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连续4 a施氮磷钾肥对黄土丘陵区山地枣园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4 aNPK1施肥处理能够明显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土壤剖面中总的趋势是土壤酶活性和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在0~20 cm土层,磷酸酶与有机质、速效磷,过氧化氢酶与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或极显著性正相关。在20~40 cm,脲酶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酸酶与速效钾,过氧化氢酶与速效磷,蔗糖酶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性正相关。在40~60 cm,脲酶与全氮、速效磷,磷酸酶与有机质、速效氮,过氧化氢酶与速效磷,蔗糖酶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实验,分析了木霉菌和北虫草废弃培养基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盆栽小白菜的产量,且随着施肥量增加,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15 t·hm-2的常量生物有机肥将产量提高了85.06%.小白菜产量在常量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比等氮量化肥处理显著低了32.03%,而比常量牛粪处理高了49.07%.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磷钾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木霉菌、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常量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等氮量化肥处理,高于或相当于常量牛粪处理;土壤木霉菌、细菌、真菌数量高于等氮量化肥和常量牛粪处理;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高于等氮量化肥处理,相当于常量牛粪处理,过氧化氢酶则比两个处理都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木霉菌、细菌、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而言,由木霉菌和北虫草废弃培养基堆肥制备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土壤质量,是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3.
棉粕腐植酸肥对土壤团聚体、酶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小麦新春38号作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处理:空白对照、等养分复合肥和等养分棉粕腐植酸复合肥,研究了棉粕开发的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对土壤团聚体、酶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腐植酸肥处理使土壤团聚体含量向2~0.25 mm和2 mm粒级有显著转移;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对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明显;可显著提高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腐植酸肥处理能平均提高全生育期0~20 cm土层碱解氮37.27%、速效磷42.24%、速效钾37.02%,20~40 cm土层碱解氮提高15.55%、速效磷提高61.52%、速效钾提高57.36%。与等养分复合肥处理相比,腐植酸肥处理使不同土层土壤团聚体百分含量向2~0.25 mm和2 mm粒级均有转移;前期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后期提高壤脲酶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差异不明显;可提高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腐植酸肥处理可平均提高全生育期0~20 cm土层碱解氮5.92%、速效磷8.8%、速效钾4.29%,20~40 cm土层碱解氮提高1.9%、速效磷提高15.39%、速效钾提高8%。  相似文献   

4.
杨震 《杂草科学》2012,30(2):40-42
反硝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等4种土壤酶活性均有随着水花生茎水浸液浓度增加而呈增大的趋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多酚氧化酶,水花生茎水浸液10 mol/L时,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15.3%;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均随着水花生茎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而土壤硝态氮含量却呈增加的趋势;4种土壤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及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反硝化酶)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他3种酶)。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水平的差异及施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选取陕西省周至县农耕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猕猴桃园和小麦—玉米轮作田两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含量、养分相关性、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猕猴桃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养分含量分别为:(19.55±3.13)g·kg~(~(-1)),(80.58±14.69)mg·kg~(~(-1)),(23.37±6.09)mg·kg~(~(-1)),(102.79±12.74)mg·kg~(~(-1)),pH值为7.32±0.49;小麦—玉米农田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养分含量分别为:(19.43±2.63)g·kg~(~(-1)),(78.80±11.39)mg·kg~(~(-1)),(24.83±6.06)mg·kg~(~(-1)),(95.03±11.75)mg·kg~(~(-1)),pH值为7.41±0.58。猕猴桃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小麦—玉米农田,仅有效磷含量比小麦—玉米农田偏低。研究区主要养分要素的变异系数都处于10%~100%,属于中等空间变异性。在猕猴桃园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在小麦—玉米农田,pH值与有机质表现出显著负相关。研究区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为丰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速效钾含量总体缺乏。整体上猕猴桃园比小麦—玉米农田养分水平高,这主要与不同的田间管理和施肥状况有关。因此,今后应采取维持氮肥、控制磷肥、增加钾肥的措施,并十分重视有机肥的使用。此外,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区培肥管理,普及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也是提升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灌溉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化学特性、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有着显著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碱解氮含量和放线菌数量降低.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而全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条件下,以控制灌溉模式,施氮量180 kg·hm-2,产量达到11 495 kg·hm-2,节本增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7.
