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模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三个年度,选用6个不同油菜品种,设置稻草不还田免耕、稻草还田翻耕、稻草不还田翻耕3个处理,对油菜实收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直播冬油菜产量,翻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比免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高,杂交油菜品种比常规油菜品种产量高;稻-油轮作模式下,选用杂交油菜品种,采取水稻秸秆还田、翻耕直播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2.
3种稻田免耕栽培模式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田免耕栽培模式是克服农村劳动力不足、实现降本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推广应用油菜田套直播水稻、水稻无盘旱育免耕抛栽、油菜-水稻双免耕抛栽等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面积逐年增加,2007年这3333hm2.免耕栽培每公顷节本增收3000元左右,其中以油菜-水稻双免耕抛栽的模式节本增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杂交水稻制种优势区,油菜一杂交水稻制种的耕作制度是该区主要栽培模式。近年来随着菜油价格的上涨,该地区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为实现油菜生产省工、优质、高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遂昌县农业局开展了“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油菜等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油菜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指出作物免耕直播与翻耕移栽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作物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油菜-水稻双免耕直播是一项轻简化栽培集成技术,该技术能明显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湖北省荆州市的川店镇、纪南镇有多年油菜一水稻双免耕直播高产栽培经验,现将其主要技术归纳如下。一、油菜免耕直播技术1.田块选择。要求前茬水稻晒好田,收割水稻时稻桩高度在20厘米以内为宜,水稻收获后,田间要保持干燥。2.除草。播种前两天喷百草枯杀灭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杂交油菜德油6号的轻简高效栽培方式。[方法]在水稻收获后进行了免耕直播、免耕移栽和翻耕移栽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免耕直播油菜开花后的单株根系、主茎、叶片、花序以及单株总干重均显著低于免耕移栽处理和翻耕移栽处理,但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免耕直播油菜开花后主茎干重所占单株重的比例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免耕移栽处理和翻耕移栽处理。免耕直播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显著低于免耕移栽处理和翻耕移栽处理,而每角果粒数、千粒重以及经济产量在3种不同栽培方式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结论]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方式是一项重要的简化省工、节本增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油菜茬免耕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水肥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油菜茬免耕水稻高产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对稻茬油菜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翻耕直播和免耕直播在成熟期、产量、经济效益的比较,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种植可缓解当地水稻生产与油菜生产之间抢季节和争劳力的矛盾,且免耕种植可节本增效,因此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山区单季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季稻无论是栽培面积还是总产量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努力抓好山区单季稻生产,不断增强粮食的自给能力,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近年来我们组织本县22个乡镇(街道)254个行政村的农民大力推广了杂交水稻再生利用、免耕栽培、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旱育秧和化学除草等新技术.通过多年示范推广应用,大多数山区农民认为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是一种易操作、省成本、省工省力、产量高、效益好的轻型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利用收获春马铃薯、油菜、蚕豌豆后的农田,以及原有的畦面和畦沟,不要翻耕,直接灌水稍作平整后就播种单季晚稻的一种栽培方法.从我县澄照、东坑、毛垟、郑坑等地多年种植结果来看,山区免耕直播的单季晚稻其生长与栽培特点是:播种期比移栽稻偏迟,总叶片数偏少,生育期有所缩短;免耕直播水稻的根系大多数分布较浅,且根多根细,植株较矮健;穗多穗型较小,结实率稍高.  相似文献   

11.
免耕直播水稻是一项轻简栽培技术,既省工省力又获得较高产量,达到节本增收增效的目的.作者根据多年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麦茬免耕直播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是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一种轻简化油菜栽培技术,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笔者从备田、选种、化学除草、合理施肥、及时间苗、定苗,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在绥阳县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密度对免耕直播杂交油菜德新油59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免耕直播条件下油菜适宜的田间密度,为重庆市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杂交油菜德新油59为试验材料进行免耕直播密度试验(相同用种量不同定苗密度),研究免耕直播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主序长度、主序果数、分枝果数及单株产量均随田间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以田间密度3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3 450kg/hm~2。  相似文献   

14.
越优 1203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7 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越优1203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生育期适中、抗寒性好、抗倒等特点,适合在长江下游油菜主产区种植。并兼具根系发达、耐迟播的优点,适宜免耕直播等轻简化栽培。介绍越优 1203 的特征特性及在浙西开化县山区进行免耕直播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朱全保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28-128
本文阐述了杂交油菜水田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油菜是绍兴县冬季主要作物。近年来,随着水稻机割面积的扩大,免耕直播油菜孕育而生。为探索机收晚稻草用于免耕直播油菜田覆盖的可行性,避免秋收后农民为冬种方便而将稻草付之一炬,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进行  相似文献   

17.
4月25~2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江西组织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考察交流活动,来自长江流域9个油菜主产省(直辖市)的农技推广人员和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活动。代表们观摩了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华油杂62、阳光2009和早熟油菜新品种示范现场,交流了近年来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各地油菜生产形势。代表们认为,油菜免耕直(套)播比传统育苗  相似文献   

18.
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集中对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的特点进行一个总结,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开江县油菜的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集中对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的特点进行一个总结,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开江县油菜的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20.
旱地油菜免耕直播不仅减了耕地、移栽的劳力投入,节约生产成本,避免了因移栽时缺水成活率低,省水、省工、省力,有利于培育壮苗,直播油菜抗倒伏,其产量水平与育苗移栽油菜不差上下,是一项省工高产的栽培技术,镇安县选用的秦优11号杂交油菜,免耕直播平均亩产达23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