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越年种的冷藏是蚕种保护的延续,越年种冷藏保护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解除部分蚕卵的滞育,抑制部分发育过快的蚕卵,促使蚕种发育齐一;二是有利于蚕桑生产用种时间上的合理布局.我省单、复式蚕种一般在年末至元月上中旬陆续入库,单式种作春用,复式种作夏秋用,由于冷藏时间长,蚕种集中,  相似文献   

2.
春制越年蚕种保种时间长.从六月上中旬蚕卵产下至十二月上中旬浴消整理入库,要经过高温多湿的盛夏,也要经过温度多变的秋天和初冬.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霉变,产生大量死卵,再出卵,胚子过早活性化,不耐冷藏,增加冷藏死卵等.增大折扣率,降低蚕种质量.尤其是川东地区,经常发生伏旱和秋干,保种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了.如是设计和建设好保种室就成了保好蚕种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蚕种入库工作是蚕种场与蚕种冷库互相配合提高蚕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为提高蚕种孵化率打下基础。本人认为做好冷藏浸酸种入库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冷藏蚕种的数量安排冷库应在蚕种入库前向有关方面了解秋用种计划,再了解各场送本库的各批蚕种预计制种张数,以合理安排各批蚕种的入库工作计划。入库胚子过嫩,冷藏时间延长,会增加死卵;入库胚子过老,冷藏时间偏短,则浸  相似文献   

4.
(一) 蚕种的冷藏与浸酸处理,是蚕种保护过程中的一项主要环节。在生产实践中,常会碰到因冷藏或浸酸上原因而致降低孵化率、孵化不齐,甚至在次代稚蚕期发生蚕体大小和发育不良。因此,蚕种的冷藏浸酸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蚕种的丰产品质,是蚕种繁育中的重要技术操作过程。 所谓蚕种的冷藏处理,包括人工不越年种(夏秋蚕种)的冷藏和越年种(春蚕种)冷藏两种,两者冷藏对蚕种胚子的作用,性质上不同。前者是就蚕卵胚子已经决  相似文献   

5.
在蚕种的调度方面,我市和全省一样春种不足提夏种,夏种不足用印浸种或部份外调种(即向外省购买部份蚕种)以满足生产需要。我库1990年冷藏春夏用越年种共576516张,其中夏改春用蚕种152243张,外调种69689张,分别占入库总数的26.42%和12.07%。如何搞好夏改春用种和外调种的冷藏,解决蚕种调度上往往因临时变化,计划欠准,冷藏过期造成既缺种又烧种的矛盾呢?为此,我库根据四川省复式冷藏技术库温组合的原理,对部份夏改春用种首次进行了春、夏兼用冷藏技术的处理,使已改为春用的夏种,既可春用又  相似文献   

6.
邱习平 《江苏蚕业》1998,20(3):38-39
<正>越年蚕种在越冬保护期间,为了清洁卵面,除去附着在蚕卵面上的鳞毛、蛾尿、尘埃等不洁物,并彻底消灭卵面上可能附着的病原体,防止蚁蚕孵化后受到感染,必须进行蚕种的浴洗和卵面消毒.越年蚕种的浴消整理是关系到蚕种质量的好坏和孵化量的多少、蚕种规格化的重要操作过程,必须认真对待,精细操作,安全、合理、严肃地执行各项技术规格和技术要求,减少对蚕种的理化刺激,防止再出卵.在蚕种冷藏入库适期之前必须将蚕种整理结束,统计出各批的净种数量.  相似文献   

7.
<正> 多年来,我省春制秋用蚕种多采用冷藏浸酸方式,即产卵后用温度25℃(77°F)保护50小时,卵色呈赤豆色时人库5℃(41°F)冷藏38天~40天以后浸酸,蚕种孵化齐一。若要缩短冷藏时间提前出库使用,则必须在卵色呈淡赤豆色时入库作短期冷藏。但此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省春制越年种经冷藏和中间感温后,常有些批次的蚕种发生不同程度的冷藏死卵,严重时冷藏死卵率达8%~10%,给蚕种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作者就越年种产生冷藏死卵的原因谈点体会,供同仁参考。1 越年种发生冷藏死卵的原因1.1 连纸上浆质量差是导致越年种发生冷藏死卵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在浴消中观察到,凡浴消脱粒洗落困难的批次,均会产生冷藏死卵,且发生比例与脱粒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脱粒困难的批次,虽然勉强能将蚕卵洗落下来(实际上当时就有少量蚕卵因擦破卵壳而死),经过盐水比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现行推广的部分蚕品种进行了秋用改越年用的中止冷藏,探明了现行常用的春用品种,夏秋用品种中止冷藏安全期限范围。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冷藏日数长短,以瀛系为母体的孵化损失率都有高于华系为母体的倾向;中止冷藏改作越年春用种,以华系为母体的最好;含多化性血缘的夏秋用品种不宜中止冷藏,以春用多丝量品种为宜;越年性稳定,解除滞育慢的品种改为越年种,其冷藏日数不超过16日为宜;越年性不稳定的夏秋用品种不超过10日为宜;冷藏期限越长损失越大,越失去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蚕种是生产资料,既要保证质量,还要保障供应。除按需入库外,因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事故,因此,必须考虑留有一定数量的预备蚕种。多余的春夏用种,现在可以进行超期冷藏,延至早秋使用,一般不会损失。造成多余蚕种损失的,主要是春制秋用蚕种。其原因:一是以毛种估计入库,入库的毛种须经冷藏、浸酸、比重、称量、装盒才成为成品。因技术、管理、人为等种种原  相似文献   

