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蓝田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春节核桃萌芽—开花期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春季低温冻害调查资料,根据冻害气象指标,统计得出冻害主要发生时段集中在3月20日至4月30日,轻度冻害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而中、重度冻害在4月上旬发生频率最高。利用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法对1960-2020年蓝田核桃萌芽、开花期的气温做趋势分析,得知萌芽期和开花期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上升趋势较为显著。利用MK、MTT和累计距平方法对核桃冻害期平均气温做突变检验,得出核桃萌芽期和开花期平均气温分别在1999年、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冻害发生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王益(印台)区、耀州区国家气象观测站、乡镇区域自动站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宜君县、王益(印台)区4月核桃低温冻害日总体呈增多趋势,耀州区呈现减少趋势,宜君县出现低温冻害的风险最大,达到年均1. 6 d;低温冻害日期最早出现在4月1-2日,最晚出现在4月27-29日,37 a中发生在5-15日期间的低温冻害日占总数的56. 6%,宜君县出现中等强度及以上低温冻害风险较大,王益(印台)区风险较小,耀州区没有中等强度及以上低温冻害风险;全市低温冻害高风险区位于宜君县棋盘镇和哭泉乡,较高风险区位于耀州区的瑶曲镇。研究铜川市核桃花期冻害特征及风险,为政府规划核桃种植提供可靠的气象条件分析数据,同时也为果农趋利避害的做好核桃花期防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收集整理了宁夏16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指标,采用所建立的晚霜冻气候风险评价指标因子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地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并制作了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可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风险区域。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较高(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坡头西南、海原南部、同心南部、盐池东部和陶乐等地,这一地区霜冻发生频率高,年均霜冻日数多,种植酿酒葡萄经常会遭遇严重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中南部大部地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利用巴彦淖尔河套地区1960~2020年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日最低气温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春霜冻期日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1年河套地区春霜冻期日最低气温平均为6.2℃,平均每年日最低气温升高0.07℃。终霜冻日数平均为9.8 d,平均每年霜冻日数减少0.2 d。春霜冻期日最低气温和霜冻日数呈负相关关系,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霜冻日数约减少3.03 d,且两者在空间上呈反位相。河套地区西南、东南部是日最低气温的高值区和霜冻日数的低值区,北部则是日最低气温的低值区和霜冻日数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华亭县1971—2017年47年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和11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近5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分析华亭县晚霜冻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核桃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亭县终霜日期主要集中于5月上、中旬,偏早型终霜日出现频次最高。晚霜冻主要以轻霜冻为主,终霜日年际波动较大,且并无明显的提前或推迟。晚霜冻出现日数总体以2.18 d/10年的速率减少,但也呈现阶段性特征,是一种气候突变现象。晚霜冻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总体上呈现出由西北至东南逐渐递减的趋势,与地形、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华亭县核桃在4—5月较易遭受晚霜冻影响,晚霜冻对核桃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山区更加需要注意晚霜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1961-2017年4~10月湟源县逐日最低气温、最低地表温度及霜冻灾害资料,在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湟源县霜冻灾害进行了精细化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湟源县初霜日呈推迟,终霜日提早,无霜期呈显著增多趋势,速率为每10年10天,其中2003以后增加趋势尤为显著。风险区划显示,湟源县中部的波航乡为霜冻灾害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湟源县东北部的巴燕乡和申中乡,而湟源县东南部、西部大部地区及东峡乡、日月乡、大华镇为较低风险及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岱岳区1981~2010年近30a春季的低温气象资料,分析当地春季晚霜冻发生的特点,对下辖的10个乡镇气象站2006—2010年共5a的气象资料进行插值和年代外推,并进行春季低温风险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岱岳区3月和4月低温灾害综合风险的分布大致相同,北部和东部山区的祝阳镇、徂徕镇等乡镇(街道)为高度风险区,马庄镇、房村镇等城市近郊为中度风险区,粥店街道、满庄镇、大汶口镇等乡镇(街道)多为轻度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农业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可杰  庞翻  杨婷婷  韩洁  高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208-209,307
通过对宝鸡市春季核桃展叶-花期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地面日最低温度等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宝鸡地区低温冻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宝鸡地区核桃春季低温冻害不同时期出现频率及分布特征,并利用GIS技术,以极端最低温度出现的范围确定指标,按照重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基本无风险区进行分区分析,为宝鸡地区核桃种植的趋利避害以及扩种的气候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理统计对比法,分析了1972—2020年晋中市终霜冻的时域分布特征及对果树花期霜冻灾害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晋中市近50年来平均终霜日为4月30日;终霜冻总体上北部晚南部早、山区晚平川早,海拔越高,终霜冻结束越晚;春季气温呈现变暖趋势,终霜冻日期呈现出提前趋势;大部分年份霜冻灾害较轻,重度霜冻灾害出现的概率一般为2%~9%;在果树盛花期(4月),4月14日之前终霜冻出现概率最低,西部平川区及昔阳县4月15日至5月1日终霜冻出现概率最高,东部山区5月2日之后终霜冻出现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核桃是成县林果经济主导产业,受晚霜冻危害较大。利用1985—2015年成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和成县林业局核桃种植情况、灾情统计数据,结合核桃物候期分析晚霜冻对核桃的危害,并从气象环流形势对晚霜冻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旨在通过晚霜冻预警服务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提高核桃产量,促进成县核桃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春季霜害严重影响了淳安当地春茶的产量以及品质。本文根据中国气象局《茶树霜冻害等级》标准,制定了淳安县春季霜害气象指标,并且在2020年3月15日、3月29日2次冷空气降温天气过程中,积极指导茶叶种植专业户开展茶叶防霜冻气象服务,从而评估了春季霜害农业气象指标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未来开展农业防灾减灾以及茶农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宁夏2014年苹果晚霜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是易受霜冻影响的经济林果之一,2014年春季宁夏冷空气频发,出现多次霜冻天气过程,为了了解2014年晚霜冻对宁夏苹果的综合影响,文章运用调查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宁夏苹果遭受晚霜冻危害情况。结果表明,2014年宁夏苹果花期和幼果期均遭受霜冻危害,平均综合危害程度在30%~35%;综合晚霜冻危害受日最低气温出现次数和阶段内极端日最低气温影响较大;各地差异明显,从有限调查点来看,中宁轿子山林场受冻较为严重;不同品种之间,富士受冻最严重。文章的调查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宁夏苹果产业受霜冻危害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正>1总体情况据当前有关气象资料显示,5月上旬,长治市平均气温在15.1~16.8℃,气温逐步上升,加上4月份雨量充足,土壤墒情好。正值农忙时节,5月4~5日凌晨,长治市大部分地区气候异常,出现持续低温、霜冻及大风天气,对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须采取对策抗灾。2灾情特点首先在霜冻方面,此次霜冻天气共涉及武乡县、沁县、沁源县、长子县、襄垣县、壶关县、潞城市7个县(市)。0cm最低气温出现在武乡县,5月5日凌晨达到-  相似文献   

14.
