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对筛选出的四个造纸用红麻品种韧皮、木质纤维细胞形态、化学成分、特殊化学成分以及品种超微结构进行了综合观测分析。结果ZGR15品种的韧皮、木质纤维细胞长度最长,分别为2.735毫米、0.755毫米,比对照增长2.61%、4.86%,胞腔径增大6.9%。ZGR8胞壁较薄,腔径小,纤维细胞长度较长。1.0%NaOH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分别比对照降低11.8%、11.3%。酸溶性木素降低0.21个百分点。ZGR15化学成分中各项抽出物比对照降低18.22%~4.49%;灰分、果胶低13.15%、0.8%,综纤维素却比对照高2.07个百分点。综观品种各项参数分析,ZGR15品种造纸性能最好,ZGR8品种其次。微结构分析,红麻韧皮纤维细胞壁厚度约占整个纤维断面的80%~90%,其中次生壁中层为主要部分。木质部纤维细胞壁极薄,仅占整个纤维断面的20%~30%,腔径大(20~25微米),在制浆中易形成扁平的片状体,能增强浆料中纤维结合力,使红麻木质纤维浆的物理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筛选出的四个造纸用红麻品种韧皮,木质纤维细胞形态,化学成分,特殊化学成分以及品种超微结构进行了综合观测分析。结果ZGR15品种的韧皮,木质纤维细胞长度最长,分别为2.735毫米,0.755毫米,比对照增长2.61%4.86%,胞腔径增大6.9%。ZGR8胞壁较薄,腔径小,纤维细胞长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2份红麻品种材料中初选出的7个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纸浆得率、抗炭疽病性及构成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麦茬麻中ZGR5、ZGR15、ZGR8和红11的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9.4%、21.9%、21.6%和20.2%,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春播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5.4%、19.6%、21.4%和11.9%,它们的纸浆得率平均比对照提高0.21~1.44个百分点。且ZGR15、ZGR5、ZGR8和红11的抗炭疽病性、皮骨比值和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是适合红麻造纸的高产抗病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造纸红麻品种的筛选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石林  刘伟杰 《作物研究》1994,8(1):33-36,41
本文对9个红麻品种的干茎产量,皮、骨、髓含量,化学成分,纸浆得率以及收获期、茎杆贮藏期与纸浆得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红麻2号的干茎产量最高,其次为青皮3号和湘红麻1号;湘红麻1号和湘红麻2号纸浆得率较高,纤维细胞长、胞壁薄、木质素和髓含量较低;青皮3号化学成分优良。3个品种均是较好的造纸用红麻品种。9月底至11月中旬,各品种干茎产量和纸浆得率随着收获期推迟而提高;得浆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矮化处理低、中、高三个不同密度的夏花生,其株高比对照处理3个相应密度均矮10cm左右。结实指数分别提高8.14%、10.2%和18.81%;饱果指数分别提高2.14%、6.93%和10.33%。总生物产量的分配,V/R率均<1,经济系数均>0.55,经济产量依次提高8.21%、14.64%和22.76%。实际荚果产量,矮化处理的以高密度(22.5万穴/hm2)最高、中密度(18.75万穴/hm2)次之,分别比低密度(15万穴/hm2)增产15.04%~16.89%和14.02%~14.54%;对照处理以中密度最高,高密度次之,分别比低密度增产11.71%~12.40%和5.34%~7.91%。矮化处理与密度有显著的连应效果,比对照处理依次增产7.55%、9.6%和16.5%。  相似文献   

6.
糖果皆用型甘蔗良种川糖89/103的选育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糖89/103是优良糖蔗果蔗皆用型的“双料”甘蔗新品系。其突出特点是中大茎径,蔗糖产量高,纤维含量适中。多年多点(次)试验表明:川糖89/103在樊西蔗区比主栽品种川蔗13号增产8.9%,增糖21.8%,纤维含量10.9%(与对照相当);在资内蔗区比川蔗17号增产25.3%,增糖15.8%,纤维含量8.9%(比对照种11.2%低2.3%),加上其适口性好,蔗茎基部粗大,抗倒伏力强,茎型美观,从而受到甘蔗种植者、城镇居民和制糖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用ABT6号15ppm和30ppm,7号10ppm和20ppm,8号10ppm和20ppm溶液浸泡花生种子4小时,均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荚果分别增产15.7%,19.39%,12.49%,15.19%,11.24%,15.94%,籽仁分别增加20.7%,23.6%,18.1%,21.2%,15.6%,20.3%,均达极显著水平,以6号30ppm增产幅度最大,ABT浸种对花生生长发育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相似文献   

