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1975年,由北京植物园提供火炬树种子、种根,开始在我区延安市河庄坪苗圃进行引种繁育试验。当年出苗良好,生长健壮,实生苗最高为1.92米,地径达3厘米。平均苗高1.29米,平均地径1.87厘米。1976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引种育苗试验,育苗面积扩大到1亩。实生苗最高为1.63米,地径2.17厘米,平均高1.22米,平均地径1.33厘米。亩  相似文献   

2.
新疆核桃具有颗粒大、薄壳、早熟等特性。车河地区林科所于1966年开始引种,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培育,现有180亩新疆核桃,长势良好。6年生树平均高3.34米,平均冠幅2.82米,平均地径9.18厘米。最优株树高4.8米,冠幅4.55米,地径13.3厘米。1969年开始结果,至1972年已有40%的植株开花,有21株结果,总产果269个,单株最高产果95个。1970年培育的子代茁壮成长,1973年已高达1.3米,地径2.4厘米。1972年用枫杨作砧木,新疆核  相似文献   

3.
池州市贵池区2003年春季,采用短穗扦插造林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10万余亩,当年抽样调查,平均苗高2.5米,地径2厘米,优势苗高达3.5米,地径3.5厘米,成活率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常规育苗,是从种子入土开始,苗木出圃为止,定植后再嫁接定干,总共需要五六年时间.采用大棚板栗根接、圃内定干育苗,仅6个月就培育出初成树形的壮苗.2005年3月28日岳西县城关叶畈板栗根接入圃,9月21日对1 600多株苗木实测,平均地径1.74厘米,最大地径2.89厘米,平均苗高1.23米,最大苗高1.63米;成苗率91.43%,当年就可上山定植.  相似文献   

5.
水杉是世界稀有珍贵树种.原产我国湖北、四川两省.解放后,开始在国内各地引种,栽培地区不断扩大.在国外亦引种至许多国家和地区.水杉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强,树干通直圆满,材质良好,是平原水网地区优良的速生树种.水杉一般用扦插及播种方法育苗.而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寿命长、生长速、干形好等优点.惟种籽发芽率极低(仅为5—10%),种籽又小,一般大田种籽育苗成苗少,产量低,且水杉种源极少,种籽十分珍贵.所以如何提高水杉种籽的产苗量、成苗率,就成为生产上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场从1982年开始摸索水杉芽苗移栽育苗方法,当年获得了初步成功,0.05公斤种籽产苗2133株,平均苗高40厘米以上,平均地径0.87厘米,最高达82厘米,地径1.6厘米.1983年我场在不同工区苗圃,将0.4公斤水杉种籽,全部采用芽苗移栽育苗,亩产劳20,185株,平均每公斤产苗50,262株,平均首高达66厘米以上,平均地径1.2厘米;最高苗高126厘米,地径2厘米.1984年育苗0.25公斤,获得水杉芽苗19,500株,移栽成活率达96%,生长良好.现将三年来水杉芽苗移栽育苗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78年春,我县乌泥林场从省林科所引进意大利树共10个品系,当年扦插育苗,保存500株。翌年春出圃时,苗木平均高5m,地径5cm。1979年,该场又扦插育苗4,000株,次年出圃平均苗高3.5m,地径6cm;1980年又繁殖苗木3万株。1981—1983年,全县育苗发展到20多处,共提供苗木50多万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泡桐苗干低、质量差、栽后缓苗期长、成材速度慢等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圃于1978年对泡桐苗木进行了定时观察,初步掌握苗期生长规律,为育苗、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于1979年进行了泡桐高干壮苗培育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年获得埋根苗亩产800株,平均苗高3.71米,最高株达5米,平均胸径3.85厘米;平茬亩亩产700株,平均苗高5.81米,最高达7.5米。一、泡桐苗期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8.
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属于台湾杉属,是我国特有的高大常绿乔木,有亚洲树王之称,为南方高山中部造林的优良树种。由于种子缺乏,给大量繁殖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扦插试验,效果很好,当年平均苗高21.8厘米,地径0.35厘米,最大苗高35.5厘米,地径0.43厘米。一、扦插时间  相似文献   

9.
干旱地区培育楸树苗比较难。通过试验,采用选种根(1cm以上较好),种根催芽,埋根覆草屑等技术措施,培育出了楸树壮苗。当年平均苗高2.53米,地径3.4厘米,出圃率达83%,其中一级苗占55%,比对照提高38%。  相似文献   

10.
<正>杨树嫩枝插条,操作简单,成活率一般在90%左右,作业时间长(从5月下旬直到8月中旬),育苗成本低,除初期灌水次数较多外,管理也不太费工。更重要的是嫩枝插可以加速优良品种的繁育,一般一株2—3年生的幼树一年可采插穗20—30个,而对母树当年的高生长无太大影响。 5月底到6月初扦插,当年平均高可达1.5米,地径1.5厘米;麦收后接麦茬扦插,当年平均高生长82厘米,最高105厘米,地径0.76厘米;7月中旬以后插当年成活,第二年春季平茬,一般高生长4米左右。  相似文献   

