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年的连作种植及不规范的用药,导致设施内番茄蕨叶病时有发生。但番茄蕨叶病毒病、激素中毒都会引发番茄蕨叶病,导致番茄叶片皱缩、变形,且二者症状极为相似,只有准确识别,对症下药,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叶霉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特别在保护地内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防治该病主要采取使用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农药两方面措施。但是,基于番茄的市场需要是多样化的,在抗病品种尚少的今天利用现有的抗病品种,其农艺性状有时满足不了多样化的要求,生产上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仍相当大。几种这些感病品种的地方,仍需要靠农药来防治番茄叶霉病。 目前生产上可用来防治番茄叶霉病的农药种类较多,包括:百菌清、福美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加瑞农、福星、宝丽安等。而由于农药本身的作用特点及病菌的抗药性,使其中的一些品种不能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3.
温室番茄叶霉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冬春季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番茄叶霉病危害加重。同时由于不同品种对叶霉病的抗性不一(国内品种较抗叶霉,许多从国外引进的大红果抗叶霉能力差),常造成番茄减产10%~30%,发病严重时1周内可迅速毁棚,已成为番茄丰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生产上有多种防治该病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杜秀兰  李云乐 《蔬菜》1997,(1):29-30
高锰酸钾对番茄病毒病防治效果030027山西省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杜秀兰李云乐翟玉兰番茄条斑病、花叶病、蕨叶病、矮缩病是我市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毒病害,严重地影响番茄生产的发展。我们在探讨番茄病毒病综合防治实践中,根据病毒可以由种子传播这一特性,应用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夏、秋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番茄病毒病成为一大主要病害,针对目前农民用药比较混乱,效果又不十分理想,我们用病毒A等5种药剂单独或混合使用,在番茄上进行防治病毒病药效试验,以便找出防效相对较好的药剂。1 病原及传播途径夏、秋番茄病毒病以蕨叶病为主,由黄瓜花叶病毒侵染引起,而黄瓜花叶病毒又由蚜虫传播,6月中旬以后高温利于蚜虫的繁殖,病毒病发生较重。6、7月份常降暴雨,造成土壤湿度大,地面板结,番茄根系生长不良,抗病力减弱。同时高温高湿利于杂草的衍生,影响番茄植株通风透光,也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另外村民的种植习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高山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种植年代增加,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在一些局部地区开始蔓延,为害加大.因为这两种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又仅一字之差,让很多种植户产生了误解,使其在防治措施上出现了偏差,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被动.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把这2种病害的差异与联系总结为病症不同、防治药剂不同、流行条件相同、防治策略相同.  相似文献   

7.
程伯瑛 《北方园艺》2008,(4):127-128
近几年来,保护地番茄的种植面积日趋扩大,而番茄是喜温蔬菜,在番茄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若保护地内的温度条件不能满足其要求时,易造成番茄出现生长异常的低温症状表现,使种植番茄的经济效益下滑.因此,及早识别番茄植株的低温症状表现,并根据番茄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积极采取保温增光等措施,有助于保护地番茄的正常生长发育,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孙学海 《现代园艺》2007,(11):22-23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枣庄地区的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枸杞瘿螨成为当地枸杞的主要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3%左右,受害严重的出现大面积落叶、枝条畸形和生长停止,造成严重减产。为有效控制瘿螨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经常发生,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给菜农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介绍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田间症状、传播媒介、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钢架日光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番茄生产中常出现畸形果,对种植效益有一定影响。通常认为品种和激素的使用对产生畸形果也有一定影响。事实上品种及激素都不是产生畸形果的主要原因。番茄果实发育成整齐果或是畸形果,取决于花  相似文献   

11.
秋种番茄育苗乃至生育期间,正值天气高温干旱,日照强,育苗期间常由于土温过高而造成幼苗根系伤口和日灼伤口,有利于土壤中TMV的侵染。定植后,八月中旬病虫害开始发展,九月初严重发生,此时气候正适合蚜虫发育,为蚜虫传毒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病毒病加重,危害番茄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随着秋种番茄种植面积的扩大,重茬现象增多,病毒病已成为一种常发性重要病害,其发病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冬春茬番茄病毒病,防治不当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1 主要症状有蕨叶型和条斑型,其花叶、卷叶及黄顶型也有发生,但频率较小、危害不重。1.1 …  相似文献   

12.
临安市种植番茄已有13年历史。1997年全市高山番茄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由于高山地区多雨潮湿,土壤瘠薄,耕地少,轮作困难等因素,导致番茄病害每年均呈递增趋势,使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据近几年临安市蔬菜主管部门在上溪、马啸等高山蔬菜基地调查表明,高山番茄的主要病害是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和蕨叶病毒病,这4种病害从番茄苗期到盛果期均有大量发生。随着高山蔬菜的迅速发展以及栽培地连作年限的增加,番茄病害为害程度越来越重,且为其他高山蔬菜提供了菌源。 一、高山番茄病害与环境因子 (一)土壤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土壤是蔬菜根系着生的地方,也是多种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高山土  相似文献   

