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渗出性皮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猪的出现全身油脂样渗出、形成皮痂并脱落,甚至导致脱水和死亡等临床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论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就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陈福华 《中国猪业》2009,4(7):49-49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皮肤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液并结痂,甚至导致患猪脱水和死亡等为临床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黎建堂  欧帮彬 《养猪》2007,(3):77-77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浅表性皮炎,多发于哺乳仔猪或早期断奶仔猪。猪感染后4~8天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表皮脱落、皮肤裂隙中皮脂及血清渗出形成黑色的皮痂,最先出现在额头,后波及全身形成油脂猪。规模化猪场猪  相似文献   

4.
<正>引起猪皮肤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及蚊虫叮咬、过敏反应等都会在猪的皮肤上出现病变。现将常见的以皮肤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猪皮肤疾病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渗出性皮炎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是猪葡萄球菌,这种菌可以产生热敏感性表皮脱落毒素,同时猪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会促使渗出性皮炎的发生。渗出性皮炎主要发生于1~4周龄的哺乳仔  相似文献   

5.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表皮(白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浆液或黏液并结痂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皮肤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的生长发育。夏秋热季,是该病的高发期,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猪以出现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或油皮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大肠杆菌病、疥螨病可诱发仔猪渗出性皮炎。1流行特点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尘埃、污水及土壤中都有葡萄球菌存在,它也是动物体表  相似文献   

7.
渗出性皮炎,俗称大钱疮,对于长白猪来说,是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秋季节常见。一、病变:患猪在初期,腹部皮肤出现红斑。继续发展到中期,这段期间约2—3天,红斑顶部破溃,出现渗出液,渗出液为淡黄色,透明。再发展为后期,后期由原来的红斑转变为溃疡,形成痂。  相似文献   

8.
正1猪病的发生规律1.1哺乳期(出生-断奶)猪瘟(HC)、猪红痢(CE)1~3天、猪先天性阵颤(CP)、猪溶血性黄疸、猪低血糖、猪黄痢(YS)3~7天、猪口蹄疫(MFD)、猪附红细胞体(EC)、猪蓝耳病(PRRS)、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轮状病毒(RV)、猪链球菌病(SS)、猪白痢(WS)8~20天、猪渗出性皮炎、猪伪狂犬(PR)、猪球虫病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病(HP)。1.2保育期(包括新购猪)猪瘟(HC)、猪水肿病(ED)、猪多功能衰竭症(PMWS)、猪增生性肠炎(PPE)、仔猪副伤寒(PS)、猪  相似文献   

9.
猪渗出性皮炎病是一种仔猪多发的高度接触性、全身性皮肤疾病,以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浆液或粘液并结痂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腻猪病",近几年时有发生,没有季节性;发病率高,死亡率、致残率均高,尤其是圈舍条件差、饲养管理落后或者消毒不严格、不彻底的猪场最易发生该病。猪场一旦发生该病,严重影响仔猪健康,即使康复生产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对猪场造成大的经济损失。"油腻猪病"多发生在5~25日龄的哺乳仔猪,出现渗出性皮炎的症状。发病仔猪一般先在嘴角出现皮结痂,之后慢慢蔓延至全身各处,然后慢慢消瘦,毛长死亡;据了解个别猪场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将近  相似文献   

11.
王彬  刘年 《猪业科学》2023,40(7):94-96
猪渗出性皮炎是猪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其传染性强、治疗困难,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生猪皮肤发红、肿胀、出现渗出和溃疡,严重影响了猪只健康和生产性能。同时,猪渗出性皮炎对人类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威胁,因为病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食用感染猪肉传播给人类。因此,控制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生和传播对于猪业生产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猪渗出性皮炎的危害、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和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旨在帮助养殖户更深入地了解和控制这种病害。  相似文献   

12.
用一株本室分离鉴定能够引起猪渗出性皮炎的猪葡萄球菌(S.hyicus GZ1)经肌肉注射裸鼠和BALB/C小鼠,意图研究裸鼠和BALB/C小鼠对猪葡萄球菌的易感性及猪葡萄球菌对裸鼠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裸鼠和BALB/C小鼠均可被感染,并表现各自的临床症状。裸鼠在感染后2到3d背部和面部皮肤开始出现大量小的红色囊泡,4到5d后部分囊泡消失,部分形成结痂。一些裸鼠眼睛还会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渗出,感染两周后相继死亡。BALB/C小鼠感染该菌后多表现急性临床症状,感染后2到3d就相继死亡,因此表现不出明显的眼观病变,只有很少一部分小鼠皮肤上会出现炎性渗出,导致该处皮肤脱落。研究表明:BALB/C小鼠比裸鼠对猪葡萄球菌更易感,裸鼠感染后产生清晰可见的临床症状,而BALB/C小鼠在感染后往往还来不及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相继死亡。可见,猪葡萄球菌不仅对猪有致病性,对裸鼠和BALB/C小鼠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3.
猪渗出性皮炎俗称油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最早可见于3日龄仔猪,3~25日龄最易感。猪螨虫病俗称疥癣、癞,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仔猪若在感染螨虫情况下发生渗出性皮炎,则病情将进一步加剧。临床中个别养殖场养殖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4.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仔猪的一种急性或超急性的细菌性皮肤病,仔猪通常在5~6周感染,经4~6 d发病,患猪出现全身性皮炎,最后脱水而导致死亡。该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可减轻皮肤病变程度,使之仅发生浅层的病变,并能促进愈合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正猪渗出性皮炎是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一种破坏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真皮层的疾病。本病常常发生在5~6周龄仔猪群,卫生消毒不完善、饲养管理较差的猪场极易发生本病,疾病发生后,猪群的生长速度几乎停滞并且常常继发绿脓杆菌、链球菌等感染,给猪群疫病防控带来了较大困难。1猪渗出性皮炎的初步诊断2018年5月,河南某猪场30日龄左右仔猪发  相似文献   

16.
<正>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国内猪场多发于3~28日龄仔猪,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严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多见。本文将对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临床病例的诊治情况作一分析。1发病情况2014年4月我县某猪场多窝7~8日龄哺乳仔猪发生以皮肤病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平均每窝中3~4头发病,病猪营养状态较差,被毛粗乱,最后因消瘦、脱水、衰竭而死亡,因未  相似文献   

17.
<正>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渗出性皮炎,又称猪油皮病,是较常见的葡萄球菌病,该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本病多发于3~50日龄猪,多散发,也可引起流行性发作,无明显的季节性,但  相似文献   

18.
正猪葡萄球菌病主要由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猪乳腺炎、坏死性皮炎及乳房脓肿等。1临床症状葡萄球菌一般感染出生2~50d的仔猪。病猪有渗出性皮炎,皮肤发生病变较快,开始仅一小片皮肤病变,但一天或几天内全身就会出现发病。病猪食欲明显减退,初期嘴、耳、鼻及面颊周围出现创伤性红斑,红斑逐渐蔓延至背部、腹部、  相似文献   

19.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一种破坏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真皮层的疾病,本病无季节差异性,常常发生在5~30日龄较小的猪群中。患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腹水和死亡。  相似文献   

20.
1渗出性皮炎渗出性皮炎是扩散性的真皮炎,波及全身体表。急性型常侵害哺乳仔猪,慢性则多见于较大的猪、断奶猪。本病损害首先见于眼睛周围、鼻、唇、牙床、耳后和腹部皮肤呈现红褐色斑点,斑点变大,可发展成水疱或脓疱。水疱迅速破溃,渗出清亮的浆液或粘液。在2~3天内扩展到全身各处,触摸患猪皮肤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