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土地集约化的根本基础,是实现农机新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机化整体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榆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促进农机合作社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加大农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规范化建设研究,积极开展星级示范创建评比,推进企社共建工作,积极培养实用人才,农机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2013年全市农机合作社达到95个,合作社成员760人,固定资产总值达20900万元,农机具数量9569台,年作业服务收入3965万元。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西武宣县黄茆镇远景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1月,主要提供甘蔗与水稻农机服务,通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成员增加到72户,拥有各种农业机械近百台,固定资产近千万元,成为当地农机服务组织的领头羊,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通化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由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两部分组成。目前全市已经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182个,合作社成员2049个(户),服务农户15506户,从业人员2237人,拥有农机具5838台(套),资产总额21215万元,2014年作业服务总面积141.47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5814万元,合作社年度总收入9957万元,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形势看好。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汨罗市努力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政策、财政支撑。2013年全市发展农机大户22户,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全市现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9家。新生力农机、鼎升农机等一批专业服务组织,农机装备齐全,技术条件成熟,形成了耕种收作业一条龙服务,实现了水稻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鼎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运作模式为:由合作社统一大规模流转土地,统一协调当地的入社生产力,基本实现了"八统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通过分析农机合作社当前的基础设施用地、经营规模、服务范围、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农机合作社发展中一些措施和解决方案。1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我区发展成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6家,合作社固定资产达1100余万元,农机从业人员达到141人,一段时期内,我区的农机合作社作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快速稳步发展,但最近几年合作社发展出现严重的停滞现象,除30%合作社能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等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专业性服务组织,已成为推动全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农机化合作社涵盖了农机作业的全过程,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农民机手作业面积不足,推动全市农民走向全程机械化奔致富起到积极作用,现就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提几点认识。1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一、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截至2014年6月底,许昌市市已登记注册农机合作社197家,入社社员3518人,注册资金3.8亿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9031台套,主要从事耕、种、收、还田等农田作业,作业量超过全市农机作业总量的1%。二、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举措1.多方面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方面,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安排项目时,优先考虑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8.
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黑龙江孙吴县沿江乡,成立至今,在组织、土地和产业方面相继完成飞跃,华丽跻身黑龙江省千万级农机合作社、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的落实,农机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有了长足的发展。吉林省榆树市从2005年成立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先锋乡民权村农机合作社开始,到2012年底,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就达530个,每个合作社入社户数都在10户以上,合作社在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及春、秋季节的深松整地工作中采用了订单作业、代耕服务等作业模式,为用机户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提高了农机户在农机作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机械利用率,维护了农机手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加快了农机化发展速度,降低了农业生产作业成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保证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机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赤峰市实施农机合作社发展引领工程,有力促进了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2020年及以后,农机合作社不再在农机管理部门备案),全市在农机管理部门备案的农机合作社有527家,机具总数2.48万台(套),农业机械原值达52476万元;有农机合作社示范社5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家、自治区级示范社23家、市级示范社25家。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甘肃黄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甘肃黄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甘肃省第一家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1年成立以来,该合作社逐年配套机具和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品牌,推动农机合作社整体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跃上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延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6月,位于冠县柳林镇倪屯村,目前有成员89名。合作社勇于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道路,近三年年均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5万亩次,直接服务农户9500多户。合作社被评为“中国农机化服务AAA级诚信示范社”“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山东省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示范单位”“聊城市农业生产性服务明星组织”“聊城市农业生产性服务市级示范组织”。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鹤岗市围绕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平台,切实加大整合力度,全市已组建了7个千万元规模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且运营良好,在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模式1.以集体所有制形式组建合作社发起人是企业,企业投资占自筹资金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261个     
正近日,农业部公布了2017年创建的261个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间已创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464家。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以创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黄冈市农机推广站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机械化为新思路,与团风县合作成立了黄冈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模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遵循服务农民、管理民主、进退自由的原则,依法办社、依章办事。 “推广站+合作社+基地+农民”的农机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有利于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推广站与合作社在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也是农机推广站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为进一步提升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业部决定2017年度继续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2017年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2017年推荐认定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60个。要求各省级农机化主管部  相似文献   

17.
衡阳县安邦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由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领办,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农机作业、谷物烘干、土地流转、农机销售、农机培训于一体的农机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现有成员6168户,管理人员46名,持证上岗农机操作员458名、农机维修员65名;建有占地15000余平方米的办公楼、培训教室和其他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8.
政法快讯     
《当代农业》2009,(11):52-52
全国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农业部近日要求,到2015年,力争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数达到整个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19.
政法快讯     
全国大力推进农机合作社农业部近日要求,到2015年,力争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户数达到整个农户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20.
根据市农委“关于开展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对宽甸县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充分仔细的调研,现将宽甸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特点 宽甸县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厂家,分别是:古楼子乡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牛毛坞镇鑫联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青椅山镇中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石湖沟乡大鹏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大西岔镇明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毛甸子镇巍光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红石镇天雨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入社成员333户,多的131户,少的7户。资产总额792.46万元。服务农户数2280余户,经营土地面积(包括社员自家)1.65万亩,作业服务面积3万余亩。从业人员39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34人,常年聘用29人,机手及修理人员327人。拥有机具746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5台,配套机具51台套,联合收获机6台,水稻播秧机2台,其它农机具662台套,享受补贴购买690台套。合作社农业机械原值760.46万元。年度总收入90余万元,其中田间作业收入69万元,修理服务收入1万元,其它收入(农田建设等)30万元。2011年,中地农机合作社做为省级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培训基地,扶持基地建设资金4万元;鑫联农机合作社做为省级玉米生产机械化(机收)维修培训基地扶持基地建设资金2.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