负压灌溉对茄子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负压供水装置,研究不同负压灌溉对茄子养分吸收、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茄子生长的供水压力。在遮雨大棚内采用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草甸黑钙土,试验设3个不同供水压力(-3、-8、-15 kPa)及人工浇水(CK)共4个处理,在生育期测定茄子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3 kPa供水压力能显著提高茄子茎、叶和果实器官中氮、磷、钾的吸收量,促进了氮、磷、钾向果实中转移,有利于产量提高;与CK处理相比,-3 kPa供水压力下,茄子生育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1.03%~21.98%、14.89%~23.97%和6.48%~13.32%,土壤脲酶活性提高11.29%~19.78%,磷酸酶活性提高9.09%~16.91%,蔗糖酶活性提高3.74%~13.17%,始果期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5.08%。相关分析表明,负压供水条件下,茄子茎、叶、果实中氮、磷、钾含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采用负压灌溉、供水压力控制在-3 kPa时,具有提高茄子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加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子午岭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植被自然恢复不同年限的阳坡梁坡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研究子午岭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恢复140 a内,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且表土层(0~20 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高于下层土壤(20~40 cm).以裸露地为对照,土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3.8%~534.9%、9.3%~300.0%、213.6%~521.5%、40.4%~286.5%、22.7%~232.2%和3.2%~22.4%,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波动变化, 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幅度比其他三种酶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速效磷含量密切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均为极显著的相关关系(0.930/0.918);土壤脲酶活性与全氮含量相关系数最高(0.804);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含量都呈极显著相关(0.977/0.984);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氮含量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96.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南山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和作物产量较低的问题,通过剥离表层土壤0、10 cm和20 cm模拟不同侵蚀程度,研究单施化肥(NP)、有机无机配施(M+NP)和单施有机肥(M)、不施肥(CK)4个培肥措施对春玉米产量、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从而提出侵蚀坡耕地增产和培肥效果俱佳的施肥模式。结果表明,相对于CK处理,M和M+NP处理均能改善不同侵蚀程度下坡耕地春玉米的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等农学性状,达到增产目的。随着坡耕地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加,春玉米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都出现显著降低趋势。相对于0 cm土层,表土剥离10 cm和20 cm侵蚀处理下春玉米分别显著减产了26.4%和38.5%。在同等侵蚀条件下,施肥措施能显著增加0~20 cm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但随着土壤侵蚀程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养分平均含量呈降低趋势。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还能降低土壤砂粒比例,提高粘粒含量,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不同配方土壤熟化调理剂对新修梯田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新修梯田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氮磷肥平衡施用基础上,研究添施不同配方土壤熟化剂对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与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不同配方土壤熟化剂可降低新修梯田土壤容重,增大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表层(0~10 cm)熟化效果好于底层(10~20 cm)。与试验前相比,表层土壤容重降低5.14%~18.49%,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9.14%~18.86%和10.96%~17.19%;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56.11%~114.19%、9.84%~78.69%、48.52%~268.50%、70.10%~427.53%;(2)与CK相比,A处理的培肥效果最显著,容重年均降低0.06 g·cm-3,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年均分别增加3.15、0.45%;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年增加速率分别提高2.48 g·kg~(-1)、0.2 g·kg~(-1)、7.82mg·kg~(-1)、129.23 mg·kg~(-1);其余培肥处理的效果为BC、D、ECK;(3)施用土壤熟化剂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A配方的效果最好,2012、2013年马铃薯产量较CK分别提高37.69%、50.93%,2014年小麦产量较CK提高94.41%;3年A配方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43.09%、48.71%、102.31%,且差异显著。综合可知,A配方(黑矾、腐植酸、氯化钾、微肥、DA-6用量分别为375、600、150、45、150×10-3kg·hm-2)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增产效应最佳,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新修梯田快速培肥较适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东北黑土区中部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与供试前土壤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表现为增加,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表现为增加,而全钾、速效钾则减少,长期无肥处理的土壤除全氮和全磷表现为增加以外,均呈减小的趋势;各处理土壤C/N均表现为减小,在11.32~12.01之间波动;长期施用有机肥能使土壤的pH稳定在一个适合作物生长的范围内;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不同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表现为:化肥+高量有机肥(NPKM2)化肥+低量有机肥(NPKM1)化肥(NPK)无肥(CK);不同处理玉米和大豆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NPKM2NPKM1NPKCK,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年际间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大豆产量年际间变化不显著。生物耗竭试验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提高黑土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延庆县龙庆峡荒滩恢复初期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滩恢复过程中,人工植被长势良好,植物种类由恢复前的13种增加到60种,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比恢复前显著提高;生活型谱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由恢复前的61.5%降低到35%,植被盖度由恢复前的18%增加到80%。植被的恢复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与恢复前相比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以及细砂、极细砂、粉砂、粘粒含量显著增加,pH值和速效磷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甜菜种植基地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连续3a进行了有机物料组合肥还田对耕地质量及甜菜品质和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羊粪+改性糠醛渣+葵花籽饼组合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总孔隙度、>0.25 mm团聚体、持水量和CEC,降低容重、pH值和全盐含量,与传统化肥比较,土壤总孔隙度和>0.25 mm团聚体分...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绿洲种植制度对棉田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塔里木绿洲种植制度对棉田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以棉田轮作方式(水稻→棉花、水稻→冬麦→棉花、水稻→冬麦-绿肥→棉花)和连作年限(3、5、8、10、15 a)为试验因素,对0~100 cm土层土壤进行了调查与试验。结果表明:短期轮作对棉田土壤养分含量无影响,棉花连作年限是不同层次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连作3、8、10、15 a土壤0~20 cm速效氮平均为40.60、48.75、51.96、44.35 mg/kg;速效磷平均为10.16、26.72、27.00、23.37 mg/kg;速效钾平均为184.70、142.60、130.20、105.56 mg/kg;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0.43 g/kg、12.10g/kg、12.93 g/kg、13.56 mg/kg;无论轮作类型、连作年限长短,从垂直分布上,连作15 a、3 a土壤速效氮F值分别为79.01、299.45;速效磷F值分别为88.99、17.54;有机质F值分别为77.27和171.6。表明长期连作降低了上下层土壤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差异而增加了上下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差异;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速效钾含量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棉花长期连作有利于增加各层次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同时降低深层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连作8~10 a耕作层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2.35 mg/kg和27.45 mg/kg。  相似文献   

15.
