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德茂 《农家致富》2014,(17):38-39
猪的保育阶段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断奶应激对猪来说是最大的应激。由于断奶和环境的变化,保育猪的免疫机能有所降低。因此,保育这一关过不好,对猪的整个生长肥育过程都有影响。要让仔猪过好保育关,关键的问题是要降低因为断奶和环境变化对仔猪所造成的应激。一、原栏留养,同窝保育,合理分群哺乳仔猪18~20日龄时,随着母猪泌乳量和乳汁质量的下降,就应当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忌饱食后阉割饱食后的猪胃肠内容物增多,腹压相应增大,此时阉割,小母猪的子宫、卵巢不易挑出,按压阻力大,肠管易脱出、难还纳,易发生切破肠管或术后夹肠等事故。二忌仔猪刚购进就阉割环境突变和长途运输都会对新购进的猪造成应激,此时阉割极易导致仔猪急性死亡。三忌仔猪断奶期阉割母仔分离和断奶对仔猪产生的应激很大,此时阉割会影响仔猪生长,增加水肿病等应激性疾病的发生。仔猪阉割应在其断奶后7 ̄15天、体重7 ̄10公斤时进行。四忌炎热天的中午或午后阉割炎热天气仔猪的血液循环加快,加上阉割后其子宫和精索断端大都不结扎,仔猪易出血…  相似文献   

3.
新购入的育肥仔猪,因运输过程中各种来源的仔猪混合运输,携带病菌情况复杂,且饲养环境、饲料、饮水及饲养方式变化巨大,经常导致疾病暴发或仔猪应激,出现生长受阻、僵猪和死亡.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0)
正仔猪断奶时应激较大,直接影响到保育猪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通过加强仔猪饲养管理、降低断奶应激水平、改善仔猪生长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可提高断奶仔猪的适应性,实现仔猪生长性能最大化。1、转群前清洗保育猪栏、料槽及各种饲养工具,待干燥后对猪舍进行消毒,之后建议保证至少3 d左右的空栏时间,减少病原微生物繁殖,降低应激时的疾病感染压力。  相似文献   

5.
群应激是由于猪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各种外界因素强烈刺激造成的紧急状态。猪群应激可造成繁殖障碍、生长发育受阻和疫病发生与死亡增加 ,导致生产水平下降。因此 ,专业猪场对猪群应激应有清醒认识和针对性措施。一、环境应激对生产的影响1.栏圈设计与应激为保证猪群健康生长 ,设计圈舍时必须考虑其生理需要、设备配套能力。如哺乳母猪舍原设计笼养限位产仔 ,由于设备不配套、设计不合理 ,舍内拥挤 ,暗沟粪尿水不易排除 ,氨气浓度大、潮湿、嘈杂 ,卫生清洁不易 ,则母猪、仔猪应激反应明显 ,表现为烦燥不安 ,哺乳力下降 ,42日龄断奶…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保育猪具有生长速度快,对多种疫病易感等特点,提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保证仔猪生长发育,减少断奶应激的管理目标,最后简述了选择健康强壮的保育猪,科学转栏及分群,做好环境控制,科学搭配日粮,促进仔猪消化功能,做好环境消毒工作,加强保育猪疫病防控等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现场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56d,超早期断奶为21d,乳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代谢最旺盛、对营养物质最敏感的阶段。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第二次应激,仔猪断奶后完全依赖固体饲料,但是消化饲料的酶液还没有健全,这是很大的营养应激,此外,还有环境变化和心里方面的应激,这些综合因素容易造成仔猪生长停滞或下痢,平稳过渡是饲养断奶仔猪的关键。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生长育肥期日增重和出栏时间,因此,打好这一基础,对加速猪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仔猪一般在3~5周龄时断奶。断奶后仔猪由依靠母猪生活到完全独立生活,食物由母乳到仔猪配合饲料,仔猪要经受生理、营养和环境上的应激。若管理不当,会引起仔猪断奶后消化机能紊乱、腹泻,体质变弱,生长迟滞,部分仔猪因此变成僵猪。一、采用逐步断奶从仔猪断奶前的4~5天开始,逐步减少母猪的饲喂量,控制母猪饮水,使母猪泌乳量减少。让仔猪吃饱饲料后再去吸乳,降低仔猪对母乳的兴趣。这样,可以减少断奶对仔猪的应激,也可降低母猪发生乳房炎的几率。过渡”即尽量维持原圈原窝饲养,和饲喂制度不变,改变饲养环境、饲行,有一个过渡期,仔猪断奶时将…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8,(23)
正荷包猪又称"三民猪",是辽宁省特有的优秀地方品种资源。荷包猪母性好,产仔时和哺乳期都有攻击性,这种天性就造成了初生仔猪补铁时饲养员易受到母猪攻击的危险,也很大程度的造成了荷包猪哺乳母猪和仔猪的应激从而影响荷包猪仔猪断奶成活率。但是,不对荷包猪初生仔猪进行补铁又会出现仔猪缺铁造成死亡的情况。下面就介绍一种用红枣水为荷包猪初生仔猪补铁的方法。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到,红枣味甘性温、归脾  相似文献   

