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兴隆是山楂适生区 ,本文应用正态型分布贴近度 ,分别计算出松山区 5个气候区气候因素与兴隆相应气候因子的贴近度和兴隆、松山区两个地区相应气候因子上的总贴近度 ,由择近原则识别出松山区各气候区气候因素对兴隆相应气候因素贴近顺序 ,为引种山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山柏(Cupressus Lusitanica CV.zhongshah),柏科,柏木属。是我国南京植物园1954年从葡萄牙、印度等地引种的墨西哥柏9个种源实生群体中优选的栽培类型优良单株,其形态和生长特性与墨西哥柏有显著区别,树冠圆锥形;树干圆满通直、生长快,生长期长。  相似文献   

3.
中山柏原种是墨西哥柏木,世界各国普遍引种。我国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于五十年代初进行墨西哥柏木的种源试验,从由印度引种的墨西哥棺群系中,选出这一优良的单株无性系定名为中山柏,二十多年来,中山柏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泛引  相似文献   

4.
中山柏是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从印度引进的墨西哥柏群系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无性系。我市经过十几年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认为:中山柏适应性广,速生性能特别好,适宜于丘岗山地的石灰石,炭质页岩,紫色页岩地区造林,也是理想的城乡四旁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5.
巴中中山引种藏柏试验初报温跃明(巴中县林业局)藏柏(Cupressustoruiosa)原产西藏东南的墨脱、林芝、米林,沿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易贡茂布和西巴霞曲流域,以及印度北部、不丹、尼泊尔等地,原产地海拔2000m~2500m,多属河谷地带。藏柏在...  相似文献   

6.
应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对大理州墨西哥柏引种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年均温、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5个因素作为墨西哥柏的引种条件,以昆明墨西哥柏为固定样本,州内大理市、祥云县等12个县市的墨西哥柏为备选样本,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进行分析,将大理州划分成4个引种区: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7.
我省引种柚木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文根据柚木引种生长的生态环境特点,利用气候生态因子,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贴近度与择近原则,对柚木引种地区进行分类分析,确定柚木栽培适宜的生态气候区。  相似文献   

8.
藏柏原产西藏东南墨脱、林芝及印度北部等地,是珍贵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和庭园观赏树。为了探索藏柏在四川中山地带作为换代造林树种的可能性,进行了造林密度,整地方式,施肥(N、P、NPK)三个因素、三次重复、三个水平的27个固定样地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物候时间随之推迟;在四川中山海拔1100~1200m地带生长节律基本相同;不同的整地方式和施肥对藏柏幼树生长影响较大。在我省引种北界不宜超过北纬32.5°,海拔不宜超过1200m。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选用与中山柏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潜力有关的气候因素资料,采用关联序分析法,以关联度来作为气候生态适应性的一种度量,并结合数理统计原理,根据气候生态适应性关联度值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山柏的生长量进行灰色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而且计算简便,实用性好,为林木生长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墨西哥柏、藏柏在桂林地区引种的苗期状态及引种示范林前期简况,与本地柏木生长情况对比分析,所引种的墨西哥柏、藏柏较当地柏木在苗期极显著速生。  相似文献   

11.
1979年以来,引种国外针叶树种57个,根据舟山海岛的自然条件,通过不同立地条件的适应试验,筛选出铅笔柏等10个适应性强、适宜海岛绿化的树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樟子松不同种源试验林高生长和径生长的调查得知,地理种源不同,高生长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人工林种源生长好于天然林种源。樟子松经过几十年的引种驯化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形成稳定种群。造林时,首先应选择种子产地土壤、气候条件与本地相似的地区调拨种子。若本地自然条件与种子产地相差较大,应选择经过长期引种已形成稳定种群的种子产地调拨种子,如9007(净月潭)、9014(章古台)、9006(高峰)、9012(青山)号产地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中山柏(Cupressus lusitanica cv.zhon-gshan)是中山植物园于1954-1956年从葡萄牙、印度和苏联引入9个墨西哥柏(Cupressuslusitanica Miller)种源的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类型.经20多年观察,证明它生长快速,适应性广,耐干旱、瘠薄,树干圆满通直,材质好,树冠挺拔,枝叶浓密翠绿,是一个优良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1976年,在江苏南部山地与生产单位协作建立种苗基地,营造试验林进行推广试验.同时在省内和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引种示范,都表现较好.1977-1979年,  相似文献   

