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8~9月,国际黄麻组织派遣的第五考察队赴坦桑尼亚搜集黄麻红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共征得资源190份(其中黄麻57、红麻87、同类纤维16、其它30)。它们以野生状态和杂草形式在沼泽和溪流边的草甸,半干旱草原或蒺藜丛等不同生态条件下生长。主要分布在农田、休闲地和篱笆、绿篱丛中。株高、生长习性以及花、果和种子形状均有极大的多样性。有个别黄麻红麻资源在农田里生长良好,叶与嫩梢作蔬菜,但当地并不栽培。所采资源具有纤维用、食用、饲用、药用和观赏用等类型,且适应性广,抗性强(如野生红麻抗根结线虫)。深入鉴定其特性,并用来改良现有栽培品种,扩大综合利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德芳 《中国麻业》2007,29(A02):411-414,419
红麻是一种古老而富含新概念的环保作物,作为一种多用途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倍受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红黄麻用作生产麻绳、麻袋、地毯等原料,巨大的生物产量及品质可与木材相媲美.其多功能用途利用在造纸、无纺布、饲料、麻地膜、墙布、吸油材料、板材、污水净化、土壤改良剂、塑料填充料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黄麻、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黄麻或红麻纤维,经变性处理,与棉花混纺的产品,开发出摩维纤维面料,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生产出高中档纺织面料,不受纺织品出口的贸易限制,畅销欧美市场。我国是红黄麻生产大国,随着土地需求类型的变化,红麻黄麻育种只有朝优质、超高产、耐逆多抗型发展,才能满足农民增产增收和纺织造纸相关行业的需求。我所与世界相关科研机构和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国际黄麻组织(IJO)成立以来,我所共承担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际黄麻组织项目,948项目、中国与欧盟、东盟合作项目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方法,总结了种质创新利用技术,并详细阐述了黄麻、红麻在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黄麻、红麻种质资源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黄麻、红麻种质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黄麻组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际黄麻、红麻育种培训班”于9月20—28日在湖南省沅江市举办。孟加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泰国六个国家的12名学员参加培训。 9日20日上午在麻类所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参加开幕式的有国际黄麻组织行政及项目主任布郎(A.J.Brown)先生及夫人、种质项目  相似文献   

5.
黄麻和红麻分别为黄麻属和木槿属中的栽培种,广泛种植于东亚及欧美地区。传统的主要用途为利用其韧皮纤维制作麻袋、打包麻布及绳索等。随着化学纤维包装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黄麻、红麻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据国际黄麻组织1992年年初报道,全世界黄麻、红麻纤维出口仅37.72万吨,比1991年同期(50.64万吨)  相似文献   

6.
《中国麻作》1986,(3):15-17
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问题委员会政府间黄麻红麻小组于1985年12月初在总部罗马召开了第21届政府间黄麻、红麻会议,分析了世界黄麻、红麻和类似纤维市场的近来发展情况和进行了黄麻、红麻产销的短期展望。现结合我国黄麻、红麻产销情况谈谈以下一些意见,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爱平 《中国麻业》2004,26(3):124-124
2004年4月11日,受农业部委托,中国农科院科技局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承担的“苎麻、红麻、黄麻纤维细度穴支数雪快速测定技术”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的技术报告、审查了相关的技术资料,经现场测试、质疑、答辩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1、该项目系统研究了苎麻、黄麻、红麻的纤维细度与直径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自主研制设计了麻类纤维数据分析测试软件(Ultra-OFDA),并将其嵌入引进的OFDA纤维直径分析仪,实现了纤维细度的快速检测。2、该项技术首次实现了对苎麻、红麻、黄麻纤维细度及细度分布的…  相似文献   

8.
潘其辉  赖占钧 《江西棉花》1996,(5):38-40,F003
1991-1993年对江西黄麻,红麻98份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确定利用价值。筛选黄麻高产,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支数,高束强,高抗炭疽病种质1份,高产成铃高抗炭疽病种质2份,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持5份,红麻高产,优质种质1份,高产,高速强,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9份。  相似文献   

9.
李德芳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Z2):411-414
红麻是一种古老而富含新概念的环保作物,作为一种多用途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倍受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红黄麻用作生产麻绳、麻袋、地毯等原料,巨大的生物产量及品质可与木材相媲美,其多功能用途利用在造纸、无纺布、饲料、麻地膜、墙布、吸油材料、板材、污水净化、土壤改良剂、塑料填充料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黄麻、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黄麻或红麻纤维,经变性处理,与棉花混纺的产品,开发出摩维纤维面料,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生产出高中档纺织面料,不受纺织品出口的贸易限制,畅销欧美市场.我国是红黄麻生产大国,随着土地需求类型的变化,红麻黄麻育种只有朝优质、超高产、耐逆多抗型发展,才能满足农民增产增收和纺织造纸相关行业的需求.我所与世界相关科研机构和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国际黄麻组织(IJO)成立以来,我所共承担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际黄麻组织项目,948项目、中国与欧盟、东盟合作项目等.  相似文献   

