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青蛙祖代蛙、种蛙、商品蛙的区分、分化及饲养美国青蛙与牛蛙相比,具有抗寒力强(2℃以上不冬眠)、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抗病力强、肉质鲜嫩等特点。广东市场每公斤肉蛙售价为50~60元。养殖美国青蛙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又一好门路。有的养殖户由于只懂得饲养技...  相似文献   

2.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俗称谷冻或石冻,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均有分布(蔡明章,1979)。栖息环境的光照度在200勒克斯以下,气温在-1~30℃,水温在2~22℃。冬季棘胸蛙栖息于山泉源头的洞穴内,惊蛰后山涧的气温上升到15~19℃,水温上升到9~13℃,棘胸蛙离开越冬洞。  相似文献   

3.
刘焕亮 《科学养鱼》2003,(12):14-15
三、蝌蚪培育蛙类胚后发育的第一个时期是蝌蚪期,为水栖阶段,其后期则为由水栖向水陆两栖过渡的变态阶段,即蝌蚪变态为稚蛙。该发育期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结构都发生一系列的规律性变化,身体外形由鱼型变为蛙型,呼吸器官由鳃变为肺,其趋势是由适应水中生活向适应陆地生活转变。由蝌蚪变为稚蛙的变态期时间较短,一般为10天左右。各种蛙类蝌蚪发育期持续的时间(蝌蚪培育期)取决于种的遗传性,虎纹蛙为28~35天,棘胸蛙为60~80天,中国林蛙为31~41天,牛蛙为50~85天,猪蛙为60~80天;同时也受温度、营养和放养密度等外界因素影响。蛙类蝌蚪的栖…  相似文献   

4.
棘胸蛙的苗种繁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山区的大型特种稀有蛙,最大个体可以达750克。棘胸蛙除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一、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棘胸蛙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疣状物,多成行排列而不规则。头、躯干、四肢的背面及体侧布满小圆疣,以体侧最明显。头扁而宽,吻端圆,吻棱不显;鼻孔位于  相似文献   

5.
甘香 《内陆水产》2002,27(3):21-21
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石蛤蟆,为我国特产的大型肉食野生蛙。它体大肉多味美,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棘胸蛙成蛙体长约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疣上有小黑棘。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常栖息于密林峡谷间、岩沟内,昼伏夜出,畏烈日强光。每年11月底至翌年4月中旬为冬眠期。在气温25~30℃,水温20~27℃时生长最快。主要捕食各种昆虫,如蝽、蚱蜢、金龟子、天牛、蚂蚁、螺虾、泥鳅和嫩草根等。5~9月繁殖,每年交配产卵3次,年产卵量1000粒左右,一般产于有流水…  相似文献   

6.
朱炳全 《淡水渔业》2000,30(2):27-29
(上接第 1期 )4 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4 1 种蛙的选择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 4~ 9月 ,5~ 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 ,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 ,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 ,在冬眠之后 ,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 ,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 ,无破损 ,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 ,雌蛙体重达 2 0 0克以上 ,雄蛙 2 5 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 ,产过 1~ 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 ,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 ,但质量不好 ,…  相似文献   

7.
邹新群 《淡水渔业》2001,31(3):33-34
青蛙通常指的是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等蛙类 ,为我国最常见的蛙种。人工养殖青蛙技术简单、繁殖系数高、经济收益大 ,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同时又能解决市场急需与生态短缺两者之间的矛盾。现将青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养蛙池的建造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一般宜选既潮湿又温暖的地方 ,以长方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 4m× 6m为一单池 ,池壁最好抹上水泥 ,池底仍留泥土 ;庭院小池一般 1m× ( 1 5~ 2m)为宜 ,池深一般 1m ,水深 2 0~ 50cm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 4 0只成蛙。青蛙…  相似文献   

8.
龙建军 《内陆水产》1997,22(5):22-22,24
网箱养蛙,就是在适宜养蛙的水体里,设置一定规格的网箱,从事养蛙生产。养蛙品种为牛蛙或美国青蛙。这种养蛙方法1992年在湖南省湘乡市东山乡试验成功,经过4年多时间的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每平方米产蛙由6.7kg提高到16.8kg,每公斤蛙生产成本从16元降低到10元,技术日趋成熟,效益不断提高。它不仅能立体利用池塘养鱼水面,而且对开发江河、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面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1养蛙网箱制作养蛙网箱一般采用聚乙烯渔捞布缝制,这种材料价格便宜,经久耐用。渔捞市规格采用3×2,网目为1.7—2.8mm。网箱规格一般为4m×3m×1.…  相似文献   

9.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棘胸蛙头部扁宽而短,吻端呈半圆状,四肢较粗大,后肢指端膨大呈圆球状,关节下瘤发达,趾间全蹼,四肢和背部的皮肤为深棕色并明显粗糙,背部长有疣,疣上有小黑剌,雄蛙连胸部也有黑剌,故得名棘胸蛙。  相似文献   

10.
青蛙通常指的是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等蛙类 ,为我国最常见的蛙种。人工养殖青蛙技术简单、繁殖系数高、经济收益大 ,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同时又能解决急需与生态两者之间的矛盾。现将青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蛙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一般宜选既潮湿又温暖的地方 ,以长方形水泥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 4× 6米为一单池 ,池壁最好抹上水泥 ,池底仍留泥土 ;庭院小池一般 1× 1 5— 2米为宜 ,池深一般 1米 ,水深 2 0— 50厘米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 4 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用土池、…  相似文献   

