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176块日本落叶松标准地材料,建立了与现行山本式材积方程相一致且符合适用性检验精度要求的削度方程,结合全林整体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及林分结构模型,分别立地指数,初植密度编制了日本落叶松林分材种出材量表,并对其进行了编制精度和适用性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编表精度达96%以上,适用性检验精度达95%以上,可以在科研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176块日本落叶松标准地材料,建立了与现行山本式材积方程相一致且符合适用性检验精度要求的削度方程。结合全林整体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及林分结构模型,分别立地指数、初植密度编制了日本落叶松林分材种出材量表,并对其进行了编制精度和适用性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编表精度达96%以上,适用性检验精度达95%以上,可以在科研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太行山242块油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主要方法是选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曲线编制等树高线,精度达97.33%;等直径线是从三个曲线中选出一个曲线利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精度达98.6%。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出林分密度控制图。经用未编表的标准地检验,精度达93%以上,说明该林分密度控制图符合太行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可在该区使用。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区油松人工林收获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表是在地位指数表和林分密度控制图的基础上,利用地位指数曲线和林分密度控制图中的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数学模型进行编制的。其理论上是可行的,编制方法简便、实用。由于上两表(图)都是经过严格检验,且精度较高,因此编出的收获表的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四川广元市所辖地区华山松主要分布的几个林场、经营所的华山松纯林林分生长特点,依据林分密度效应法则,通过数学模型的选择,编绘了由五组曲线和经营密度界限所组成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图。通过检验其理论精度和适用性精度均在85%以上,精度基本符合要求,可用于生产。林分密度管理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根据林分密度与林分各测树因子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第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等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林分密度与各项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而编制的。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以林分密度为自变量,建立各种数学模式,绘制在双对数纸上,图上有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条曲线。该图经过几方面检验,证明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和资源清查等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依据林分密度效应理论编制的 ,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密度管理线、最大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组曲线组成。该图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估计值平均检验精度为 88.4% ,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估测需要。它能广泛应用于林分定量抚育间伐、生长收获预估、森林资源清查、造林设计、森林类型划分等许多方面 ,是集约化经营森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广南县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杉木人工林立木密度对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平均直径等生长因子的规律,于2003~2005年在广南县14个乡镇,设置20m×30m的杉木人工林样地215块,在实测胸径和树高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整理,并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经检验,其等树高线精度为97.8%,等直径线精度为98.8%。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火炬松木材密度变异和优树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轩  夏晓敏 《林业科学》1996,32(3):248-253
研究了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木材密度变异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对木材密度进行综合选择的选优方法,选出湿地松,火炬松优良单株73株。  相似文献   

12.
沿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多树种配置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麻黄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木麻黄纯林为对照 ;湿地松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湿地松纯林为对照进行木麻黄基干林带改造试验。对 2年生幼林观测表明 ,防风固沙能力大小依次为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湿地松纯林。木麻黄的生长量表现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 >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的生长量表现为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 >湿地松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单行配置受到刚果 12号桉树的挤压  相似文献   

13.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林木干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湿地松7,8,13年生初植密度和19年生间伐强度试验林胸高形数、高径比和正形率系列为干形指标,研究了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林木干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初植密度间林木胸高形数的差异不显著,高径比则存在显著差异;间伐强度对胸高形数和胸高形率的影响不显著,但以中度间伐(伐去株数35.7%)林木干形相对较为饱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西萧氏松茎象发生林区420株湿地松的调查和分析得出,萧氏松茎象防治指标(CT)为1.2头/株或65%的有虫株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 5年的调查研究 ,收集大量不同立地、不同年龄、不同经营类型的实测资料 ,总结了国内外经营湿地松的各种经验 ;从立地分类与评价、良种培育、森林生长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了几种重要湿地松经营模式的系统经营技术 ,并以经营数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且对湿地松的综合利用、松香的深加工进行了专门研究 .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能力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中的受损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湿地松品种特性、树龄树径的大小、山场海拔高度、坡度、栽植密度和人工采脂作业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影响湿地松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条件下的生存因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福建海岸木麻黄防护林更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木麻黄老林带分别采取不同采伐宽度种植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以及建立多树种混交配置更新,结果表明:10m×10m、20m×20m及30m×30m采伐带宽度更新木麻黄无性系粤701生长显著差异,以30m×30m采伐宽度更新,林木生长最佳。木麻黄与厚荚相思、厚荚相思与湿地松单行混交,有不同程度上的种间矛盾,林分生长不太稳定,因此不宜采用行间混交。木麻黄与厚荚相思、刚果12号桉、湿地松以及厚荚相思与湿地松采用多行(带状)混交,其更新效果普遍较好,两者之间竞相生长,种间关系比较协调。多行混交不仅可以避免树种之间挤压,而且整个林分形成多层次空间结构,从而形成防护林树种的多样性和较好的景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沙荒风口选择湿地松造林,前沿基干林带不同郁闭度套种湿地松、林带更新湿地松不同密度造林及湿地松与其它树种混交造林更新效果调查,表明:湿地松在风口沙地造林适应性较强,在低郁闭度(0.3以下)林带下套种更新效果与迹地更新相近,湿地松不同密度林带更新效果较好,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刚果 12号桉等树种单行混交造林易引起受压现象产生,多行配置即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空间结构,又可防止湿地松被压,保护湿地松不受风害。  相似文献   

19.
对1984年种植在广西和浙江的22个种源的火炬松及在浙江的8个种源的湿地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单株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株间差异较种源间差异显著得多。不同地区火炬松的差异较之同一地区不同种源间的差异更为显著。种源、地区的交互作用对火炬松的木材密度和管胞长度都表现出显著影响,种源和单株的交互作用对两个树种的木材密度也有显著影响。两个树种的木材材性与年轮宽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马尾松和早期引种的火炬松、湿地松比较表明,用新引进的材料可选育出木材材质更为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林木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90年代以来利用RFLP和RAPD分子标记的构建林木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应用高密度的遣传连锁图谱上的分子标记进行林木重要数量性状的QTL作图,进而阐明了控制多基因的数目,确定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测定单个基因的作用效应,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预示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将产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