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肥城市高度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始终将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620多个,其中瓜菜、林果、畜牧等专业合作社210个,专业协会72个,农副产品运销服务组织340个,拥有会员1.3万户,带动农户5.1万户,占总户数的31.9%。  相似文献   

2.
陈小波 《甘肃农业》2008,(11):73-74
礼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有29个乡镇,568个村,2607个村民小组,10.6万户,51.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万人。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当作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来抓,发展扶持了礼县果农协会、礼县果业经营协会、礼县利农果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安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适应市场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五华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坚持重引导,少干预,多服务,促进我县的专业合作组织加速发展。协会组织发挥了农民散户经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和协会船大能担风险的长处,变“零售”为“批发”,减少了农民的成本支出,促进会员增加收入。目前,全县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个,其中种植业17个、养殖业4个,会员1159户5795人,农民成员纯收入总额2249万元,协会会员人均纯收入4226元,对比一般农民增收26%。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有备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个,会员总数8398个.占总农户数175%;涉及带动农户89681户.占总农户数18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目前,博州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119个,有一定规模并开展活动的有33个,吸纳会员1.35万户,占全州农户总数4.53万户的29.8%,平均每个合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汝南县不断加大培育、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县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0多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有社(会)员7258人,带动农户25696户。合作社成员的家庭平均纯收入要高出非成员2000~5000元,经营范围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多个领域,覆盖全县农业的主要行业,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克山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有力地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各类运行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到91个,入社和入会农户达2.4万户,社员总数  相似文献   

9.
王玉波 《新农业》2006,(11):15-1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是促进农村市场化、农产品商品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民组织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型组织形式,也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辽宁省《关于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若干意见》实施后,新宾满族自治县农民专业协会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大户联合、农户自发组织等形式,已发展到106个,覆盖13个乡镇,涵盖农、牧产品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5项产业。会员总户数达到7412户,带动农户2.2万户。协会自组建以来,共开展学习培训活动316次,培训22250人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62次,参加600人次。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包括发展现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农民群众的反映、管理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情况。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认为应扶持和建立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的利益共享机制。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办法。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规定组成的进行同类或相关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的新型互助性经济组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委省政府多次出台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规定。截至2005年6月底,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5146个,其中5人以上,有组织、有机构、有章程、有制度规范发展的达到2035个,成员25万人,带动农户31.7万户,现有资产9.3亿元,社员人均纯收入3000余元。参加合作组织的社(会)员收入一般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 太康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县。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0多个,吸收会员3770人,带动农户1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收益每年达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2005年初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明确提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2005年4月,国家财政部按照《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又明确发文提出要下拨资金专门扶持一批有基础和有潜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学术界也一致认同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然而,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与政府的扶持力度及学术界已经论证的其在理论上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相比却显得极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清丰县六塔工商所采取三项措施,积极扶持和服务六塔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使该乡农村专业合作社呈现蓬勃发展姿态。截至目前,该所辖区的农民专业经济组织达到了5户,占全县总数的19.2%,经营范围涉及瓜果、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农机服务等多个门类,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贫困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结构调整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促进贫困山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由于资金不足、信息滞后、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以及农技人员缺乏等原因,贫困山区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鉴于目前贫困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议从提高农户的入会意识、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以及加快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人手,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贫困山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即它是农业产业化的纽带,是对传统的“公司 农户”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论述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采取农民互助、合作的自愿形式,政府要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优惠。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村》2005,(3):41-41
截至去年末,贵州省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09个,资产总额13067万元,会员8.2万人,辐射带动农户35万户。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较快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缓解了小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保护了农民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而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为萌发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是起步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化阶段。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对于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比较规范的.据农业部2004年初提供的材料,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等)共有95330个,会员1150多万人。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以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专业合作社、联合体、服务中心,甚至公司等称谓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据初步统计,到2004年,太谷县已登记在册、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家,拥有会员6022个,带动农户32775户。资产总额达10520.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882.60万元,流动资产4638万元,其中畜牧业类的有2个,占6.1%,带动农户4892户;种植业类的有24个,占88.8%,带动农户19688户;综合类的有2个,占5.1%,带动农户8195户。总体来看,太谷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合作方式和领办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合作内容和涉及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日趋规范,合作组织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0.
安定区现有各种专业合作组织67个,2005年注册23个,会员3772名。其中种植业35个,占52.5%;畜牧业30个,占44.8%;还有1个农机化协会和1个运输协会。19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直面农业生产中的低、小、散等问题,在解决农产品“卖难”,连接市场,盘活流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