11.
本场蛙池由于已经连续多年使用,在夏季高温季节,由于美国青蛙生长代谢旺盛,摄食量大,再加上水温在搭建遮荫棚的情况下仍经常超过29℃,这个季节发病一向比较严重。蛙发病时常常少食甚至拒食,口服药物拌饵投饲难以奏效,单纯使用外用药物效果也不明显,且发病频率有加快的趋势。后来,我们采用降低水温的方法进行蛙病防治,效果比较理想,且具备条件者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广大养殖户不妨一试,具体做法如下:在高温季节当蛙池水温达到29~30℃时,每天中午1时起用深井水(水温约18℃)加注2小时,使进水口周围池水温度在25~27℃,进水口应…  相似文献   

12.
凌剑  陈玲  林林 《齐鲁渔业》2003,20(6):28-28
棘胸蛙(俗称石蛙)以其肉质滑嫩、鲜美、爽口的特点,使人食之回味无穷。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肉用蛙,成体重250~400g,高的可达500g以上。稻田人工仿自然精养棘胸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养殖,不但可以节约建池投资,而且蛙生长快,耗料少,抗病力强。1 稻田设施 棘胸蛙是离不开水和洞穴的穴居两栖动物,因此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性能好的稻田。为便于管理,养蛙沟、涵一般开挖在  相似文献   

13.
龙连玉 《淡水渔业》2002,32(1):41-43
1 人工生态养殖棘胸蛙的意义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棒、岩蛙、石鸡等 ,成蛙体重一般为 2 0 0~ 4 0 0g ,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由于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 ,棘胸蛙的市场价格也随之上升。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养殖 ,不但减省了大量的建池投资 ,而且生长迅速、少生疾病。所以人工仿自然生态养殖棘胸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前景。2 场地选择和建造因棘胸蛙具有怕高温干燥和…  相似文献   

14.
美国青蛙繁殖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青蛙繁殖及人工养殖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中心美国青蛙养殖场526020)美国青蛙(Ranagvylio)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青蛙种。原产美国。其个体比牛蛙小,比中国本地青蛙(黑斑蛙、又叫田鸡)大,最大体重500g,一般...  相似文献   

15.
棘胸蛙人工繁殖及蝌蚪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胸蛙 (Rana spinosa David) ,俗称石蛙、石鸡、石坑、岩蛙等 ,隶属于两栖纲蛙科蛙属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清凉滋补和药用功能。近年来 ,由于山区生态条件破坏和过渡捕捉 ,致使自然界中的野生棘胸蛙数量越来越少 ,不少地区濒于灭绝 ,而其市场需求量却不断增加 ,价格上扬。近年来我校建有棘胸蛙养殖示范场 ,对其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 亲蛙培育1 .1 亲蛙场址选择亲蛙场址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以及通路通电的地方。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 ,室内要求通风、凉爽 ,室外可搭凉…  相似文献   

16.
1.养蛙稻田的准备1.1基本要求为保证种养目的的共同实现,养蛙稻田要求水源丰足,水质良好;稻田保水性强;田间排灌渠道完善;为满足美国青蛙的生长要求,田间最高水温不超过37℃,稻蛙所在地区气温高于20℃的时间不少于110天。1.2田间工程建设加高加固田埂,要求达到高砌一50cm,宽30-40cm,且要坚实牢固,不垮不漏,防止逃蛙。1998年6月一Ic月间,对稻田养蛙的田间工程类型进行了试验比较,设计对比了如图的四种类型,即:垄稻沟蛙型(Ⅰ)、沟地结合型(Ⅱ)、宽沟型(Ⅲ)、平田型(Ⅳ),结果以沟地结合型的效果最好。开挖沟池结…  相似文献   

17.
棘胸蛙的生物学和人工增养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棘胸蛙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并对棘胸蛙的人工养殖及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青蛙人工繁殖及分级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典成 《淡水渔业》1995,25(6):20-21
美国青蛙人工繁殖及分级育苗试验陈典成(南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30008)美国青蛙(Ranagrylio)属蛙科、蛙属。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食用蛙,最大个体重可达0.5公斤。其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低,是市场畅销品。美国青蛙生长速度快,抗寒力强,...  相似文献   

19.
1 基本情况1.1 养蛙场地的选择 必须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环境安静无干扰的地方,为 牛蛙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2 养蛙场地的设施 a.养蛙池的建造:不需要分别建造各种规格的种蛙(产卵)池、孵化 池、蝌蚪池、成蛙池,只需开挖面积约为30~50m2单一规格的养蛙池,便可以满足牛蛙各生 长期的需要。池深0.6~0.8m,水深0.3~0.6m。 b.防逃网的建造:各养蛙池应分别用塑料 网围好四周,地下深度0.2m,地上高度1m以上。另外,为节约开支,场地围网也可以用塑料 网代替,地下深度0.2~0.3m,地上高度1.2~1.3m。 c.排灌系统的…  相似文献   

20.
顾晓 《科学养鱼》1993,(6):11-11
一、建造蛙池选择水质清新、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向阳但树荫多、环境幽静的地方造蛙池。可用普通鱼池或经过改造的稻田、低洼地等。面积一般30至100平方米。面积不宜过大,否则牛蛙个体差异大,管理困难。水陆面积2:1,水深50—80厘米,坡比1:2.5。蛙池四周用鱼网围成高1米左右的防逃围墙,围网的下部埋入土中20厘米并压实,上部设“Γ”型倒网。池中可保留部分陆地种植草木,水面中一半面积可种植水葫芦、莲、马来眼子菜、金鱼藻、茭白等水生植物,目的是为牛蛙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