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2007年,我省将突出抓好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作。一是按照全省淤地坝工程建设规划,2007年开工并建成淤地坝2 000座,增加坝滩地1.7万hm2;二是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6万h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73.3万hm2,确保水土流失年治理度达到3  相似文献   

2.
2014年度,全省实施了5个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与3个省级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12万hm2,超计划15.6%。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人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淤地坝安全运用工作得到强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收到实效。主要做法:一是分区推进重点治理,二是严格工程建设管理,三是注重工程管护达效,四是强化技术人员培训。2015年,要抓好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强化预防监督管理、推进民营水土保持、开展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临汾市西北部,属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土地总面积1 415.3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到82.9%。"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先后争取各级专项资金1.18亿元,重点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坝滩联合整治、坡耕地综合治理、沟坝地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淤地坝除险加固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工程。截止2017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94 km2,治理程度达到67.8%。介绍了紧扣"玉露香梨"产业发展为中心,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创新立体治理、产业助推两大水土保持模式,构建水土保持资金筹措"三力并举"、工程建设监督"三级联动"、治理成果管护"三轮驱动"三大机制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6年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西宁、互助项目区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3.9 km2,建成骨干坝29座、中小型淤地坝211座,修建谷坊341座、沟头防护120处,13条小流域坝系已建成淤地坝152座,其中骨干坝28座、中型淤地坝44座、小型淤地坝80座,共实施生态修复面积7 539 km2,为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局部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山区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介绍了青海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具体成效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到 2 0 10年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2 .1万km2 ,初步在 2 5条重点支流(片 )建成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 ,基本遏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其工作重点是以淤地坝工程为切入点 ,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退耕还林为主要措施 ,加快生态自然修复和植被恢复。各省区须切实加强领导 ,坚持科学规划 ,推进科技创新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 ,加快淤地坝和“五荒”资源经营权的合理流转 ,并在完善配套法规 ,依法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建设与管护的关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黄河上中游地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万km2,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预防保护与生态修复取得新进展,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取得新成果,基础工作水平有了新提高,体制机制改革有了新突破。到"十二五"末,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15万km2,建设淤地坝1.4万座,年均减少入黄泥沙5亿t。2011年,流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着力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以搞好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以实施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为手段,加大对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以攻克水土保持关键技术难题为重点,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健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水土保持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把淤地坝作为全国水利建设"三大亮点"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已建成各类淤地坝2 995座。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以来的2年,黄河中游地区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5万km2;完成了300多个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的执法督查,使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定黄土高原以淤地坝为重点的水保生态建设目标不动摇;把淤地坝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淤地坝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为黄河的世代安澜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了推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南郊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区总土地面积1 073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18 km2,占总面积的48.3%。经过多年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截止2014年底,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67.59 km2,治理程度达到51.66%。介绍了南郊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展望了水土保持未来。  相似文献   

9.
临汾市水土流失面积14 374 k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70.9%,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达6 261 t/km2,土壤侵蚀严重。"十三五"以来,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突出抓规划、抓创新、抓重点,使全市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万hm2,水土流失治理度提高7%,总体达到了65%。介绍了实施重点治理工程的主要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强化建设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临汾市水土保持工作综合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和监督执法三大措施,统筹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共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3万h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33万hm2,建设淤地坝11座,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2 800万元。其主要做法与经验是正确把握了"四个关系",即:水土保持工作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水保工程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水保工程建设与科学管护的关系;水保工程建设与精品打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阳泉市地处太行山中段,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 042.5 km2,占到总土地面积的66.6%。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882 km2,治理度由"十三五"初期的56.1%提高到61.9%。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显现。在实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服务大局,助力脱贫攻坚;二是突出重点,体现行业特色;三是加强管理,落实三项制度;四是严管资金,确保投资效益。针对目前存在的水土保持建设任务仍十分艰巨和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安排较少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快治理速度,提升治理水平;二是加强水土保持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三是加强水土保持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水土保持新技术,以适应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长江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万km2,监督管理实现突破,累计实施生态修复、封禁保护面积6万km2,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编制完成了一批流域、省级水土保持规划和专项规划,宣传教育深入人心。面对中央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战略部署、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等形势,"十二五"期间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强化预防监督管理;切实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有序推动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初步建成水土保持支撑体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规划,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奠定基础;强化监督,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快治理,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宣传,不断营造水土保持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把水土保持作为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确定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 ,近期目标是用 10年时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 1万km2 ,增加林草植被面积 10 1万km2 ,建设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 10 61万座 ,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 ,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 5亿t。规划还确定了近期重点防治措施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占用农地影响粮食安全情况,为了有效增加基本农田,做到占补平衡,扶持农业生产发展,2008-2018年,山西省实施了水土保持沟坝地治理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投资33 905万元,建设骨干坝4座,中型淤地坝13座,小型淤地坝31座,土地整治面积3 596 hm2,新建生产坝(格子坝)2 167(座、条),排洪渠357.7 km,生产道路405.6 km,新增耕地1 886 hm2,治理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91 km2,有3.2万农民(60%为贫困人口)受益。根据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了主要做法与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有关解决办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长治”工程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万k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2060km2,开展预防保护面积11万km2;水土流失监测面积达70万km2,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86处,累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8.1万起;经过17年的连续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5%,治理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约1亩、人均产粮增至530kg、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长治”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十一五”时期“长治”工程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政府推动,统筹协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3万km2,改建或新建20个重点监测预警站点,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执行率达到90%以上,完成监测面积160万km2,强化水土保持规划、科研、示范等基础工作。明确了近期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白银市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市总土地面积21 158.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0 196.8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5.5%.经过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615.3km2,治理程度为27.76%,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提出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法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要建立政府行为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7.
"长治"工程实施20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6万km2,有效解决了1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长治"工程的主要经验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严格管理、改革创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监督和重点治理两手抓,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和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流域8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基本建成。提出了近期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km2,其中,建设淤地坝3 700多座,在建设大流域样板、发展民营水土保持、推行生态自然修复和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十一五”期间,要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43个县区大力开展以淤地坝建设为中心的水土保持,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hm2以上,年治理程度达到3%以上。为了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一要加强领导,二要强化监督执法,三要认真制定落实政策。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范围涉及 3 9条支流 (片 ) ,总土地面积 42 .6万km2 ,水土流失面积 2 7.2万km2 。按照规划 ,到 2 0 10年 ,建设淤地坝 6万座 ,其中骨干坝 1万座 ;到 2 0 15年 ,建设淤地坝 10 .7万座 ,其中骨干坝 1.7万座 ;到 2 0 2 0年 ,建设淤地坝 16.3万座 ,其中骨干坝 3万座。工程完成后 ,工程实施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 80 % ,可减少入黄泥沙 4亿t ,拦截泥沙能力达到 40 0亿t ,新增坝地面积达到 5 0万hm2 ,促进退耕面积可达 2 2 0万hm2 、封育保护面积可达40 0万hm2 。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我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大幅度拓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加快,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54万km2;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共审批各类水土保持方案20多万个,开发建设项目防治面积7万多km2;生态修复取得突破,全国实施封禁范围达到60多万km2;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水土流失预测预报能力增强;基础工作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与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宣教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总的目标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稳定减少2%,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提出了主要保障措施,明确了2006年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