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沟播、集中施肥是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 小麦沟播是我国传统的种麦经验,是北方麦区、黄淮麦区、西北旱塬的旱薄盐碱中低产田稳产、增产的有效措施。中国农科院在京、津、冀、鲁、晋、豫、陕等七省市组织一百多个试验示范点进行了小麦沟播集中施肥试验研究,多年的试验表明,小麦沟播集中施肥抗逆增  相似文献   

2.
麦类沟播集中施肥效果分析沟搞小麦,通过内播tit.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L、镇压等工序,进行沟播集中施肥。通过在青海的西山、威远、台子等乡的试验和面_工调查,内播与一个播相比,内增产20于克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效果分析如厂:门)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沟播技术是一项传统栽培经验与现代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科学栽培技术。其技术关键是深开沟、浅播种、集中深施种肥、播后及时镇压,做到深播浅盖、集中施肥、种床上虚下实,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肥等资源,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使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植株健壮,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大秋作物机械化沟播技术是机械化沟播技术在大秋作物上的具体应用.长治市的大秋作物以玉米为主。长治市农机局在推广小麦机械化沟播技术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对小麦沟播机的通过适应性进行改制后应用于玉米作物1993年,在潞城、长子等县进…  相似文献   

4.
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近年来在我省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传统的种植经验与现代农机措施有机结合.改干旱浅山平播为水平沟播.其增产效果显著。为了验证此项技术的适应性,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西山、威远、台子,民和县的新民、马营、巴州等乡镇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沟播与平播相比,亩增产25-3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增产效果较为稳定。干旱年份更加明显。如西山乡王家村1994年沟播小麦亩产达到363.7公斤.平播亩产265.3公斤,沟播  相似文献   

5.
旱田谷物机械沟播技术张秀荣内蒙古农机研究所机械化沟播技术是通过机械来实现旱作地区沟播农艺的要求。其技术要点是改传统平播为沟播,变种肥混播为种肥分层侧深位施肥。经过几年在旱作区的实施证明,机械化沟播能够达到抗旱、抗寒、抗倒伏、抗早衰,提高肥效,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机械化覆膜沟播栽培技术是冬小麦机械化覆膜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将传统的沟播技术与现代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复式覆膜沟播机,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施肥、播种、镇压等工序,使其实现采光面增加,变无效雨为有效雨,小雨为大雨之目的,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土、水、肥、种、光、热等条件的一项先进的科学栽培技术,是农业部在近几年大力推广的10大重点项  相似文献   

7.
小麦机械化沟播技术就是将传统的种植业经验与现代农艺与机械措施有机结合,用复式作业的沟播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复土、镇压等工序,有效地利用土、水、肥、种、光、气、热等条件而获高产的一项科学栽培技术。晋城市郊区农机局自1989年开始引进一台沟播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到1994年机具发展到110台,累计作业面积  相似文献   

8.
垄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的作用,一次完成开沟,起垄、铺膜、化肥深施、膜际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采取地膜种植与沟播技术巧妙结合的一项较好的旱作农业栽培措施。互助县从 1999年开始引进试验,在浅山和脑山的油菜种植上增产特别显著,在连续两年旱情较严峻的情况下,浅山地区油菜单产达到 2070kg/hm2,较露地平播增产 913.5kg,增产幅度达 78.9%;脑山地区(即海拔在 3000m左右)的甘蓝型油菜可正常成熟,单产达到 2373kg/hm2,较对照增产 825kg。机械化垄膜沟播技术之所以能大幅度在旱作农业区提高产量,是因为它改变了油菜…  相似文献   

9.
旱地沟播机械化技术及机具薛建华,张振国旱地沟播机械化技术是指在耕整好的土地上,用沟播机作业,一次完成深开沟、浅播种、集中深施化肥、播种后适度镇压等工序,达到深播浅盖、集中施肥、种床上虚下实的月的。该技术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水、肥、种、光、气、热等资源,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木垒县委、县人民政府把解决缺水和提高水的利用率问题当作发展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1平整土地,推行沟畦灌溉技术早在80年代初,木垒县为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推行以连片种植、“五统一”为中心的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机械平整土地,去除老埂子,推广小麦沟畦播机械化技术,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对改装沟畦播装置给予补助,每架补助800元,全县用三年时间改装24行播种机150架,在行政措施上规定了没有沟畦播装置一律不准进地作业,确保了这项技术迅速推广,并取…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实施“三播工程”今年,山东省枣庄市小麦平均亩产达411千克,已初步实现由中产向高产的跨越。然而要实现明年小麦高产更高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大面积实施精播、半精播、沟播,提高种植质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到去年底,该市共有播种...  相似文献   

