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棚蔬菜施气肥方法多种多样二氧化碳简称气肥.它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二氧化碳浓度呈正相关。据测定,蔬菜进行光合作用最理想的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ppm,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300ppm,而且大棚内相对密闭,...  相似文献   

2.
《西南园艺》2004,32(6):15-15
“氧吧”就是秸秆反应堆,是专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的。在山东省高唐县农民李景林的蔬菜大棚里,墙体处有一个用塑料布盖住的秸秆堆,1米多宽,10米多长,高出地面30多厘米,里面放着玉米秸秆,秸秆堆撒上菌,用水浸透后发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反应堆下面有一条沟,用抽风机把比重较大、沉到沟里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蔬菜秧周围,供蔬菜呼吸。“氧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棚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早衰、落花、落果、午休等障害。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农作物制造的有机物可高达常规条件下的8倍。李景林的“氧吧”大棚比没用“氧吧”的大棚667m^2多收3000多kg,多收入4000多元。目前,秸秆反应堆技术受到山东菜农的普遍欢迎,并正在向全国传播。  相似文献   

3.
冬季大棚增产升温有新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飚  袁武 《蔬菜》2009,(10):17-18
在中国北方,大棚比较普遍。用大棚种植蔬菜,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是最重要的三要素,提高此三要素对大棚增产丰产起关键作用。光照分为自然太阳光和人照光,太阳光主要受气候影响,当然也要种植业者勤劳地掀开挡布。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一直是种植业者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想了很多办法,如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利用化学的方法生产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4.
大棚菜二氧化碳气肥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春季节由于大棚经常密闭,棚内的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的补偿,棚内蔬菜常常处于缺二氧化碳状态,特别是晴天上午9:00~12:00,棚内二氧化碳往往低于补偿点,使蔬菜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不少地区在蔬菜大棚内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满足了光合作用需要,产量直线上升,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1施放二氧化碳气肥的机理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主要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相当稳定的,约为0...  相似文献   

6.
温室番茄增施二氧化碳气肥试验示范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二氧化碳(CO2)匮乏是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寒冷的冬季,温室番茄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温室大棚处于密闭状态,从而造成棚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CO2得不到及时补充。日出后,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棚室内CO2浓度急剧下降,有时会降至CO2补偿点以下,此时,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瓜甜瓜》2005,(2):53-53
大棚里种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于是有些菜农就以为“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到大棚里选留菜种。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大棚里的蔬菜生长期温度与外界自然温度不大一致,大棚里的蔬菜抗逆性差,授粉程度低,种子成熟度不高。由于大棚面积有限,常年育苗,不易调换茬口,随种子、土壤传播的病原菌会周而复始地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在设施栽培中,气体交换受到限制,外界空气中的CO2不能及时补充到温室内,造成室内CO2含量不足,使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缓慢,严重影响其产量及品质。补充CO2比较传统的方法是燃烧法。但近年来用化学反应法补充温室大棚CO2成为一种趋势,即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通常情况下,一般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1500ppm,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30ppm,不能满足作物需求。尤其是大棚生产蔬菜,由于覆盖了塑料薄膜,影响了与棚外空气的对流,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得不到补充,致使大棚  相似文献   

10.
一、应用原理蔬菜利用温棚反季节促成栽培,在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较为适宜的前提下,温棚内一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成为增产增收的主要限制因子。冬季,在半封闭或完全封闭的温棚中,通风较少,蔬菜作物不断地从有限的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如果外界大气中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补充,二氧化碳浓度很低,不能满足蔬菜生育需要。特别是R出以后.光合作用加强,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目前生产上多用碳酸氢铵与硫酸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牛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按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二、操作步骤在温棚中按每7…  相似文献   

11.
在大棚、温室等设施中栽培蔬菜时,造成危害的常见气体有氨气、亚硝酸气和二氧化碳。氨气主要产生于鸡粪、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分解及土壤中氨的大量积累。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主要在严寒的冬季,燃煤加温未能适时通风换气,使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棚或温室内积累过多。另外,设施栽培用的塑料薄膜内含增塑剂和稳定剂,在使用中也会散发出有毒气体,同样会对蔬菜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2.
刘忠厚  许树坡 《蔬菜》1997,(6):33-34
二氧化碳固体颗粒肥对黄瓜抗病和产量的影响探讨100029北京市农场局蔬菜处、东郊菜办刘忠厚许树坡为了探讨在春大棚黄瓜生产中,利用二氧化碳颗粒肥在潮湿土壤中缓慢释放二氧化碳的特点,能否对黄瓜抗病能力和产量产生有利影响,为此我们于1996年在东郊农场绿丰...  相似文献   

13.
大棚里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于是有些菜农认为“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就到大棚里选留菜种。其实,这是不可取的。 因为大棚蔬菜的生长环境与外界不大一致,大棚里的蔬菜抗逆性差,授粉程度低,种子成熟度不高。且由于大棚面积有限,常年育苗,不易调换茬口,随种子、土壤传  相似文献   

14.
张雪平 《蔬菜》1995,(5):24-24
温室、大棚内气害的产生及预防措施457000濮阳市农科所 张雪平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是一个比较密闭的环境,在其空间和土壤里,常存在着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乙烯、二氧化氮和氯气等气体。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全作用的进行,而有害气体的含量浓度过大,就会对蔬菜...  相似文献   

15.
杨慧 《西南园艺》2002,30(2):39-39
大棚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其产量、质量以及效益都有很大影响,只有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 温度控制。目前大棚蔬菜品种主要为喜温蔬菜及少数耐热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丝瓜、西瓜、豇豆等,这些蔬菜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30℃,所以棚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若棚内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后期(盛果期)温度略高。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高于15℃时则整夜通风。2 湿度控制。早春气温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世界蔬菜     
《蔬菜》2006,(9):12-12
荷兰:让蔬菜吃掉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在荷兰南部的一些蔬菜大棚里,一年四季都种植着各种蔬菜。蔬菜的生长需要二氧化碳,而且越多越好,于是一些农民开始利用起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工厂来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也是对环境的污染,有人要用,何乐不为。从20世纪90年代起,荷兰的工程师汉斯·梯梅杰和雅可布·林贝克就想出了这个主意,并开始运作。他们找到了位于鹿特丹西郊的壳牌石油公司的一个炼油厂,该厂在提炼石油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工厂附近还有一条85km长的废弃输油管,可以用来将二氧化碳输送到南部的蔬菜农场。然而运作…  相似文献   

17.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大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蔬菜大棚中病虫较多、冬春季节温度较低、二氧化碳不足等种植障碍问题,陕西省凤翔县桑果园艺工作站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巨欣 《现代园艺》2023,(7):90-92
大棚蔬菜种植是农产品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占用资源少、消耗低的显著特点,能带动地方经济高效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为分析总结较为优良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以陕西省大棚种植现状入手,汇总近3年陕西省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分析影响大棚种植蔬菜质量的具体因素,并以问题为导向,探究现阶段最优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期为提高大棚蔬菜种植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大棚技术在我市的推广普及,我们环城大棚蔬菜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生产实际中我们感到,掌握好大棚蔬菜施肥技术,对大棚蔬菜的产量、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蔬菜大棚中病虫较多、冬春季节温度较低、二氧化碳不足等种植障碍问题,陕西省凤翔县桑果园艺工作站引进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