8.
在甘蔗生长前期于叶面喷施体积分数为千分之一的植物动力2003,具有明显的增产增糖效应。其效果表现为促进甘蔗萌芽、分蘖,提高成茎率,优化株高、茎径、有效茎、蔗糖分等工农艺性状,加强了生理生化功能,促进了生长。综合新植和宿根分析,喷施植物动力2003的每公顷产量75.91t,比对照增加11.04t,增产17.02%;蔗糖分含量14.12%,比对照提高0.53%;每公顷产量10.73t,比对照增糖1.9t,增幅21.4%。统计分析表明产量及产糖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V20A/TO435     
TO435恢复系是湖南省衡阳市农科所用TO494为母本,IR26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经测交选育而成。1产量表现1985年参加湖南省杂交早籼新组合联合鉴定,6个点平均亩产448.35kg,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9.96%,达极显著水平,日产4.015kg,全生育期平均111.7天,比广4迟熟1.1天。1986和1987年连续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18个点和16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498.5和442.4kg,比对照湘早籼1号分别增产1.28%和3.3%,日产为4.32和3.85kg,比对照高0.11和0.21…  相似文献   

10.
1993-199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在两个地点对新育成的小麦品系(福繁11,福绵2号,福太2号,86-5,晋914435,586,系6)进行了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晋麦2148。结果:两点平均,参试品系产量水平为144.7-204.1kg。福太2号和586比对照减产11.4%和11.7%;86-5比对照增产2.5%,其余4个品系比照增产1.4-4.5%。多数品系有效穗和穗粒数比对照略多或相仿,千粒重有  相似文献   

11.
木薯新品种华南8002和华南8013的育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8002和华南8013均为1980年杂种F1的无性系后代,经过历代的系比评选,表现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比大面积栽培的高产当家品种华南205和东莞红尾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华南8002历年平均产量分别比华南205和东莞红尾增产24.8%和51.4%,其块根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8.6%和29.9%,与对照品种相当,是耐寒、耐旱、耐瘦的高产新品种。华南8013历年平均产量分别比上述对照  相似文献   

12.
亚麻新品种“双亚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F1×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化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3.
汕优21     
汕优21是浙江省杭州市种子公司用珍汕97A与26715配组的一个杂交早稻组合。1987年12月经杭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汕优21一般亩产400~450kg,高的可超500kg,比广陆矮4号增产10%左右。1985年杭州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429.3kg,比对广陆矮4号原种增产6,08%。1987年继续参加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379.5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2%,达显著标准。1985年全市7个大区对比试验点合计面积5.44亩,平均亩产470.3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9%…  相似文献   

14.
一年新植试验表明:公顷产蔗量以粤糖85-177表现最好,其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和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8.6%和20.8%;其次为桂糖84-332和闽糖86-877,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7.8%和17.5%,比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9.9%和19.6%。甘蔗蔗糖分以闽糖85-68和桂糖86-267为最高,11~2月平均蔗糖分分别达16.34%和16.29%,依次比主对照种  相似文献   

15.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7410-95)F1×(黑亚三号×Ariane)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省1991—1992年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估测和评价6个供试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福红2号、福红3号、福红4号分别比对照粤74一3增产21.3%、16.12%和13.17%,增产达显著标准,其回归系数b<1,炭疽病发病率低于5.6%,表现产量高、稳定性好、抗病力强。而福红1号比粤74—3早熟30天,增产7.89%,炭疽病病指4.72%,是一个高产、稳产、抗病、中熟(偏迟)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花生覆膜引升子叶节出膜栽培法,可以使子叶节距膜面上移1.2—5.0cm,膜内横生茎枝穴百分率减少9.1—21.4个百分点,有些则完全消除;每穴花生果数增加1.4—5.0个,亩增产25.2—51.1kg.增产率达9.4%-15.4%,发芽果率和烂果率分别为1.3%和2.0%,较花生覆膜现行栽培法低10.6和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亚麻新品种“黑亚11号”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玉富  刘燕 《中国麻作》1997,19(4):11-12
黑亚11号是选用优势,高纤,抗逆性强的不同类型亲本杂交,经多次选择育成的早熟,长麻率高,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6692.0kg/ha,954.4kg/ha,560.7kg/ha,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1.8%,27.1%,14.4%。  相似文献   

19.
宁优1号     
宁优1号(原代号宁优79)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及552A(品种名称宁粳9号)为母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组合。1994年经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宁优1号。1产量表现1992年参加本区晚熟组区试各点平均亩产711.83kg,较对照宁粳9号增产16.9%,居第一位,同年在北方杂交粳稻区试该所试点中,平均亩产772.87kg,较统一对照秋光增产22.49%,较自设本地对照宁粳9号增产15.68%,1992年在永宁县观桥村2从种4.6亩,平均亩产738.5kg。1993年参加该所晚…  相似文献   

20.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甜研30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甜研307为标准型多粒多倍体杂交种。1986年以自育的四倍体杂交种与二倍体品系甜202杂交,经过试验鉴定,生产试验等,平均块根产量2147.16kg/亩、含糖率15.04%、产糖量317.38kg/亩,分别比对照种增产5.68%~10.9%、提高含糖率0.51%~0.69%、产糖量增加11.36%~15.53%:褐斑病发病病级为0.6~1.0级,比对照低0.3~0.7级,在黑龙江、内蒙、宁夏、新疆等地表现根产量、含糖率较高,抗病能力较强,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