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室内毒力测定证明:虫螨磷与氰戊菊酯(3:1)混用,共毒系数(CTC)达972.1,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磷(SV_1)与氰戊菊酯(5:1)混用有一定增效作用(CTC=274.6)。噻嗪酮的 LC_(50)o值为0.01272ppm,毒力明显高于氰戊菊酯(LC_(50)为475.77ppm),两者混用(5:1)时 CTC 为356.2,倍硫磷与氰戊菊酯(5:1)混用 CTC 为708.4,均有明显增效作用。在农大小温室试验诱杀成虫证明用20×28.5cm~2黄板垂直挂在番茄植株顶部的支架上且黄板底边与植株顶部相平时效果最好。1987~1988两年在四季青温室番茄上对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试验证明:在黄板的配合下,氰戊菊酯分别与虫螨磷和 SV_1混用,其防治效果均在84.5%以上,前一种混剂更好在91.6%以上。而喷药次数只需2~3次。单用氰戊菊酯,对成虫和卵、若虫的防治效果1987年分别为95.5%和73.5%,1988年分别为75.3%和35.9%,明显低于混剂的防效。试验还证明,黄板加上噻嗪酮,不仅用药量小(5.685有效成分 g/ha),而且其防治效果在94.8%以上。与综合防治相比,只用农药的常规防治法效...  相似文献   

2.
硼酸鄄硼砂及甜菜碱处理定向刨花板的协效阻燃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速生杨木为原料、酚醛树脂为胶黏剂、硼酸鄄硼砂为阻燃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为助剂,制备杨木定向 刨花板(OSB);并利用锥形量热仪研究硼酸鄄硼砂添加量为12%时,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的添加量(0.6%、1.2% 和1.8%)对OSB 阻燃性能的协效作用。结果表明:1)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添加量为1.2% 时与硼酸鄄硼砂的协 效作用最好,OSB 阻燃性能最优,该OSB 与空白试件相比,引燃时间延长,残余物质质量分数提高,平均释热速率、 释热总量、平均质量损失率、发烟总量和平均比消光面积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抑烟效果最为显著,同时具有 促进成炭的作用。2)硼酸鄄硼砂与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效阻燃作用,能够有效改善OSB 的阻 燃性能。   相似文献   

