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审定920个玉米品种,其中普通玉米品种821个,鲜食玉米品种47个,饲用玉米品种47个,爆裂玉米品种5个。区内育种单位单独选育的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品种数量较区外育种单位更多;企业研发选育玉米品种数量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已成为玉米育种行业的主导;部分育种单位实施联合育种,且联合方式极具多样化;鲜食玉米品种审定数量呈“断层式”增长;众多饲用玉米品种育种单位的育种目标针对性较强。此外,对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育种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收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有300个玉米地方种族,但广泛开发利用的只有5~6个。种质资源狭窄也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突出矛盾,杂交玉米育种中每一次突破性品种的诞生,总是以突破性的基础材料和自交系为前提。为了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新技术:DNA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的关键是选用优良品种。一个理想的优良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抗病虫、抗逆性强。将不同品种各自具有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个品种中,一直是作物育种家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在传统的育种工作中,育种家们首先进行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然后从分离后代中通过表型观察选择理想的重组基因型。但一些重要性状如抗性、品质等的表型观测十分困难,多数是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这就注定传统育种工作是一个周期长、难度大、耗费多、结果难预料的过程。长期以来,育种家们试图利用遗传标记辅助育种,但早期的遗传标记各自具有一些弱点,新近发展的DNA标记才成为最有成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玉米区域试验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玲 《种子科技》2010,28(2):38-39
<正>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客观评价优良品种特征特性并确定适宜区域的最好办法。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玉米种子采用的都是杂交种,玉米区域试验历来更被育种单位、种子企业、品种审定委员会、广大种子使用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玉米高产栽培中,密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确定玉米最适种植密度是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而培育和选择耐密植的品种则是玉米高产育种、栽培发展的趋势。本试验对多个玉米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密度试验,以期为玉米品种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是玉米育种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通过各种生物技术培育出优质的玉米品种,可以提高玉米的育种效率和玉米产量。主要介绍了几种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为玉米育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省育种水平、育种单位发展变化、新品种推广形式、管理水平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育种状况,分析了黑龙江省品种现状,高新育种技术应用滞后,种业规模小、科研投入少,忽视基础研究,耕作栽培环境恶化,优良品种少等目前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安辉 《种子世界》2016,(6):11-12
正基本情况截至2015年底,我省有各类农作物种子企业252家,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3家,3 000万以上53家。经过十多年的种业市场化发展,全省种子企业初具规模,培育和形成了一批龙头种子企业,这些企业经营种子作物类型主要是杂交玉米和常规水稻,生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企业占总数的90%左右。龙头种子企业非常注重品种研发和科技创新,各企业内部均成立了科研育种机构,年科研投入经费约占年收入额的3%~10%,5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的四大主要农作物之一。我国的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2400万hm^2,年需种量在9亿kg左右,其价值和效益惊人。在目前这种国情下,育种家要想使自己多年劳动成果得到认可,育种单位要使巨额的投入产生巨大的效益,那么新育成的品种(系)就必须顺利通过区域试验,以便取得生产、销售的“通行证”。因此,育种家或育种单位在新品种(系)参加区试之前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瓶颈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然而,近几年我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应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远远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