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南靖县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靖县引进5个优质杂交稻新品种并以Ⅱ优3301为对照进行中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聚两优676的产量最高,比CK增产9.21%,达极显著水平;泰优676和广两优676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产5.44%和5.19%。总结了各参试优质杂交稻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在南靖县作中稻栽培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感光型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3个感光型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元优6582、臻优70、元优2105、元优2108等4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比CK迟熟在5 d以内,可在南靖县大部分双季稻区进一步试验;益优3550、益优70、元优2106、广优制西、元优2112等5个品种生育期比CK长5~11 d,只适宜在南靖县平原双季稻区试种。  相似文献   

3.
野香优676是用野香A与福恢676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6—2017年引进南靖县试种示范,表现穗大粒多、抗病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野香优676在南靖县试种示范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紫两优73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母本紫392S与父本福恢737组配育成的紫糯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先后通过云南、福建、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0年南靖县引进紫两优737作为菜后稻轮作种植,2021年在多个家庭农场进行菜后稻栽培示范,获得高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紫两优737特征特性、示范表现和菜后轮作高产栽...  相似文献   

5.
广两优67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76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南靖县2012年开始引进试种,2013-2014年连续2 a示范种植,考察其产量表现和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汕优608     
汕优608是黔东南州农科所2000年育成的一个抗病、高产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泰优67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引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泰丰A与自育恢复系福恢676配组而成的三系弱感光籼型杂交稻,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年南靖县开始引进试种,2015—2016年连续2 a示范种植,考察其产量表现和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为在南靖县的示范推广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优527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为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提高制种产量,2009年在建宁县进行了全优527抛秧制种技术和常规插秧制种技术试验,并进行了两种移栽方法的比较。总结了表现较好成效的抛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Ⅱ优673系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福恢673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屏南县引进试验、示范种植,表现高产、抗逆性强,米质优.主要总结了Ⅱ优673在屏南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剖析了新化的生态环境及对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要求,针对杂交稻种子市场上营销主体多、乱、杂,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紊乱无序的现状,提出了依生态类型布局,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杂交水稻品种以及对杂交种子经营市场进行严格监管的设想,重点探讨了该县按生态区分类,合理布局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福两优366属中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2011年在大田县上京镇中试基地参加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优和抗性强等特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在闽中山区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钱优3301是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及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简述钱优3301参加2011—2012年福建省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在沙县夏茂儒元生产试验点的种植表现,总结钱优3301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福龙两优29是用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2013年福龙两优29在上杭县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泸优明占是用不育系泸香617A与恢复系双抗明占配制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沙县承担泸优明占的省级生产试验和优质稻新品种精品展示,对其在沙县夏茂镇中街村的种植表现进行观察记载,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合顺昌县气候条件直播的水稻新品种,2017年在顺昌县山垅冷浸田开展杂交稻品种直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品种甬优9号、甬优15、浙优18和广8优673在冷浸田直播的产量均比对照宜优673增产,适宜山垅田直播栽培。总结了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6—2017年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新育成的早籼杂交稻潢优30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潢优308具有很好的丰产性,高产稳产性好,适宜种植的区域广及适应性强,是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超高产潜力的早籼杂交稻新品种,可在福建全省及周边同类型地区作早稻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上杭县步云乡中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中稻品种,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199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步云乡主推品种进行推广;中浙2优58、嘉优中科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加大示范。总结了各品种在步云乡种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引进"隆两优3188"等6个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以深两优876作对照),在宁化县城南乡作中稻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在生育期、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米质及其它主要特征特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综合表现,可作为今后宁化县中稻(包括烟后稻)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甬优9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甬优9号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入诸暨市示范,2006年开始分别在手插、机插和直播田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2008年较大面积推广。在近几年的示范推广中,甬优9号表现出抗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食味好等特点,是具有较好推广前景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Ⅱ优299是福建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用Ⅱ-32A与恢复系R299配组而成的中籼杂交稻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福建省三明市中稻新组合区域试验;2008年进入三明市中稻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G02).该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试种中均表现出根系发达,株叶形态好,生长旺盛,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