14.
中山柏是南京中山植物园选育出来的优良栽培类型.经过5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年均高生长达 1~1.5m,径生长量达1~2cm,其幼树生长速度显著优于本地乡土柏木,是紫色钙质土柏木分布区引进的有希望的速生树种.  相似文献   

15.
中山柏主要性状和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柏(曾称速生柏),是从墨西哥柏群体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栽培类型.我场从1976年以来,在省植物研究所的指导下,进行了引种试验,至1979年为止,共繁殖苗木23000株,移植大苗2700株,营造试验林10亩.1980年又扦插18万支.通过几年的观察试验,对其主要性状有了一定认识,在繁殖技术上亦摸索到一些经验.兹作如下介绍:一、主要性状1.树冠呈圆锥形,树姿雄伟挺拨,叶色浓绿清秀;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柏又名速生柏。原产于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天然分布于北纬15至27°,海拔1300至3300米的山地。原产地为亚热带温和至温暖的半湿润至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至17℃,最冷月均温4至14℃,最热月均温20至30℃,年降雨量1000至1500毫米。墨西哥柏主干圆满通直,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耐寒,病虫害少;树形挺拔,枝叶浓密翠绿;材质较好,是优良的用材、园林绿化和水源涵养树种。欧洲、非洲及美洲等一些国家广泛引种,均取得了成功。我国南京中山植物园50年代初引种,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的亚热带地区均进行了引种,生长均较好。我省引种危地马拉种源的墨西哥柏已有10年的历史。从十余个引种试验点的生长情况证明:在北纬24至27°,海拔1470至2400米的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地区,均可栽植。它适生于砂岩、砂页岩、玄  相似文献   

17.
在41个不同种源苗期和26个种源8年生幼林试验的基础上,以适应性为主,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期以及幼林生长变异规律,并进行了越冬性评级。结果表明,幼林表现灵寿、志丹、黄陵、乌拉山、太原等温带种源生长较好,越冬性较强;亚热带种源越冬性差,而西北部种源生长稳定性和适应性比东北及南部种源强,据此提出雁北侧柏引种的适宜种源及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柏扩大引种试验苗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柏(Cupressus lusifanicaMill)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山地,树高可达25~30米,生长迅速,每公顷年生长量可达15~40米。。木材软,易加工,可供建筑及家俱用材。在欧洲、非洲、南美及新西兰等地,被作为用材及绿化树种广泛栽培。我国南京中山植物园从1954年开始引种,并从中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命名为中山柏(C.lu-sitanica cv.Zhopgshan),在江苏、陕西汉中及一些亚热带省份用无性繁殖的苗木扩大试种,表现良好。1981年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在南方10多个点上试种,当年苗高生长均较当地垂柏(Cupressus funerbris Endi)大一倍以上,幼苗表现生长季节长,生长量大,值得进一步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19.
铅笔柏引种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章古台从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认为,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1月下旬至4月下旬,约90d时间,发芽率较高;而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因经过低温阶段时间短,故发芽率较低;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美国南达科他州种源基本不受冻害,面安徽种源干梢较重,不宜直接引种;该树种在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很快,4年生苗高达1.05m。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柏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山地。我国中山柏就是从引进的墨西哥柏中,经过20多年筛选出的优良类型。 墨西哥柏适应性强,病虫害较少,生长迅速,树高达25—30米,胸径1米,每公顷年生长量可达15—40米~3。木材易加工,可作一般建筑用材及家具等。 1980年我场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获得肯尼亚1—3号、危地马拉、埃寨俄比亚、墨西哥,四国6种种源的墨西哥柏种子,与我国湖南、四川垂柏进行对比育苗试验。拟比较不同产地种源的生长情况,试图从中选择出适宜我省栽培的品种。现将苗期试验的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