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牦牛是青藏高原古老而原始的畜种,是我国正在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它对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但牦牛晚熟、低产,严重制约了牦牛生产性能的发展。如何提高家牦牛的生产性能,提高商品率,已是牦牛生产和管理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加强现有家养牦牛品种选育和良种串换的同时,利用杂交改良畜种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90%以上的牦牛饲养在我国,有1300万头,约占全世界牦牛总数的92%,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农区的种植业有同等的重要性,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优势畜种。它集各种家畜的产品、性能于一身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牦牛1300万头,约占全世界牦牛总数的9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牦牛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1]。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优势畜种,为人们提供乳、毛、  相似文献   

4.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生活在3000m以上的高寒牧区,具有很强的生活能力,但该品种低产、晚熟,产肉及产奶性能低,加之长期以来掠夺式经营管理、低水平的饲养营养条件、严重的近亲繁殖、过牧饲养及草场退化,使原本较低的牦牛生产性能呈现出更加严重的品种退化现象,群体效益差、商品率低,使发展和提高牦牛品质受到了严重限制。针对目前牦牛生产现状,海晏县充分利用野血牦牛体格大、产肉量多、抗逆性强的特点,与家牦牛杂交以提高生产性能,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人工授精技术在其它畜种中早己普遍应用,发展很快,而在高寒牧区牦牛中应用却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难度很大,进展缓慢。因为牦牛放牧在环境条件极其恶劣的高寒草场上,畜群分散,交通不便,地形复杂,加之牦牛野性十足,管理极难。牦牛又是典型的季节性发情家畜,所以牦牛人工授精工作一直滞后,难以大面积开展。  相似文献   

6.
牦牛是壤塘县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牦牛对严寒,低氧的高山草原有极强的适应性,是壤塘县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高的畜种,也是该县藏族群众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当地牧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如何改善牦牛改良程度低,生产性能低,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草畜矛盾尖锐等方面的问题,对提高壤塘县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牦牛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它以对高海拔地带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而成为高寒牧区不可替代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在青藏高原严酷的环境下牦牛的生产性能低下,繁殖性能低下尤其明显〔1〕。加之多年来粗放的掠夺式经营管  相似文献   

8.
甘肃高寒牧区牦牛生产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高寒牧区牦牛养殖现状和牦牛产业化程度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牦牛科学养殖模式以及牦牛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肃南牦牛是处于海拔2 600m以上的高寒山区特有的牛种,集中分布在祁连山北麓的高山草原区。肃南牦牛来源于青藏高原,属于青藏牦牛的一个地方类群,是在祁连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经过当地牧民群众长期自然选择和培育的优秀地方品种,对高寒草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肃南县的牦牛养殖几乎全靠高山天然草原摄取食物维持营养需要。牦牛养殖是肃南县高寒山区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随着近几年肃南县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牦牛疫病时有  相似文献   

10.
改良公黄牛在高寒草地的适应性观察罗光荣(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红原624400)牦牛改良工作中利用冻配技术生产偏牛,繁殖成活率低,改良面窄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更为突出,影响了牦牛改良的深入开展。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们采用了引进改良公黄牛(...  相似文献   

11.
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提高牦牛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是我国牦牦牛的生产区,但近年来黑土型退化等草地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牦牛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化草地的调查分析,认为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又引起牦牛生产力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和加强牦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本地区生产环境、保持牦牛一高寒草甸系统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牦牛属于青藏高原独有的放牧家畜,中国饲养的牦牛大约占全球的九成,共有1300多万头。因为牧民掠夺式的饲养方式,导致牦牛长期处在"冬瘦春乏,夏肥秋壮"的不良状态中,再加上最近几年来牦牛数量激增,草畜矛盾越来越严重,对高寒地区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对高寒牧区牦牛冷季暖棚饲养技术进行归纳,提出解决当前草畜矛盾的具体措施,让牦牛冷季暖棚饲养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牦牛是我国高寒牧区的特有畜种,分布于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是唯一能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牛种,也是高寒地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在其分布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地位。其发展对提高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提高牦牛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是我国牦牛的主产区,但近年来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发生与发展直接威胁着我国牦牛业的发展.通过对退化草地的调查分析,认为不合理的放牧制度是引起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又引起牦牛生产力的下降,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人工、半人工草地和加强牦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本地区生产环境、保持牦牛-高寒草甸系统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牦牛养殖是甘南高寒牧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甘南州养殖牦牛90余万头,约年产鲜牛粪48亿t,但牦牛粪资源化利用率极低。本文系统分析了牦牛粪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甘南牦牛是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种家畜,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一个畜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甘南牦牛已成为高寒牧区严峻生态环境的特殊畜种之一,是一种十分宝贵和大力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甘南藏族自治州现有牦牛约87万头,占全省牦牛总数的80%以上,其中适龄牦牛饲养量约在40万头左右,但现养的牦牛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限制,选育程度很低,个体产肉量不高.  相似文献   

17.
牦牛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是该地区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饲养环境恶劣、管理模式粗放、畜群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该地区牦牛生产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对影响牦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营养、科学选种选配、早期断奶等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牦牛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牦牛、藏羊以其抗寒、抗缺氧、耐粗饲等特点,成为以青藏高原为主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是高寒草地畜牧经济的重要支柱。由于受分布地区的地理、气候、文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牦牛、藏羊的选择作用较小,普遍存在近交现象,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群体繁殖率低,已成为当前制约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商品生产的重要瓶颈。本文对高寒牧区天然草原的地位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国内高寒区牦牛、藏羊品种改良的技术方法、相关实践及经验等。  相似文献   

19.
高寒牧区是地处高寒自然条件下,以经营耐高寒、耐粗饲、适应性强、具有高原特色的牲畜为主的畜牧业地区.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高原地区属典型的高寒牧区,以放牧藏系羊和牦牛等特有畜种为主,是中国放牧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牦牛是我市天祝藏族自治县高寒草原上长期驯养的特有畜种之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管理粗放等特点,生产的肉、奶、皮、毛是牧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牦牛泰勒焦虫病在该地呈季节性地方性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