11.
桑蚕品种932和芙蓉是两广二号的两个中系亲本。在原种繁育过程中因出现932羽化齐一,而芙蓉羽化分散的情况,使芙蓉母蛾与932雄蛾对交经常需要冷藏932雄蛾,但932雄蛾的不耐冷藏性会使杂交原种芙蓉×932出现空圈多、有效卵圈少、蚕种净种率低等问题。为探究冷藏处理932雄蛾对蚕种质量的影响,调查了在不同冷藏温度、冷藏时间条件下处理932雄蛾后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对有效卵圈数有显著影响,932雄蛾冷藏温度越低、冷藏时间越长,则芙蓉×932的蚕种表现越差;对不良卵率和良卵量的影响因交配的芙蓉雌蛾的出蛾时间不同有差异;932雄蛾最佳冷藏条件为5℃、24 h。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利于蚕业生产上及时、有序地供应无毒蚕种,探究了春制越年一代杂交种在冬季浴消之前将滞育卵进行冷藏浸酸处理,对孵化蚁蚕进行家蚕微粒子病检疫的可行性。采用该方法从抽样107个批次越年蚕种样本(7 g/批)冷藏浸酸孵化的蚁蚕中检出7个带毒批次,并且与同批次的母蛾及常规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疫结果一致。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应用此方法可以提前数月开展春制越年蚕种成品卵家蚕微粒子病检疫。  相似文献   

13.
用即时浸酸种冷藏的办法来调节孵化日期,一直都在生产上沿用,但冷藏时间一般在20天以内,按规定冷藏期限超过20天的蚕种不能发放,这样就容易造成蚕种浪费或蚕种供应受到限制,对生产很不利。那么这种实用期限能否再延长呢?在日本有即时浸酸后冷藏卵用氯化钠水溶液浸渍和给冷藏卵补充水分办法延长冷藏期的试验报导。在我国也有即时浸酸种(春制种)浸酸后入库冷藏(3~4℃),能延长冷藏抑制有效期限的研究报导。延长即时浸酸后冷藏抑制的期限  相似文献   

14.
越年蚕种的三级冷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秋用蚕种的越年冷藏,往往采取两级冷藏方式——复式冷藏法,但冷藏效果一般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蚕种的孵化率上,往往夏秋用复式冷藏种孵化率低,尤其是秋用复式冷藏种孵化率更低。 1994年冬、1995年冬,我们对入库越年夏秋用种采用了三级冷藏的冷藏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夏种孵化率达99%、中秋孵化率98%,晚秋孵化率仍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我场1997年因蚕种生产超额完成任务,春制越年夏用种库余比较多,按用种单位计划无法全部销售,该批蚕种有部份将作报废处理。为了减轻种场经济损失,根据有关越年蚕种延期冷藏资料介绍,将1997年春制越年夏用种延时冷藏到1998年秋季饲养,获得成功,缓解了1...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以广东现行推广的蚕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广东的气候条件下,采取今春制明春用的处理方法是否可行。广东由于过去长期饲养多化性品种,甚少越年卵,所以对越年卵的冷藏方法研究也少,只是到了1984年以后,饲养二化性品种的比例增大,才逐步发展对越年蚕种冷藏方法的研究。但是,春制春用的保护及冷藏技术在广东仍然研究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春繁多余蚕种的改期使用。本试验表明,春制“新九”、“芙蓉”、“932”、“湘晖”、“7532”、以及“新九×7532”、“932ד7532”“芙蓉×湘晖”(含反交),产卵后的第二天至第五天用20℃~21℃保护,再用25℃~26℃保护10天,以后在24~25℃、相对湿度80~85%保种室保护至10月初,此后将室温逐步降至15℃,到11月中旬将蚕种放入3~4℃冷藏;冷藏90天后将蚕种中途感温,待胚胎达丙1多数、丙2少数时作第二次冷藏(30~50天)后出库供种。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春用越年蚕种的冷藏处理,我省一向采用单式冷藏法。即各蚕种场蚕种浴消整理完毕后,于1月上中旬分别将蚕种送至指定冷库集中保护。冷库点收后,将蚕种置于蚕种保护室保护,直至3月上中旬入库冷藏。保护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一、二月份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月份,而且变温也大(无锡地区1~2月气温见附表一)。这对冷库蚕种保护带来困难,理想的保护温度难以控制。特别是寒流袭击时,需要进行加温处理,而加温处理易使蚕卵感温不匀。总之,蚕种从浴消后到入库冷藏这一阶段,不易保护在合理的环境中,往往易使蚕卵胚子发育  相似文献   

19.
<正> 农村养蚕生产中,春蚕种及部分夏蚕种采用上年制造的越年种。这种越年种都是在冬季浴消,经一定时期后滞育解除并缓慢发育至乙胚子时入库冷藏,以抑制胚子的发育。一般春蚕种大多在4月20日前后出库催青,夏蚕种在6月15日前后出库催青,后者冷藏期间较前者增加50多天。关于越年种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单式冷藏方法保存的越年春用种为研究对象,以延长蚕种有效保存期为目的,探讨不同冷藏方法在保证春用基础上,对蚕种延期使用时有效保存时间的影响。初步表明,春制苏5×苏6单式冷藏保存蚕卵,在次年4月下旬第二次感温达丁_1 丁_1~+ 保存,较不经处理蚕卵可更有效地保存至6月底供夏用;在3月上旬、4月下旬和6月中下旬三次感温分别达乙_2 乙_1、丙_1 丙_1~+和丁_1 丁_1~+ 保存的蚕卵,可有效供种至7月底~8月初;而将蚕种入库冷藏的时间从1月底提前至12月下旬,配合以上述三次感温方法保存,蚕种可有效供应至8月下旬~9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