12.
推广沟播种植技术促进旱田增产1.沟播机种植的特点2BFG-6(S)谷物施肥沟播机的显著特点是:行走轮和镇压轮合二为一,既可播粒状又可播粉状肥料;一次作业能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五道工序,提高了劳动效率;开沟施肥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实行宽窄...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市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11公斤,已初步实现由中产向高产的跨越。然而要实现明年小麦高产更高产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大面积实施精播、半精播、沟播,提高种植质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和措施,到去年底,全市共有播种机6865台,其中精播机3134台,沟播机1100台,而且部分机具老化严重,难以满足今年三秋机播的需要。针对这一现状,我市农机部门制定了加快实施“三播工程”(即精播、半精播、沟播)的实施意见。每年推广更新播种机2000—3000台,三年以后,全市小麦播种机保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模式麦田水资源利用率及边际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山东省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20+40"大小行、"20+40"沟播、"20+40"垄作以及常规等行距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大小行、沟播和垄作种植模式的最大产量分别为7 778.6、7 624.8、8 684.6和8 893.7 kg/hm2,表明沟播和垄作都具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但在获得最大产量时,垄作的蒸散量比沟播提高了76.6 mm.沟播和垄作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等行距和大小行,但沟播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产量和蒸散量分别为7 858.8 kg/hm2和407.5 mm时获得,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种植模式.综合考虑各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以灌拔节和抽穗水条件下沟播的净收益最高,其产量为8 186.3 kg/hm2,灌溉量为120 mm,蒸散量为423.5 mm,水分利用效率为19.3 kg/(hm2·mm).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沟播是最适合在山东省推广的冬小麦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旱作农业区,冬小麦种植面积达44万hm2,其中旱地麦21.4万hm2。旱地麦受旱、盐、碱、冻害较重,不易拿苗,幼苗纤弱,产量低而不稳,影响我市小麦总产量的提高。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小麦机械沟播是旱薄盐碱地小麦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试验证明:小麦机械沟播,可以借墒播种,改善播种沟内土壤水分状况,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侧深部位集中施肥,可以一次施人较多化肥,增加土壤肥力,促亩早发,培面比苗;对盐碱较重的地块,沟播可以躲盐碱,减轻危害;沟播小麦,沟埂相间,麦苗可以避风防寒,减少冻害死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选用山东省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20+40”大小行、“20+40”沟播、“20+40”垄作以及常规等行距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大小行、沟播和垄作种植模式的最大产量分别为7778.6、7624.8、8684.6和8893.7kg/hm2,表明沟播和垄作都具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但在获得最大产量时,垄作的蒸散量比沟播提高了76.6mm。沟播和垄作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等行距和大小行,但沟播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产量和蒸散量分别为7858.8kg/hm2和407.5mm时获得,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种植模式。综合考虑各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以灌拔节和抽穗水条件下沟播的净收益最高,其产量为8186.3kg/hm2,灌溉量为120mm,蒸散量为423.5mm,水分利用效率为19.3kg/(hm2?mm)。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沟播是最适合在山东省推广的冬小麦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赵静  鲁力群 《农机化研究》2008,1(6):106-108
针对机械化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配套机具存在的动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深松、旋耕沟播联合作业思路,研制开发了深松旋耕沟播联合作业机。经过田间试验证明,该机具整机结构合理、性能稳定、适应性强、作业质量良好,为我国一年两熟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一、2BMG—2型沟播平铺机的设计思路与构造1996年在机械化沟播技术推广中,采用了精河县农机局研究的专利产品“2BMG—2型沟播平铺机”的第二代机型.这种机型的主要设计思路有以下几点:①采用联合作业,一次完成整地、开沟、播种、沟形镇压、铺膜等多项工序,与小四轮配套,悬挂作业;②苗沟成形采取浅开沟深松土配合镇压的方式完成,使苗沟沟壁与沟底具有一定坚实度,以防止沟形在后续作业中被破坏.③为了保证苗沟成形,镇压辊与机架固定联接,利用整机重量增大镇压力;④考虑到沟播平铺技术的特殊要求,即形成稳定、可靠的苗沟,故暂不设施种肥装置.第二代机型主要由机架、整地机构、苗沟成形装置、传动播种机构、地膜覆盖机构五部分组成.二、技术推广工作历程1.机具研制阶段1994年7月精河县农机局决定成立沟播平铺机研制组.研制组针对原有机型存在的缺陷,经过多  相似文献   

19.
该机主要由沟播机和施水装置两大部分组成,能同时完成开沟、施水、施肥、播种、镇压五道工序。采用播后留沟的沟播农艺和种肥分施的侧深位施肥与水泵强制施水的种植方法,播种后地表呈整齐的沟垄形状,具有档风避寒、蓄水保墒等优点,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土壤养分合理分配,促进作物生长。该机由中国农业大学和甘肃定西博兴铸造冶炼有限公司共同研制。该机特点:具有施水量均匀、浅播种、深施水肥、性能稳定、作业质量较高、结构紧凑等特点。播幅:1~1.2m播深:4±1cm施肥深度:深于种子3cm沟数/行数:4沟/8行施肥量:化肥不小于225kg/hm2水箱容积:200L…  相似文献   

20.
垄作沟播喷灌技术对降水及灌溉水叠加利用效果明显,适用于北方井灌农业区。通过测定不同灌水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土壤温度变化、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效益等指标,分析了不同灌水处理对油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调控、水热高效利用机理与效应。研究表明,垄作沟播处理可减少棵间蒸发,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冬季灌溉储水量和有限的灌溉水资源,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其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CK(覆膜平作喷灌)小,且较为平缓,对土壤水热的调控效果明显,提高了水热利用效率,对油葵产量形成有促进作用。垄沟处理T3(垄作沟播喷灌,灌水定额36mm)、T4(垄作沟播喷灌,灌水定额42 mm)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垄沟处理和CK处理,在提高总体光合产物的同时提高了经济产品的积累量。在适宜灌水定额(T3)条件下,两年油葵产量较CK分别高6.1%和8.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34 kg/m3和0.54 kg/m3,净产值分别提高6.7%和10.2%。在实际油葵种植生产中若采取垄作沟播喷灌技术,建议灌水定额以36mm为宜,灌水频率依据气候条件保持在3~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