长乐市马铃薯低温灾害时间分布特征及其预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设置田间与气象台站对比气象观测,对长乐市冷空气过境后的晴冷天气(易发生霜冻天气)的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差值订正,将田间寒、冻害气象指标订正为气象台站预警阈值指标,提出预警方法。并采用福建省长乐市气象站近3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1982-2011年)分析马铃薯寒、冻害时间分布特征,总结避冻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吐鲁番市1991—2021年葡萄春季霜冻发生的经济数据、产量数据、气象资料、历史灾害等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分离法分离趋势产量,引入灾损率概念定量评估了霜冻灾害损失,将气象要素、对应的气象产量、灾损率分别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考虑到最低气温和地面最低温度的双因子共同作用,构建了吐鲁番葡萄春季霜冻灾害等级。结果表明:(1)线性分离法分离趋势产量后筛选出的典型灾害年份为2001、2002、2003、2005、2011、2014年,运用灾损率分析减产从严重到不严重的年份依次为2001、2011、1990、2003、2002、2005、2000、1991、2014、2017、2016、2004年。(2)影响吐鲁番市鲜食葡萄春季霜冻的气象因子为日最低气温、地面最低温度、霜冻持续日数,葡萄霜冻受灾减产的临界值为日最低气温4.4℃,地面最低温度-0.6℃。(3)吐鲁番葡萄春季霜冻气象指标等级:轻度为0℃1≤4.4℃且-2.0℃3≤-0.6℃;中度为0℃1≤4.4℃且-4.0℃3<...  相似文献   

16.
苏北地区的小麦入春以后,当日平均气温升到3℃时开始返青,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此时,当极端气温降到-5~-7℃时,小麦就会出现轻霜冻害,最低气温低于-7℃时出现重霜冻害。据灌云县气象站20年(1959~1978)气象资料,3月上中旬出现重霜冻害的有7年,平均三年一遇,出现轻霜冻害的有6年,平均3~4年一遇。3月下旬末到4月上旬初,三麦幼穗分化进入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8—2016年吴忠市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定义统计出现霜冻的日数,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盐池北部是全市霜冻次数最多的地区,次数最少的是青铜峡市东部到利通区北部;统计时段内2016年全市发生霜冻的次数最少;灌区平均霜冻日数比山区少;全市平均初霜冻日数比终霜冻日数少;灌区平均初霜冻日数比山区少,平均终霜冻日数比山区多;灌区最早初霜冻日期比山区晚,最晚终霜冻日期比山区早。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春季霜害严重影响了淳安县春茶的产量以及品质。本文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标准《茶树霜冻害等级》(QX/T 410—2017),制定了淳安县春季霜害气象指标,并应用在2020年3月15日、3月29日的2次冷空气降温天气过程中,积极指导茶叶种植专业户开展茶叶防霜冻气象服务,评估了春季霜害农业气象指标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未来开展农业防灾减灾以及茶农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口市致灾晚霜冻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龙口市1988-2007年间春季出现霜冻日的背景资料分析,总结了龙口市晚霜冻出现的概率以及天气形势背景。结果表明:龙口市的终霜日有20%出现在4月下旬,由较强冷平流影响加辐射降温产生,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后微风、晴空的后半夜;造成龙口市重灾的晚霜冻均出现在4月下旬,气候背景是4月上旬、中旬气温和地温异常偏高,4月上旬、中旬日平均气温高于14℃和日平均地面温度高于18℃,导致农作物发芽早、果树开花早,承受低温能力减弱而造成重灾害。针对晚霜冻产生的天气背景以及致灾原因,提出了预防晚霜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倒春寒对胶东地区樱桃幼果期坐果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山东胶东半岛地区特色林果樱桃的霜冻(倒春寒)危害发生发展规律,以红灯为观测材料,在地域分布上以胶河以东为调查区域,着重分布3~4月的最低气温和持续时间对应樱桃生长发育的开花授粉—幼果坐果期,受到伤害程度。结果表明:胶东地区3~4月份<2℃的晚霜危害分为平流霜冻(PS)、辐射霜冻(FS)和平流辐射霜冻(PFS)3种。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和土壤质地进行了区划,并针对霜冻危害提出了樱桃生产过程中的农田管理措施。建立县(区)级农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尤为突出,在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相结合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