冠庞大的树木,可有效降低鸡舍周围环境温度,并且可遮挡阳光,减少太阳辐射热量进入鸡舍,从而降低鸡舍内温度。另外,可在鸡舍前搭设遮阳网或加宽屋顶挑檐遮挡阳光。机械通风是夏季应采取的主要降温措施。舍内安装风扇和排风机,加大鸡舍进风口和出风口,采用纵向通风,使风直接吹倒鸡体,适宜风速约为1.8米/秒;也可在进风口处设置水帘,使进入鸡舍的热空气  相似文献   

5.
高温可危害肉鸡的生产性能。在某些天气条件下 ,舍内温度可因提供高通风率而不至升得过高 ,舍内的有效温度也会因风速的增大而有所降低。当这些方法都不能使温度有足够的降低时 ,就必须采取别的措施。现已证实 ,蒸发降温就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但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使这一降温系统发挥出其最大效力。当今的肉鸡业越来越要求鸡舍和设备能够提供更好的舍内环境条件 ,以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和最高的生产水平。近十年来 ,越来越多的新旧鸡舍都被建成或改建成纵向通风鸡舍 ,而几乎所有这些鸡舍都采用了蒸发降温系统 ,原因是当今的饲养者都希…  相似文献   

6.
1.绿化降温。可在鸡舍的周围种植树木、在鸡舍的朝阳面搭设遮阳网;种植丝爪、葡萄等植物,也可减少辐射热、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尘埃密度、净化舍内外空气。2.通风降温。开放式鸡舍要打开门窗,增大空气流通量,在高温不下时要装置排风扇等降温设备。笼养鸡舍应采用纵向通风法,这种方法比横向通风降温效果好,但仅适合成年鸡。  相似文献   

7.
夏季蛋鸡管理的重点工作是防暑降温,以保证鸡群有正常的采食量,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 1 改善鸡舍环境 笼养密闭鸡舍应采用纵向通风来降温,开放式鸡舍要安装风扇或风机等通风设施,调整风机的运转时间,缩短通风间隔时间,使舍内空气有1个理想的流动量,并抓紧夜间凉爽的时机连续通风.自然通风的鸡舍要打开所有通风口,达到最大限度的通风.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通风 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可排除舍内有害气体、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并可调节舍内温度,降低湿度,有助于鸡体表蒸发散热。当盛夏来临时,要排除鸡舍周围阻碍通风的障碍物。开放式鸡舍要昼夜打开门窗,使空气自由流通。有条件时还可在鸡舍内安装电风扇,在必要时开动电风扇,增加舍内与外界的空气对流,降低鸡舍内的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9.
家禽舍内环境指标直接影响着家禽生长,但是随着鸡舍内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鸡舍内环境得到了有效的自动化监控技术,和相应的智能光照技术及通风降温设施,其为家禽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合理进行通风,对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排出起到一定的作用,对鸡舍内环境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鸡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和节省了人力,是以后鸡舍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吹风,是炎热天气中最有效的降温方法。风吹过温热的鸡体,就将鸣体内的热带走,从而使鸡感到凉爽。风速愈高,则其所产生的风冷作用也就愈强。通过气流产生的降温作用通常被称为“风冷作用”。风冷作用虽然是确实的,但却很难对其进行测量。这是因为温度计只能指示实际的气温而不能指示风的温度。所以,即使温度计指明温度为80°F,而如果舍内有着有力的气流,那么鸡就会感到温度仅为对守甚至更低。不能测量空气的有效温度,那么就很难管好可产生充足气流的鸡舍(如纵向通风鸡舍)。使用纵向通风鸡舍时,常会使鸡舍内的有效温度太低,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