3.
1989~1991年对增效杀灭菊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四种增效剂中以增效磷效果最好。增效杀灭菊酯对3龄粘虫幼虫的增效倍数为2.51,田间增效性试验也证明增效杀灭菊酯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增效杀灭菊酯30~45克/公顷(有效成分,下同)防治小麦粘虫施药后1天效果达94.5~98.9%,与杀灭菊酯75~90克/公顷的防效相当;防治大豆蚜用量22.5,~37.5克/公顷,施药后5天防效达91.9~97.6%,与来福灵和乐果的效果基本相同。示范试验,增效杀灭菊酯用量30~60克/公顷防治小麦、玉米粘虫效果在97.3%以上。增效杀灭菊酯的使用成本只是杀灭菊酯的60%。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的二重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TAB法提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品系)的总DNA.根据行业标准SN/T 1195-2003,合成用于扩增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m osaic viru,s CaMV)35S启动子的引物S1和S2、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CP4菌株EPSPS基因的引物Ea、ER和Eb.应用这5条(2组)引物对转基因大豆进行二重PCR检测时,扩增得到2个新片段,分别与片段S1ER、S1Eb大小一致.将片段S1ER、S1Eb进行克隆并测序,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接受号分别为AY592954和AY59694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片段S1ER含有CaMV 35S启动子和矮牵牛叶绿体转运肽序列(CTP)的部分序列,片段S1Eb含有CaMV 35S启动子部分序列、CTP和CP4 EPSPS基因的部分序列,原用于扩增CP4 EPSPS基因的引物中,仅引物Eb位于CP4 EPSPS基因中.重新合成扩增CP4 EPSPS基因的引物E1和E2,建立的二重PCR方法不仅适合于转基因RoundupReady大豆,还适合于其它植物中的CaMV 35S启动子和CP4 EPSPS基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不同环境、药物等选择压力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新型广谱的鱼尼丁受体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杀虫活性强。本研究旨在探究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幼虫3种主要解毒酶——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活性以及对种群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SE-Lab品系、SE-Sel品系的毒力,SE-Sel品系由SE-Lab品系经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汰选6代得到;通过浸叶法测定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3种酶抑制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协同对SE-Lab和SE-Sel品系的毒力增效作用,提前12 h让试虫取食浸渍过酶抑制剂的叶片,对照组取食用0.1%Triton X-100浸渍后的叶片,再分别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使用酶抑制剂与未使用酶抑制剂试虫的毒力;在冰上解剖试虫的中肠和脂肪体,并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分析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与酶抑制剂对甜菜夜蛾体内的3种代谢解毒酶活力的影响;通过记录试虫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死亡、产卵量等数据,参照两性生命表理论分析SE-Lab和SE-Sel品系的两性生命表参数差异。【结果】在3种酶抑制剂中PBO增效作用最强,其对甜菜夜蛾SE-Sel品系和SE-Lab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58和1.69。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连续汰选下,甜菜夜蛾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被诱导上升,其中MFOs酶活力上升最显著,SE-Sel品系中肠和脂肪体的MFOs活性相对于SE-Lab品系分别提高了2.07和2.10倍,而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再次诱导的SE-Sel试虫的MFOs活性亦较SE-Lab品系上升4.02和3.44倍;在使用了酶抑制剂后3种解毒酶酶活力均有下降,其中MFOs活性下降最多,其酶比活力仅为未使用酶抑制剂处理的42.3%—44.8%。与SE-Lab品系相比,SE-Sel品系成虫的产卵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变长,而产卵量减少;SE-Sel品系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均显著小于SE-Lab品系,SE-Lab品系与SE-Sel品系的r分别为0.18和0.16 d~(-1),λ为1.20和1.17 d~(-1),R0为358.42和203.12 d~(-1)。尽管SE-Sel品系的平均世代周期(T)更长,但是与SE-Lab品系无显著差异。【结论】MFOs可能为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解毒代谢过程中的主要解毒酶,在其后续抗性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甜菜夜蛾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作用下,世代周期延长,繁殖力降低,种群增长减缓,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有持续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抗性水平的近等基因系高抗种群(NILs-RR)和低抗种群(NILs-RS)对13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高抗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在15.2~92.6之间;对氟虫腈,阿维菌素、灭多威和甲胺基阿维菌素也存在14.1~67.5倍的较高交互抗性;而对毒死蜱、溴虫腈、虫酰肼及辛硫磷的交互抗性较低,在3.0~7.6倍之间。低抗种群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存在较明显的交互抗性,在13.3~14.3倍之间;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灭多威、溴虫腈和甲胺基阿维菌素有一定程度的交互抗性(5.8~9.9倍);对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交互抗性较低(2.6~2.9倍);对辛硫磷、毒死蜱和虫酰肼则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1.7~1.8倍)。对构建的甜菜夜蛾敏感种群(SS)、近等基因系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种群(NILs-RR)和近等基因系低抗性种群(NILs-RS)生命表分析表明,以SS种群为参比,NILs-RS、NILs-RR种群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870、0.893,抗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基因型甜菜夜蛾SS,NILs-RS和NILs-RR三种群净增殖率分别为624.7, 543.6和557.8,无显著差异,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未引发甜菜夜蛾适合度变化。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见甜菜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抗药性后,与其它菊酯类药剂、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存在较高水平交互抗性,此类药剂间不宜混用或轮用;与辛硫磷、毒死蜱和虫酰肼的交互抗性均较低,可以混用或轮用。在高抗地区也可以通过引入敏感种群进行抗性稀释的方法治理甜菜夜蛾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混合选择与改良S#-1家系选择对玉米群体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完成了玉米群体中综3号(ZZ-3)C#-0的三轮混合选择和一轮改良S#-1选择。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这个群体均有改良效果。经过三轮混合选择,依照两种不同的选择标准而分成的群体ZZ-3(M#-1)C#-3和ZZ-3(M#-2)C#-3比原始群体分别提高产量12.7%和11.4%,达到1%显著差异水平。经过一轮改良S#-1选择,所选标准有相应区别的群体ZZ-3(S#-1-1)C#-1和ZZ-3(S#-1-2)C#-1产量分别提高了8.5%和10.3%,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改良S#-1选择法的一轮选择效果相当于混合选择法的2-3轮。 对中综3号群体所选的目标性状,粒行数以16-20行之间为宜,过分加强粒行数的选择会影响改良群体的效果。 混合选择呈现出逐代累加的选择效果,在上述两种方法中,对产量进行选择,均伴随着穗长、每行粒数、穗粗、百粒重的增长。以粒行数而言,则没有多大变化,这可能是由于基础群体的平均粒行数19.15已达到相当高值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解剖观察了羊5头、牛3头的胸、腰和荐段交感神经的交通支。结果为,在胸和腰节段,每一脊神经一般均有二条交通支;腰、荐羊(牛)节段,各只有一条交通支;仅在腰(牛)或腰,(羊)节段,有斜交通支;荐段有横交通支。在羊和牛的胸段,前后二交通支在多数节段位于肋间动脉起点的后缘;在腰段通常前支在腰动脉之前,后支在其后。前支细,与脊神经腹支的连接点距椎外侧孔或椎间孔较近;后支较粗,与脊神经腹支的连接点距椎外侧孔或椎间孔较远。胸、腰段交通支的分支类型与马和驴的交通支分型相似。  相似文献   

9.
二斑叶螨抗四螨嗪品系筛选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并明确其解毒酶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结果】室内用四螨嗪筛选二斑叶螨21代(Clo-R21品系),抗性倍数(RR)为122.26;Clo-R21品系对哒螨•四螨嗪和浏阳霉素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21.80和10.66;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三唑锡和苦皮藤生物碱具有低水平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6.85、5.45、5.02、3.88、3.48、1.68;对苯丁锡、唑螨酯、噻螨酮具有负交互抗性,RR分别为0.72、0.65、0.55;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增效磷(SV1)对抗Clo-R21品系的增效比值分别为1.39、1.70、6.78、1.64;Clo-R21品系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25、2.04、1.91、1.98和26.68倍。【结论】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主要受MFO介导,而CarE、ACP、ALP和GSTs也参与四螨嗪抗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烟草野火病土壤颉颃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植物根系的土壤中分离到127个细菌分离物,皿内实验筛选出对烟草野火病有抑制作用的菌株6个,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1对烟草野火病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效分别为85.98%和76.95%,同时菌株S1对植株还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经鉴定菌株S1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