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海 《农家致富》2004,(14):34-34
据笔者近三年来观测.桃缩叶病在海门及邻县各地桃园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使桃子产量减少10%-20%,商品性下降。桃缩叶病发生轻重因天气状况、桃树品种及用药情况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桃缩叶病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缩叶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花、嫩梢及幼果,不仅造成春梢叶片早落,影响当年产量,还严重影响第二年花芽的形成。如果连年严重落叶,则树势衰弱,过早衰亡。2004年春季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万亩桃园基地桃缩叶病流行,病情指数曾达到18,造成桃树大量缩叶  相似文献   

3.
桃缩叶病是桃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对桃树的生长和桃果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流行年份,往往是桃树早春开始发病,初夏引起早期落叶,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而且还影响第二年的花芽形成。如连年严重落叶,则树势削弱,嫩枝枯死,几乎绝收,近几年该病在乾县已有蔓延流行趋势,特别是在薛录镇、马连镇-带桃园,发病率为60%~90%,减产20%左右,桃子的品质严重下降,对种植桃树的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认识防治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桃缩叶病是桃树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发生在桃叶部位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着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为了有效防治桃树缩叶病,提高果品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收入,进行了秦安县桃树缩叶病发病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桃缩叶病的发生及为害程度与树龄、地势、品种、管理水平等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桃树常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桃树的主要病害如桃褐腐病、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的发病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桃树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桃园中的虫害主要有:桃潜叶蛾、小卷叶蛾、梨小食心虫、朝鲜球坚蚧、扁平球坚蚧、草履蚧、桃白蚧、桃蚜、桃粉蚜、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桃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等。这些害虫、病菌从桃芽萌动到果实采收,无时无刻不在侵扰着桃树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桃树萌芽前,可  相似文献   

7.
桃树缩叶病是一种常见的春季病害。严重的甚至导致植株过早衰亡。桃树缩叶病。系真菌中子囊菌亚门病害,是桃的普发、多发和常发病。严重时全树90%的幼叶、嫩梢和60%以上的幼果都会被害,不仅严重降低当年产量、品质和效益。而且严重削弱树势并影响次年产量。  相似文献   

8.
驻马店市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桃树病虫害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在驻马店市以桃流胶病、桃缩叶病、桃蚧壳虫和桃蚜等病虫害严重发生。系统调查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南方桃树栽培区,桃缩叶病为主要病害。特别是雨水多的年份,在长江流域发生较重。桃缩叶病病原为畸形外囊菌,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可产生芽孢子。春季桃芽萌发时,芽孢子亦萌发,可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叶片,使叶片变色、卷曲、皱缩,最后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桃树缩叶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桃树缩叶病的防治措施,旨在为桃树缩叶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桃流胶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近几年,在桃树种植管理和各地调查当中了解到,桃树流胶病在奉化市及邻县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造成桃果减产25%~85%,严重的直至全株死亡,并大大缩短了桃树的寿命,降低桃农的经济收入。2003年入春以来,笔者在奉化市莼湖镇冒头村桃园对该病进行了系统性的观察。发现桃流胶病发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0,(14)
正桃缩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病原菌为畸形外囊菌,属于子囊菌亚门,寄主除桃外,还有和桃近缘的油桃、巴丹杏等。桃缩叶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早春低温高湿地区发生严重,温暖干旱地区发生较轻。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嫩梢,严重时还会危及花和果实等。桃树染病后叶片肿胀皱缩,春梢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桃树缩叶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桃树缩叶病的防治措施,旨在为桃树缩叶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桃树叶片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上海地区桃产业的健康发展,阐述了上海地区桃树叶片主要病害(缩叶病、穿孔病、黄化病)及主要虫害(蚜虫、金龟子、潜叶蛾)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从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农技服务》2009,26(5):95-97
对凯里地区各乡镇桃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凯里桃树的病害主要有疮痂病、缩叶病、褐腐病、炭疽病、流胶病等,为害桃树的主要虫害有桃桑白蚧、食心虫类、小绿叶蝉、天牛类、红蜘蛛和蚜虫。介绍了凯里地区各乡镇桃树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9年在桃园开展了应用性信息素、黄板、直接调查等方法针对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桃蚜、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发生发展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武进区,梨小食心虫成虫一年发生4代,4月初、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中旬为成虫高峰期;桃蛀螟一年发生4代,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为成虫高峰期;桃蚜4月初始见,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发生盛期;桃细菌性穿孔病在桃生长期间呈现不断扩展趋势;桃缩叶病4月下旬至5月初发生,气温升高后,病情停止发展,降雨对两种病害扩展有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黑斑病是河北省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桃树叶部黑斑病发生情况,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河北省桃主产区桃树叶部黑斑病的发生情况,发现桃树叶部黑斑病普遍发病率在30%以上,发病严重的桃园病叶率达50%以上。定点调查发现,桃树叶部黑斑病的发生与叶片部位和桃品种具有相关性。为了筛选桃树叶部黑斑病的拮抗生防菌,采集了桃树根际土样及健康桃叶,筛选纯化获得60株不同形态的拮抗生防菌,其中7株菌株对桃叶部黑斑病致病菌链格孢菌具有抑菌效果。菌株MCTR-5和SPTR-10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分别为79.83%和82.05%。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拮抗生防菌株MCTR-5为甲基营养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本研究探明了河北省桃树叶部黑斑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规律,筛选到对河北省桃树叶部黑斑病致病病原菌链格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为防治桃树叶部黑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美洲斑潜蝇不仅危害蔬菜,还危害桃树。其成虫利用产卵器将卵产于桃叶正面,孵化出的幼虫即在叶片中潜食叶肉,致桃叶正面出现条状白色潜道,且潜道末端渐大、略呈黄白色。叶内幼虫多时,致整个叶片发白干腐脱落。1999年以来,我地桃园斑潜蝇发生严重,有90%以上不同年龄的桃树受到危害。美洲斑潜蝇抗药性较强,防治不易。我们经实践总结出几条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1 发生与危害 桃树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邯郸桃产区一般病株率为15%~20%,严重的桃园高达40%以上。桃树感病后叶片发黄,叶片、幼果大量脱落,病树的枝干或全株逐渐枯死,严重地影响着果农的生产和经济收入。2 发病规律 该病一般在每年四月初树体发生症状,五月下旬结束,七月树体重新萌发新的大量树梢,以后每年如此发生,并依次加重。该病在粘性的土壤桃园发病较重,沙质土壤的桃园较轻。中熟品种发病率较高早熟和晚熟的品种发病率低,前茬作物为棉花或间作种植过棉花发病率高。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桃树缩叶病的防治技术,归纳总结其发生特点。方法:选择响水县某桃树种植基地,取其中2块同种类型桃树各100棵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当地桃树种植基地的种植经验进行种植管理,实验组的桃树在接受常规种植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桃树缩叶病综合防治管理,然后对比分析2组桃树的种植效益。结果:实验组中有4棵桃树出现缩叶病,缩叶病发生率为4%,远低于对照组中的21%(21棵),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桃树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缩叶病防治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桃树缩叶病的发生概率,促进桃树生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