10.
<正>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保育猪生长速度较快,断奶后对新环境适应性较差,应激性强。春季北方多风,昼夜温差大,而保育室相对封闭,使得春季在保育阶段的仔猪支原体肺炎的易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浅析早期断奶仔猪的蛋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生产中最关键的是仔猪生产,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生产。仔猪早期隔离断奶饲养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早期隔离断奶要求把仔猪与传染源———母猪分开,这样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母体向仔猪传播疾病。但仔猪早期断奶时受心理、环境和营养应激的影响,常表现为食欲差、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生长迟滞、饲料利用率低等“早期断奶综合症”。引发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应激,而蛋白的应激是最重要的,因此选用何种蛋白源,对仔猪的生产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各养猪场应根据仔猪的消化生理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蛋白源,尽量减少日…  相似文献   

12.
冬季低温环境容易导致猪群产生冷应激,引起猪群发病,降低母猪的繁殖能力,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增加仔猪死亡率。管理上应当做好猪舍防寒保暖,舍内安装热风炉、暖风机、煤炉等设备提供热源。设置仔猪产仔箱,应用电热板、红外线保暖灯等加热设备,为仔猪提供额外热源,创建温暖舒适环境。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合理营养,增加御寒抗病能力,保证猪只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低温环境条件下免疫应答对民猪激素水平的影响,选择健康的仔猪(民猪及大白猪),达到21日龄时,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达到48日龄时,检测的猪瘟抗体,根据结果选择体重、抗体水平接近的仔猪20头,大白猪仔猪20头,随机分组,分别为低温环境两组(1组、2组)及适温环境两组(3组、4组),其中1组为10头民猪,2组为10头大白猪,3组为10头民猪,4组为10头大白猪。试验期14 d,以猪瘟疫苗接种作为免疫应答手段,用ELISA方法对血清中方法检测干扰素-α(IFN-α)、白细胞介素6(IL-6)、猪瘟抗体(CS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组的IFN-α含量在14 d时、IL-6含量在7 d和14 d时、CSF在14 d时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说明低温环境对民猪免疫应答的影响程度低于大白猪,民猪的抗冷应激能力强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14.
<正>保育猪简称断奶仔猪,此阶段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所以要精心喂养。刚断奶仔猪,由于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胃液中仅有凝乳酶和少量的胃蛋白酶而无盐酸,消化机能不强,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引起腹泻等疾病。仔猪断奶后抗应激能力差,仔猪一下子离开母猪的呵护,突然遭受环境和营养应激变化,导致  相似文献   

15.
新买仔猪由于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运输应激、环境变化、饲料变更等,给幼猪造成精神和生理上的压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往往造成幼猪多发腹泻、水肿等疾病,造成发育不良、增重缓慢、死亡率增加的后果。本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猪汗腺系统不发达,皮下有较厚的脂肪层,故在炎热的夏季易产生热应激。热应激会造成种猪繁殖性能下降、生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仔猪成活率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热应激发生的特征及危害猪在热应激情况下的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采食减少、饮水增加、嗜睡、活动量减少、躺卧时躯体伸长、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性致病菌,通常寄居于仔猪的皮肤、粘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粘膜破损时,尤其是应激因素存在时,病菌便乘虚而入,而导致仔猪发病。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仔猪的耳廓、眼睛周围和肛门等无被毛处皮肤上出现红斑及微黄色水泡,继而腹部皮肤上出现针尖大、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对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的应激耐受和毒力的影响,比较了亲本株SS2-1及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缺失株Δstk在各种应激环境(热、酸、氧化应激和高渗应激)中的生长能力,利用HEp-2细胞模型比较各菌株的黏附能力,比较各菌株在猪全血中的存活能力,利用仔猪模型评价STK基因缺失前后细菌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缺失后,细菌在各种应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明显减弱,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减弱,在猪全血中的存活能力显著降低,对仔猪的致病力明显降低。此外,缺失株Δstk在仔猪体内各器官的定殖能力也显著降低。说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与猪链球菌的应激和毒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应激对猪具有很大危害,可引起仔猪惊恐不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下降,引起青年猪猝死和成年猪疾病发生,因此,加强对猪应激的预防已成为现代养猪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性。[方法]分别选用(12.6±0.7)kg的莱芜猪和大约克猪的断奶仔猪6头,从腹腔注射200μg/kg的脂多糖(LPS),于注射前1h和注射后2、4、7、10h分别采血测定血浆白介素-1β和皮质醇的含量,并建立免疫应激模型,监测免疫应激后莱芜猪和大约克猪仔猪2-10h内血浆IL-1β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免疫应激下,大约克猪和莱芜猪之闻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品种差异性。LPS刺激后2h莱芜猪IL-1β的水平显著小于大约克猪,LPS刺激后的2、4和7h莱芜猪的皮质醇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猪。[结论]莱芜猪的抗免疫应激能力强于大约克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