在陕西杨凌选择3个新建大棚,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肥、配方施肥1和配方施肥2)对番茄产量,及番茄种植前和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电导率等基本性质的影响。与农户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1和2处理氮、磷及钾肥用量分别减少9%~40%、26%~46%和18%~47%时,番茄产量并未显著变化,说明常规施肥处理存在肥料过量施用问题;与种植前相比,种植一季番茄后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均达显著水平,增加幅度分别为25%和460%;0~100 cm土层电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0~10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显著增加,平均增加幅度为182%;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平均达727 kg/hm2。新建日光温室存在过量施肥现象,由此带来的硝态氮及有效磷在土壤中的大量累积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主要低产土壤灌耕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5—201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0、22.5、67.5、112.5、225.0 t·hm~(-2))对土壤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于2011年一次性施入后,可明显降低土壤的容重,与初始土壤容重1.48 g·cm~(-3)相比,8 a后土壤容重降低至1.18~1.24 g·cm~(-3);施用生物炭后可以明显增加土壤中全氮、有机质及速效钾的含量,对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相比,8 a后全氮、有机质及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4.42%~49.43%、22.02%~74.25%、1.27%~18.64%;随着定位试验的延续,一次性施用生物炭6 a后,土壤增碳、钾效应达到最大,随后逐年减弱,67.5 t·hm~(-2)的生物炭施用量最适宜;施用生物炭可以明显提高玉米产量,提高了9.4%~35.5%。  相似文献   

17.
仁用杏园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对仁用杏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进行了测定。0~500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为3.368g/kg,全氮为0.268g/kg,全磷为0.536g/kg,速效氮为13.644mg/kg。速效磷为2.202mg/kg,速效钾为50.406mg/kg。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仁用杏园无论是浅层、根系集中分布层还是源层土壤,土壤养分含量均较低,满足不了仁用杏的正常生长与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中部干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甘肃省中部干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退耕年限(0年、3年、6年和10年)的土壤养分及各养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退耕年限对安定区土壤养分除全钾外对有机质和其它氮磷钾养分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2)植被恢复过程中养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各养分具有明显的表聚性。3)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与全氮、速效氮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与钾素和磷素的相关性较低。全磷与速效钾和氮养分相互间显著相关,与速效磷相关性较小。全钾与速效钾相关性也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甜菜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镇甜菜种植基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连续3 a进行了不同比例羊粪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质量及甜菜含糖率和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100%羊粪比其他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甜菜含糖率,与100%化肥比较,土壤容重、pH值和全盐降低10.45%、15.14%和15.35%,孔隙度和团聚体增加5.29和5.81个百分点,总持水量、CEC、有机质、有机碳和有机碳密度增加10.69%、16.85%、29.90%、29.93%和16.33%,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18.93%、27.27%、21.74%和17.95%,甜菜含糖率增加2.74个百分点;施用100%化肥比其他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全盐和氮磷钾含量,与100%羊粪比较,全盐含量提高18.14%,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1.23、1.78倍和1.22倍;施用50%羊粪+50%化肥比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甜菜产量和经济效益,与100%化肥比较,甜菜叶丛高度、根体长度、根直径、单株根重、根产量、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增加6.40%、8.75%、19.00%、6.96%、5.33%、0.10万元·hm~(-2)和0.02元·元~(-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