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小麦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证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800倍液,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各喷一次,增加了小麦每667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每667m2平均增产33.3kg。  相似文献   

2.
麦茬地栽培大白菜生长期短,每667m2生产净菜6000~8000kg,在种麦前10~15d收获上市,可解决夏季大白菜供应淡季和轮作倒茬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1选用适宜品种麦茬地栽培大白菜一般选用生长期短、抗病耐热、不宜抽薹的品种,如诸丰40、济南5月鲜、夏阳40、夏丰40等.这些品种生长期为40~55d,抗热性良好,在气温35℃时仍能正常卷心;平均单株重3~4kg,每667m2种植4500~5500株.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福海 《种业导刊》2011,(6):26+28-26,28
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赤霉病近几年呈加重发生趋势.近几年生产实践证明,在小麦抽穗3~5 d后每667 m2用80%多菌灵60 g对水40 kg喷雾,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毛朝军 《中国种业》2011,(Z1):79-80
根据小麦单产700kg产量指标,要求产量三要素每667m2穗数50万~55万、穗粒数35~38粒、千粒重45g左右。本文对土壤、品种、播前等条件作了具体要求并介绍了小麦播种,冬前、春季及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屯玉系列玉米新品种(系)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种业》2004,(3):67
1 屯玉13号 该品种属中晚熟、大穗、半紧凑型.春播生育期 131d左右,株高 280cm,穗位 118cm,穗长 24~ 26cm,千粒重 314g.白轴,粒型半马齿,籽粒黄色,该品种田间表现抗丝黑穗病、黑粉病.一般 667m2产 600~ 800kg.每 667m2保苗 3000株为宜.适宜吉林南部、辽宁、华北春玉米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6.
根据苏香粳1号的生长发育特性,通过几年的实践,要获得苏香粳1号550~660kg/667m2的产量,必须在保证足穗的前提下,争大穗,稳定结实率和千粒重.具体指标为:有效穗23万~24万/667m2,每穗总粒数100~105粒/667m2,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稳定在90%以上和27~28g.要保证以上产量指标的实现,具体栽培上应掌握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麦收获后尚有近90d时间的土地闲置情况,进行早熟玉米复种尝试.麦收后复种采取育苗移栽与直播两种措施.复种玉米品种均选择早熟型玉米品种冀承单3号、冀植9831、内早9号.结果表明冀承单3号成熟程度最好,达到85%,如追求籽实产量,复种玉米应首选育苗移栽冀承单3号或更早熟的品种.不论育苗移栽还是直播,每推迟4d和3d,产草量、籽实产量均显著下降,产草量平均分别降低509.5 kg/667m2和218 kg/667m2,籽实产量平均分别降低53.4 kg/667m2和58.4 kg/667m2.采用育苗移栽措施可大大提高产值,如种植晚熟小麦品种采取直播措施.利润也可保持在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一三○团共种植小麦0.24万hm2,平均单产389 kg/667 m^2,收获穗数38.5万穗/667 m^2,穗粒数27.5粒,千粒重36.74 g,单穗重1.01 g,单产较2009年减少7 kg/667 m^2。其中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有2户,6.87 hm^2;550-600 kg/667 m2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9.
收获株数不足一直是困扰棉花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 ,随着高密度植棉技术的推广应用 ,弥补了收获株数不足这一缺限。但从棉田实际情况调查得出 ,每667m2 (旧制 1亩 ,下同 ) 1 .8万~ 2 .0万株理论株数的播种方式 ,实际收获株数每 667m2 为 1 .3万~1 .4万株 ,保苗株数为 70 %左右  相似文献   

10.
安麦6号系用安麦一号/6-112-5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最高单产395.0 kg/667 m2,比ck增产9.10%~9.96%,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籽粒饱满度好,千粒重较高(50.6 g),有效穗23.78万/667m2,白粒、落黄好,半玻璃质,品质较好,全生育期200 d,适宜贵州大部分小麦种植地区,在600~1 400 m以内海拔区域中等以上肥力田土种植。  相似文献   

11.
杨贵成 《耕作与栽培》2010,(3):37-38,33
通过稳产高产小麦品种连麦2号的试验,小面积、大面积高产栽培示范的技术分析,提出了技术特点和栽培要点,指出产量550~600kg/667m2的穗粒结构为40~45万穗/667m2,穗粒数35~40粒/穗,千粒重38~42g;基本苗15~20万/667m2,越冬前茎蘖数70~80万/667m2,返青期茎蘖数90~100万/667m2;最佳播期10月1~10日,播量8~10kg/667m2;肥水运筹,全生育期总施N量20~25kg/667m2,P2O5kg/667m2,K2O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宁陵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累计实施万亩示范片16个,创建面积1.24万hm2,每667m2平均产量605.6kg。宁陵县农技站通过对小麦高产创建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总结高产攻关经验,组装配套成冬小麦大面积每667m2产量600kg以上的高产创建栽培技术集成体系,为该县持续提高小麦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示范方选择  相似文献   

