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白鲳苗种培育技术淡水白鲳具有肉质好、体形大、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易捕捞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养殖前景的优质鱼。现根据鱼苗培育实践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注排水方便、面积1—4亩、池底平、20cm左右厚淤泥的池塘。2.池塘清整...  相似文献   

2.
淡水白鲳因其具有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产量高、个体大、耐低氧、病害少、成本低、易捕捞、市场好等特点,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现将淡水白鲳池塘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池塘养殖淡水白鲳对于扩大池塘养殖品种,提高池塘单位产量和效益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探索淡水白鲳在我市夏季高温季节内养殖生长情况, 1999年我们在市水产所开挖的 2 000 m2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的养殖试验,经过 87 d的精心饲养,获得淡水白鲳 1 997 kg,总利润 11 672元,每 667 m2产鱼 659 kg,利润 3 891元。现将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为新开挖池,面积 2 000 m2,池深 2 m,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4.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捕捞等特点。。2000年哈尔滨市方正县德善乡双凤村渔民开始引进淡水白鲳养殖,经过多年探索,淡水白鲳养殖获得成功,淡水白鲳养殖技术已经成熟。淡水白鲳成鱼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般养鱼者都知道,养殖淡水白鲳的池塘中,决不能施用敌百虫。因为淡水白鲳对敌百虫类的有机磷类鱼药非常敏感,即使少量施用也会使淡水白鲳很快中毒而大量死亡。然而,在泼撒生石灰等碱性鱼药的池塘中,不能同池施用含有有机磷成分的杀虫鱼  相似文献   

6.
<正> 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占80%),配养其他鱼类(占20%),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显著地提高养鱼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保持淡水白鲳的自然风味,现简要介绍这一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淡水白鲳适合南方丘陵山区的池塘水库推广养殖。几年来,地处山区的河源市,通过养殖实践,深受养鱼户的欢迎,现已成为该市养鱼业的当家品种之一。但是,淡水白鲳属暧水性鱼类,适温范围为12—35℃,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于1991年9月至1992年3月利用温泉水进行淡水白鲳越冬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祝少华 《内陆水产》2005,30(12):9-9
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 cuvier),学名短盖巨脂鲤,属鲤形目,脂鲤科,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1997年开始引进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虞城县水务局在虞城县北部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小面积推广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最适水温24~32℃,10~19℃虽可存活但易发病甚至大量死亡,持续12℃导致直接死亡。福建闽北山区该品种适宜生长时间较短,因此,长期以来均未开展该品种的养殖。为配合供给侧改革,探讨闽北山区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均衡水产品上市、发展"短、平、快"养殖模式,探析渔业增产提效的适用途径。2015年将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山区池塘开展大规格淡水白鲳苗种的试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淡水白鲳(Colossom a brachypom um cuvier),学名短盖巨脂鲤,属鲤形目,脂鲤科,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1997年开始引进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虞城县水务局在虞城县北部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小面积推广80∶20模式主养淡水白鲳,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1养殖条件和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虞城县北部,面积3333 ̄6667m2,池底平坦,池塘深25m,池底淤泥深15cm,进排水方便。每3333m2水面配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11.
黄恒章 《内陆水产》2008,33(4):12-13
2007年,松溪县水技站在岩洞鱼场0.4hm2的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与奥尼罗非鱼混养试验,取得了不错的养殖效果。1材料与方法1.1鱼类介绍1.1.1淡水白鲳生活习性淡水白鲳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能耐0.48mg/L低氧;最适pH值6.2~7.5。16℃开始正常吃食,生长温度为21%~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淡水白鲳不耐低温,夏花鱼种饲养水温必须保证17℃以上,水温12℃时,大部分成鱼失去平衡,低于8℃死亡。为杂食性鱼类,以蚕食方式摄食。仔鱼阶段摄食浮游生物为主,幼鱼也食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2.
徐大建 《内陆水产》1996,(10):17-18
淡水白鲳的养殖徐大建(长沙市畜牧水产局410006)淡水白鲳,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1985年从台湾省引入广东省,经过几年的试养,发现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肉厚刺少、耐低氧、易捕捞、在养殖期内基本不生病等优点,其经济值较高,深受养殖单位和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11月湘潭岳塘区5家休闲渔场采用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即在池塘养殖时主养淡水白鲳(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膨化颗粒饲料为主。淡水白鲳放养时间在5月6日至10日,此时水温稳定在20℃以上。鲢、鳙鱼投放时间为4  相似文献   

14.
李盛秋 《淡水渔业》1995,25(2):19-20
淡水白鲳温泉越冬技术李盛秋(南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30008)淡水白鲳属大型热带鱼类,水温持续低于12℃时,48小时后会出现冻伤休克死亡。因此需要越冬保种,以便于池塘大面积推广养殖。我所于1993年10月28日至11月4日运输淡水白鲳亲鱼、后备亲鱼1...  相似文献   

15.
北方地区淡水白鲳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白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属热带与亚热带鱼类。生活适宜水温范围12~35℃,生长水温21~32℃,低温临界水温10℃,7℃时死亡。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和易养殖垂钓,能忍受0.5毫克/升的低氧等特点。适宜在有一定肥度的池水中养殖。该品种1990年引入黑龙江,1994年开始在常规池塘试养,为进一步研究淡水白鲳在北方高寒地区常温下利用普通池塘养殖的可行性。我们于1997~2000年之间进行了养殖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方法1.池塘水质试验池塘选择面积为6~16亩的4…  相似文献   

16.
姚明虎 《内陆水产》2000,(10):36-37
淡水白鲳是热带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江中下游,淡水白鲳的饲养期一般从 5月中旬至 10月中旬,池塘尚有 5~ 6个月的空闲期,可以再轮养青虾。为了保证淡水白鲳能尽早上市,青虾有足够的生长期,可投放大规格的淡水白鲳冬片鱼种,养至 8月底前起捕上市,然后再进行青虾秋季暂养及春季养殖。这样全年可进行三季生产,每 667 m2产淡水白鲳 500 kg,青虾 70~ 100 kg,利润可达 4 000~ 5 000元。比单养淡水白鲳效益提高 30%~ 40%。现将淡水白鲳与青虾轮养技术介绍如下。 1淡水白鲳快速养殖 1.1池塘准备 …  相似文献   

17.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6,31(12):33-34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名优鱼类,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普遍。时下已进入越冬期,淡水白鲳对水温要求比较严格,水温低于是12℃时,会导致死亡;水温在18℃~19℃时,鱼可以存活,但易生病,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应注意搞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淡水白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我国大陆饲养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其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粗养易管、市场销量大的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欢.但由于淡水白鲳属暖水性鱼类,生长适温为15~30℃,当水温低于12℃或高于36℃时,都会冻死或灼伤.……  相似文献   

19.
鲫鱼和淡水白鲳都是优良的垂钓品种,在垂钓池塘进行鲫鱼和淡水白鲳的轮放养,可形成春季以垂钓鲫鱼为主、秋季以垂钓淡水白鲳为主的养殖经营模式。2007年我们在两垂钓池塘进行试验,取得较好的收益,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县地处黄淮中北部,属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热水性鱼类生长期约110天。为探索北方地区淡水白鲳养殖的新路子,推动暖水鱼类养殖在我区的开展,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池塘主养淡水白鲳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为一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