10.
潘其辉  赖占钧 《中国麻作》1996,18(3):9-12,24
1991年至1993对江西黄麻、红麻98份种质资源进行研究、鉴定、确定利用价值、筛选出具有各类综合优异性状种持。黄麻高产、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支数、高束纤强、高抗炭疽病种质1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2份;高支数,高抗炭疽病咱质9份。利用优异种质交培育出麻纺、造纸两用的红麻86-4新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世界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生产现状与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新奇 《中国麻作》1997,19(1):38-40
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在世界天然纤维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仍是一些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质。但近十年来,黄、红麻市场看淡,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减少,单产低下,前景不乐观。本文根据政府有关统计资料,概况报道世界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12.
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在世界天然纤维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仍是一些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质。但近十年来,黄、红麻市场看淡,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减少,单产低下,前景不乐观。本文根据政府有关统计资料,概况报道世界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13.
由国际黄麻组织召开的国际黄麻、红麻脱胶技术研讨会于1987年2月23~26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召开,目的是交流经验,共同商讨在黄麻、红麻脱胶上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脱胶技术,提高纤维质量,并为修改脱胶项目书提出意见。参加会议的有孟加拉、中国、印度、尼泊尔和泰国五个产麻国专家,由国际黄麻组织主席H·辛格先生致开幕词,高级农业官员M·K·阿里博士主持会议,各国专家宣读论文后并进行答辩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业》1986,(2):48-48
黄麻、红麻种质资源项目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6年1月18—21日在达卡国际黄麻组织总部召开。印度、孟加拉、中国、泰国、尼泊尔、粮农组织和国际黄麻组织的专家18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孙家曾、黄培坤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刘晓康三人组成。  相似文献   

15.
1991年至1993对江西黄麻、红麻98份种质资源进行研究、鉴定,确定利用价值,筛选出具有各类综合优异性状种质。黄麻高产、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支数、高束纤强、高抗炭疽病种质1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2份;高支数,高抗炭疽病种质5份。红麻高产、优质种质1份,高产、高束纤强、高抗炭疽病种质3份;高产、高抗炭疽病种质9份。利用优异种质杂交培育出麻纺、造纸两用的红麻86—4新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更正     
《中国麻作》1986,(2):48-48
黄麻、红麻种质资源项目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6年1月18—21日在达卡国际黄麻组织总部召开。印度、孟加拉、中国、泰国、尼泊尔、粮农组织和国际黄麻组织的专家18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孙家曾、黄培坤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刘晓康三人组成。  相似文献   

17.
“黄麻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在达卡召开根据国际黄麻组织第四次理事会的安排,由荷兰政府资助的“黄麻与环境”研讨会,于1996年元月28—30日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孟加拉、中国、印度、泰国和尼泊尔等黄红麻生产国有关农业和工业的专家,粮农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业》1986,(3):15-17
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问题委员会政府间黄麻红麻小组于1985年12月初在总部罗马召开了第21届政府间黄麻、红麻会议,分析了世界黄麻、红麻和类似纤维市场的近来发展情况和进行了黄麻、红麻产销的短期展望。现结合我国黄麻、红麻产销情况谈谈以下一些意见,供研究参考。国外黄麻红麻生产,从1981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年产量减少到310万吨,1984  相似文献   

19.
国际黄麻组织(IJO)黄、红麻品种改良项目协调会于1997年8月25~28日在泰国Pattya召开。此次会议是该项目执行第二阶段的第一次协调会,出席会议的有项目承担国的协调员、国际黄麻组织有关官员和泰国农业部大田作物研究所的一些科研人员。这次会议主要就各国提交的报告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内容包括:l)项目执行进展情况及项目第一阶段第二次会议建议执行情况;2)品种改良详细计划和各国黄、红麻育种状况;3)黄麻红麻品种改良总体计划和各国具体的行动计划。会议认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是:l)要重视造纸用黄麻红麻新品种的选育;2)在黄麻…  相似文献   

20.
珊仁 《中国麻业》1988,(3):48-48
由国际黄麻组织召开的黄麻、红麻遗传资源研讨会于1988年4月5—14日在泰国东北部坤敬市(Khon Kaen)举行。孟加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泰国六个生产国各派3名专家参加。在开幕式上,国际黄麻组织执行主任H·辛格先生首先致欢迎词,他扼要介绍种质资源项目的进展情况、成就及今后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