13.
王秀琴 《蔬菜》2001,(12):23-23
我市番茄种植面积很大,秋季栽培中病毒病常大量发生,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给生产带来很大困难。该病害主要危害秋番茄,还侵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是秋季必须加强防治的主要病害之 一、症状表现 由于引起番茄病毒病的病毒很多,所以表现出不同症状。主要症状有3种: 1.花叶型 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绿色且深浅不匀的斑驳。严重时,有明显黄、绿相间的花叶。有时有疱叶斑,叶片凸凹不乎,叶片变小,出现畸形,整株矮化。果实也呈花脸状,大量落花落蕾,造成严重减产。 2.条斑型 发病初期在茎上呈现出暗绿色下陷短条斑,后变为…  相似文献   

14.
徐桂成 《长江蔬菜》2010,(15):18-18
番茄线虫严重阻碍了歙县地区春季大棚番茄的生产,一些老蔬菜基地番茄种植时间长,又受土地面积和其他条件的制约,无法很好地实现轮作,加之在育苗、移栽、耕作及管理等生产活动中的疏忽,番茄线虫不断蔓延,造成春季大棚番茄大幅减产、减收。而化学农药防治线虫效果不明显,为此我们引进了高抗线虫的番茄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表现很好,植株死亡率在3‰左右;到了番茄生长中期,未嫁接地块植株逐渐衰亡而嫁接番茄依然长势健旺,既大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又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日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外优新品种的推广,番茄芝麻斑病在鱼台县一些番茄基地流行危害。由于该病是本地区新发展起来的病害,生产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番茄损失较为严重。2007年环鲁南微山湖的任城、金  相似文献   

16.
刘峰 《上海蔬菜》2007,(3):73-74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延长,特别是冬春季大棚内温度低、湿度大,导致番茄灰霉病危害加重,常造成番茄减产10%~30%,严重甚至绝收,已成为番茄丰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当前生产上有多种类型的杀菌剂可用于防治该病,有的属于保护作用杀菌剂,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17.
2009 年山东省蔬菜种植面积在215 万hm2 左右,产量达1.19 亿t,产值达1 664 亿元,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72 万hm2,总产量达5 786 万t,产值1 085.1亿元,成为山东农业的支柱产业。据2009 年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统计,仅在山东省保护地番茄上灰霉病的发生面积就高达5 万hm2。由灰霉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 %~20 %,严重者可达60 %以上,甚至出现因灰霉病大发生、防治不及时而造成的蔬菜毁棚事件。灰霉病因其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防治困难,日益成为影响山东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在我国由南向北迅速蔓延,给当地番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根本措施之一。经过育种专家的不懈努力,抗TYLCV番茄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批抗TYLCV、果实粉红色、果型较大、商品性好的番茄品种已推向市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编辑部通过对番茄主要产区进行调查和咨询有关育种专家,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在一定的区域推广面积较大,且市场反映相对较好的品种,并请入选品种的育成单位或种子销售单位提供各品种的特点、栽培区域和面积、产量、品质等资料,供读者参考。由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株系较多,容易发生变异,与TYLCV近似的其他双生病毒也能侵染番茄,所以种植者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茬口安排、栽培方式、管理水平及市场消费需求等进行试种,筛选出对当地特定的病毒分离物有抗性的品种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此外,如果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抗TYLCV番茄品种,也可以通过茬口安排进行避病栽培,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在夏秋季发生严重,春季栽培则可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不抗TYLCV的番茄品种,夏秋季种植其他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湖南地区番茄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病毒病发病初始症状与缺少营养的症状类似,有花叶、条斑和蕨叶3种主要症状,防治不当会导致番茄减产,甚至绝收。简述了湖南地区番茄生产中病毒病发生现状,并根据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日光温室种植面积较大,以种植冬季一大茬番茄为主。由于日光温室建造成本较高,一般一个种植面积为每667m^2的温室需投入约2.5万元,并且日光温室内生产存在着复种指数低,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在冬季栽培番茄的过程中,采用番茄——平菇立体栽培技术可以在不影响番茄生产的情况下,增加一茬平菇的收入。番茄吸收CO2放出O2,而平菇吸收O2放出CO2,两者互相补偿,番茄植株高大为平菇遮阴,日光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平菇的生长,番茄和平菇的生长均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可见,利用立体栽培技术既可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又可以增加一茬食用菌的收入,从而提高日光温室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