11.
纸皮核桃,原产于新疆阿克苏县,核壳极薄,放在手里轻轻一捏即碎,出仁率很高。我们在1963年引入,剥壳种下,成活15株,幼苗当年平均高18.0厘米,最高28.7厘米;地径粗平均1.41厘米,最粗1.80厘米。定植后,有的在播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最晚的1株是在第九年开始结果。1976年调查,树高平均为5.2米,最高6.8米,最低3.8米。干径平均为19.6厘  相似文献   

12.
1983年以来,省林科所有关课题组,对泡桐芽苗移栽育苗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用这一技术培育的泡桐实生苗,当年(白花桐)平均苗高4.24米,平均地径5.45厘米,接近或超过1年生泡桐埋根苗的高、径生长量。与一般大田播种育苗相比,用种量从每亩500克减少到0.67克,种子利用率提高了800多倍。为了把这一技术比较全面的作一介绍,我们选登了三篇虽属大同,也有小异,且各有侧重的文章,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尽快解决我县用材,烧柴。1981年春,引种Ⅰ—69和Ⅰ—72黑杨穗条500多节,在县重龙山苗圃扦插育苗0.15亩,当年产合格苗486株,平均苗高3.85米,平均地径3.62厘米,1982年又从山东兖州引进Ⅰ—63、Ⅰ—69、Ⅰ—72、Ⅰ—214和沙兰等黑杨的5个无性系穗条70余万节。产壮苗46.2万株,除留作穗条外,在沱江两岸和乡镇作了适生性试验栽培。翌年春,植树25万多株。造林3年,Ⅰ—63,Ⅰ—69,Ⅰ—72,3个新无性系平均树高12.05—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壮苗,减少赤枯病危害,我们进行了柳杉塑料薄膜容器育苗试验,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当年苗平均高25厘米,地径0.4厘米,最大苗高33.6厘米,地径0.5厘米。高生长比裸根苗增加1—1.5倍,地径大1倍。冠幅、分枝、根系等方面也都比裸根苗有较大幅度的增加。5个月的容器苗即可上山造林。  相似文献   

15.
细种条培育毛白杨壮苗,已在我省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武陟县小徐岗林场,用径粗为0.4—0.8厘米的插条,扦插育苗成活率平均为83.81%,最高达93.1%。每亩平均产苗量6,784株,最高达9,191株。平均苗高2.95米,地径2.04厘米。现简介如下: 1.适时采条为了保证种条生根快、成活多、苗木壮,必须适时采集种条。经验证明,毛白杨以叶片变黄而部分脱落时采条最适宜。具体时间,以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为好。 2.深坑贮藏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成深1米,宽1.5米,长2米的贮藏坑。坑底铺沙10  相似文献   

16.
南疆各地栽桑养蚕发展很快,但良种桑苗短缺。据试验,扦插育苗成活率较高,一次性成苗,能很好的保持母系优良特性,当年出圃,一年生苗木一般苗高2米左右,最高2.5米左右,地径2.4——2.6厘米;栽植后,呈型快,进入产叶期早,叶质好,产量高。 现将桑树扦插育苗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 1.土地选择与作床 土地要求同一般育苗土地,但严禁扦插时施生肥。采用高床扦插,床高20厘米,宽45厘米。  相似文献   

17.
<正>丰宁县大阁苗圃内有一单株50余年生的黄波罗雌株大树,高6米,1980年以来几次开花结实。为了试探黄波罗单性结实的种子能否繁殖,苗圃科技人员于1983年10月中旬采集黄波罗浆果226.3克,加工后得纯净种子21.5克,经沙藏于1984年5月播于苗床,出苗22株,当年苗高15—22厘米,最高一苗达32厘米。  相似文献   

18.
两年来,我场在海拔1,600米、黄土山地的苗圃,试行白桦播种育苗4.5亩,已获得初步成效。经检查结果:一年生苗木,平均亩产量40万株,苗高25厘米,地基径0.3厘米,其中最高的达50厘米。按照不同播种时期及施肥、松土等情况,有以下比较:  相似文献   

19.
奉新县甘坊采育林场于1975年在丘陵山地营造泡桐三百余亩,现平均树高11.2米,胸径17.92厘米;最大单株16.5米,胸径33.7厘米,达到成林成材。造林地海拔高450米,坡向西北,坡度20度,年平均气温为16.5℃,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80—85%,绝对最低温度-11℃,绝对最高温度37℃,无霜期260天左右,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土壤为花岗岩风化的砂质壤土,土层深30—50m,造林前为次生林,以壳斗科植物为主,伴生杉木、毛竹、杜英、杜鹃、(?)木等。苗木系从江苏调进实生苗,主要是毛泡桐(Paulownia tamentosa(Thunb) Steu-del)和兰考泡桐(Pelougata S.H.Hu)。苗高0.8—1.5米,地径1.5—3厘米。整地时首先皆伐,然后按等线环山作带,深30厘米,带宽1.5米。1975年3月定植,  相似文献   

20.
我所于1987年2月8日从韶关市翁源县林科所得到意大利杨1年生苗500株,剪成插穗8000根进行扦插育苗试验,成苗共7500株,扦插成活率达94%。当年12月26日调查,苗木平均高为2.51m,平均地径为2.1cm,最大苗高达4.79m,最粗地径达3.4cm。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