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杉木第一代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在年种子产量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平均产量中,最高产量是最低的15.4倍,超过平均产量的244.52%;有些年份(1989年)这种差异更明显,最高产无性系是低产的89.17倍,是平均产量的4.59倍.同一无性系不同分株的重复力R2=0.94.采用生产力指数作为评价无性系产量的丰产性指标,将参试的45个无性系分为4类,其中最高产无性系4个,平均遗传增益达176.25%,产量占总产量的25.50%;高产无性系5个,平均遗传增益64.83%.选择这二类无性系可得到114.35%的遗传增益,其数量占1/5,但产量却是总产量的44.33%.因此在种子园的无性系中进行产量等因素的再选择,是提高种子园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个外国胡芦巴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国外品种在基本形态特征上与宁夏品种无明显差异,但株形、分枝特性和结英特性上有较大差异,利比亚、以色列、埃及和印度品种表现为早熟,大多数国外品种千粒重较高,但产量偏低。引自摩洛哥的品种,生育期与宁夏本地品种相当,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株形较为理想,千粒重明显高于宁夏品种,具备了高品质产品的特点,初步认为是一个可以在大田中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锥栗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主成份回归分析对锥栗16个无性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速生性,抗性以及果实大小等性状,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对无性系各性状的观测数据作线性正交交换,使它们转变为一组互不相关性的特征性状,彼此独立地参入综合评价,提高了综合选择的准确性,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秀的I类无性系C-09,其平均单株产量达5.90kg,选出了性状优良的Ⅱ类无性系C-07,C-06,C-10,其平均单株产量4.72kg,优选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几个适制卷茶的无性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几个适制卷茶的无性系茶树品种在青岛地区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芽叶性状、成活率、萌发期、百芽重、干茶品质、生化成分、产量及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经过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2个比较适合在北方茶区生长的发芽早、品质优、产量高、抗寒性强、成活率高的适制卷茶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农抗早、浙农113。  相似文献   

5.
对象草N51在南京地区经短日照处理自交得到86个无性系,在经过一个生长季节的生长后测定产量及植物学性状,根据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3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86个无性系共聚为11类。同一类群的不同亚类群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以聚类分析所得的亚类为基本单元,以株高为分类指标,分蘖数和干物质产量为属性指标进一步分类,共分为高秆、中高和矮秆3种植株类型。对干物质产量和植物学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无性系干物质产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控制株高的条件下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物质产量与分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杨梅优株资源库的建立及初步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8年至1992年间,在浙江省慈溪,余姚和黄岩等7个杨梅主产区开展杨梅良种优株选育工作,共选出荸荠种,东魁和晚稻等8个品种31株优株,经嫁接繁殖和设立收集区,在衢县林场建成浙江省杨梅主要品种相对集中的资源库,并已转化为生产资料,同时为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创造了条件,各优株无性系中荸荠 种结果性能最好,始果期和疸均居首位。东魁始果期迟,初期产量也较低。其他品种优株无性系处于荸荠种和东魁之间,初投产的荸荠种和东魁等各优株无性系平均单果质量均未达到母树水平,但东魁减少并不显著,仍表现为大果形,表明大果形性状稳定,可以遗传,果实暂时趋小是营养问题,各优株无性系果实成熟期比原产地提早5-10d,是该地光,热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7.
引进17个花椰菜品种进行试种,比较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植株开展度、花球大小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的品种为FZ-31,推广泰国耐热70天和FZ-15生育期相对较长但产量也较高,3个品种值得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87-14990
[目的]研究杞柳优良品种引种试验与生长规律。[方法]选择和引进4个优良品种:JW9-6与JW8-26是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从簸萁柳与杞柳正反杂交种中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绒柳和大红头是山东郯城县经多年栽培选育的优良品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裂区试验设计进行多点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造林对比试验,对4个品种的扦插成活率、物侯期、抗性、地径生长规律、株高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引种试验研究表明:JW8-26、JW9-6、绒柳和大红头4个无性系品种在引种试验区能够露天越冬过夏,与原产地相比经济价值没有降低。所以此次引种试验是成功的。地径生长规律研究表明:4个品种的平均地径生长量的高速增长期在每年的3月10—5月10目,5月25日达到峰值,之后地径生长下降;地径平均增长速度的大小顺序依次是:JW9-6(26.82%)〉绒柳(22.85%)〉JW8-26(19.33%)〉大红头(17.25%)。株高生长规律研究表明:4个品种的株高生长量从3月10~5月10日是快速生长期,2个月净增高136.2cm,第2个峰值在5月25日左右,平均净增高47.0cm,之后下降;株高平均生长速度的大小顺序依次是:JW9-6(46.99%)〉大红头(44.24%)〉绒柳(43.87%)〉JW8-26(41.96%),但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为4个新品种在驻马店市低洼易涝地带和滩涂地带大面积栽培推广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浙江建德千里岗山脉地区选择出36株三叶青优株,采其优株枝条,在建德市寿昌林场天然楠木林下,先进行扦插繁殖成无性系,再进行移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三叶青优株枝条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和生根率均较高,达95%以上,且优株间没有显著差异;移植培育2年半生时其优株无性系间的块根产量(鲜重)有显著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中等变异;以块根产量(鲜重)为选择性状,选择出7个块根产量(鲜重)较高的优株无性系,2年半生时其块根产量(鲜重)的平均值为0.1029kg,比试验平均值(0.0894kg)高出15.11%。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省林科院普文试验林场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调查了16个无性系161株母树的生长状况及花量,结果分析表明:在树高、胸径、冠幅和花量方面,各优树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雄球花产量方面变异异幅度更大,存在偏雌偏雄现象;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结果为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