13.
1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情况 1996~1997年在市良种场、沈高镇试种1hm2,实收种子6 423.5kg,产量443kg/667m2,平均比扬麦158增产7.2%;1997~1998年在4个农场繁种60hm2,平均产量325.1kg/667m2,平均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5.86%;1998~1999年生产种植繁种田、示范田2 333hm2,都发现比扬麦158增产.其中34个小农场繁种427hm2,平均产量400kg/667m2以上,桥头扬院村办农场57hm2,入库种子产量462kg/667hm2;1999~2000年全市3 000hm2小麦中,扬麦10号种植2 800hm2,全市小麦产量突破360kg/667m2,比上年增产超过10%.  相似文献   

14.
覃志顺  吴艳  杨天英 《种子》2003,(4):59-60
高产小麦新品种“安麦5号”是用L9288022-2-1/兴农5号杂交选育的半冬性新品种,生产试验最高单产达259.5kg/667m^2,比CK增产8%~61.9%,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籽粒饱满度好,千粒重较高(45~52g),有效穗23.63万/667m^2,白粒、落黄好,玻璃质,品质较好,全生育期198~208d,适宜黔中、黔西南、毕节1000~1400m以内海拔区域中等以上肥力田土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宁陵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累计实施万亩示范片16个,创建面积1.24万hm2,每667m2平均产量605.6kg。宁陵县农技站通过对小麦高产创建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总结高产攻关经验,组装配套成冬小麦大面积每667m2产量600kg以上的高产创建栽培技术集成体系,为该县持续提高小麦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示范方选择  相似文献   

16.
陈修柱 《粮食储藏》1991,20(3):21-25
本文就湖北省公安县17个地方20个红小麦样品,对赤霉病麦含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作了初步试验。由试验得知,容重为712g/1的小麦,由于赤霉病的影响,容重下降11g/1,千粒重减少1.56克,下降4.4%。实验室出粉率增加0.9%,面筋质(湿基)下降3.5%。经数理统计,病麦含量与小麦容重、千粒重、面筋质呈负相关性。同一容重的小麦,赤霉病麦每增加10%,容重减少8g/1,千粒重减少1.86克,面筋质减少1.6%.  相似文献   

17.
陶田力 《种子》1995,(1):59-60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667m2)产200kg以上)和超高产制种(667m2300kg以上),其主要量化指标是:每667m2父本有效穗7.5~8万.颖花800万以上;母本有效穗20~22万,颖花2000万以上;父本结实率80%左右,667m2产125~150公斤;母本异交结实率50%~55%.超高产制种的母本结实65%~70%;千粒重:汕优、金优系列组合25,威优系列组合28g以上。同时要求纯度、净度、发芽、水分达国家一级种子标准,且谷色金黄,商品外观品质好。其栽培要点是;1培育多蘖壮秧1.1用种量与秧田面积:父本每667m2制种田用种0.5~0.6kg,母本3.5~4kg。父本寄…  相似文献   

18.
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优质高产栽培最佳群体结构为基本苗10万左右、穗数为38万/667m^2、穗粒数35粒、千粒重40g,在鲁南最佳播期10月1~10日,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施足基肥、特别应多施有机肥,追肥应在拔节始期,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张洁等 《中国种业》2012,(10):52-54
通过对8种药剂在小麦分蘖期除草效果的试验表明,药后30d和60d综合防效及鲜重防效最好的配方为90%麦极20g/667m2+阔极40g/667m2。对荠菜防效较好的配方为95%麦极20g/667m2+麦喜10g/667m2、麦极20g/667m2+13%二甲四氯300ml/667m2和95%麦极20g/667m。+阔极40g/667m2。对米米蒿防效较好的配方为90%麦极20g/667m2+麦施达50ml/667m2。对猪殃殃防效较好的配方为95%麦极20g/667m2+麦施达50ml/667m2和95%麦极20g/667m2+阅极40拍67m2。对野燕麦防效较好的配方为95%麦极20g/667m2+阔极40g/667m2。  相似文献   

20.
1主要技术指标 产量目标-600kg/667m^2以上。产量构成:基本苗20万-25万株,667m^2。冬前总茎数60万~70万/667m^2,拔节前最高返青总茎数80万/667m^2。穗数达到45万~50万穗/667m^2,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