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以糖用甜菜和饲用甜菜为材料,研究了甜菜体内维管束的发育及其在各器官间的贯通方式,结果表明:(1)甜菜体内维管束的发育始于子叶节,并由此向上和向下分别形成叶柄和根中的初生维管束;三生维管来是由额外形成层产生,它的发育始于下胚轴的上半部,即子叶节的下方。(2)1~7个三生维管束环及其环间薄壁组织是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三生维管束环的维管束直接与基本叶中的维管束相贯通,这时甜菜根的膨大、叶片中糖分向根部运输与积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甜菜营养生长各期中叶丛消长与根、轴形态结构的关系。叶丛的增长与块根中三生维管束环数呈正相关。叶丛繁茂期时每增长三片叶,块根即增加一环。叶丛下降期,平均五片叶增加一环。至糖分积累期时环数已趋稳定。此时块根重量显著增长。至成熟期叶重急剧下降,根重急剧增长,糖分也迅速增长。甜菜根茎转位区位于子叶节下0.3—0.6cm 处,转位过程急骤,并与形成层活动交织在一起进行。从解剖结构看甜菜块根的根头部由苗期的下胚轴上部(子叶节下0.1—0.2cm处)及上胚轴发育而来,根体由苗期的下胚轴中、下部(具有不定根的部位)和主根的上部发育而来,苗期的大部分主根形成块根的根尾。  相似文献   

3.
三生构造促使甜菜块根的膨大和形成,其分化及发育状况与块根大小及含糖多少有关。本文观测了在不同水肥条件下幼根三生构造分化的情况,结果表明:苗期适当干旱或施种肥均能促进三生基本组织的分化,增加维管束环数及束数。从而为新疆甜菜高产高糖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4个春性品种和3个半冬性品种的茎秆维管束形成发育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分蘖节中心空间绝大部分为维管束群所占据。小麦茎生长锥伸长期是分蘖节中大维管束数目的最终决定期。(2)主茎基部伸长节间与穗下节间大维管束的比例关系为3:2.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接近1:1的对应关系。(3)小麦节部的维管束联络结果为:节部的维管束粗大,成为茎内椭圆形大维管束,呈横行或倾斜状态。椭圆形维管束产生分枝、联合,形成分散维管束,包围着大维管束,并和边缘小维管束相连。大维管束在节板处与节网维管束相连,从叶鞘进入节部的维管束位于茎轴边缘,汇入边缘小维管束环。  相似文献   

5.
田间试验表明,施用ABT5号增产灵明显提高甜菜肥大直根的产量,且浸种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叶喷,而对含糖率无影响;形态指标测定表明,ABT5号增产灵促进甜菜生长发育,加快了出叶速度,每株总叶片数增多,主根脱皮提前,体积增大;解剖观察表明,ABT5号增产灵不影响甜菜根的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只使三生生长提前,三生维管束轮数增加.甜菜苗期叶片数目与根结构的形成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且不受ABT5号增产灵的影响。因此,甜菜苗期叶片数目仍可作为判断根结构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麦茎秆维管束发育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对小麦4个春性品种的3个半冬性品种的茎秆维管束形成发育与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分蘖节中心空间绝大部分为维管束群所占据,小麦茎生长锥伸长期是分蘖节中大维管束数目的最终决定期。(2)主茎基部伸长节间与穗下节间大维管束的比例关系为3:2。基部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间大维管束数与分化小穗数接近1:1的对应关系。(3)小麦节部的维管束联络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药效测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甜菜夜蛾在福建1a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菜地的松土中越冬,雌雄性比为1:1.3,每雌平均产卵量为524 ̄608粒,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甜菜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通过16种杀虫剂对甜菜讹诈蛾的室内药效测定表明,抑太保和拉维因对甜菜夜蛾防治效果分别为96.6%和93.1%,其它杀虫剂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西瓜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的营养器官结构如下:(1)幼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成熟根具有一定的次生结构,维管束为外韧型。(2)下胚轴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构成,维管束为双韧型;次生生长时形成层主要存在于外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为有限的次生生长。(3)地上茎的结构较复杂,初生结构中维管束排列近两轮;次生生长与下胚轴大致相似。(4)卷须的结构与茎的基本相似。(5)子叶与叶片均由表皮、皮层和叶脉三部分构成,叶片为典型的异面叶。  相似文献   

9.
鸢尾属植物部分种幼苗发育形态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鸢尾属植物从种子到种苗发育过程的观察,确定了区分种的稳定性状,发现胚芽鞘膨大的形态与子叶联结的位置存在相关性,并得出所研究的鸢尾属植物系统演化关系。鸢尾属植物种子胚的苗端发育较好,根端发育较弱,突出表现为:子叶节以上长于子叶节以下,根端短而钝,结构上分化不明显。种子萌发时,部分个体早期初生根紧邻根尖分生区之上产生环状膨大生毛区。这些个体性状与单子叶沼生目和双子叶睡莲目多数水生植物相似,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鸢尾属植物从水生到旱生的系统发生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幼苗生长及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豌豆(PisumsativumLin.)种子播种在纯石基质中,于40μmolm~(-2)S~(-1)光强、16小时光周期和22℃恒温条件下发芽和幼苗生长。分别于播种后4—11天除去子叶。取11天苗龄的插条在水培营养液中诱导生根。结果表明:幼苗高度、第三节长度、鲜重及干重均随去子叶的时间推迟而显著增加,插条生根力随幼苗生长量的增加而提高。去子叶后幼苗外施蔗糖表明:第5天去子叶的,幼苗高度和第三节长度随蔗糖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但过高的蔗糖浓度(4.0%)显著降低幼苗第三节长度,插条根量在2.0%蔗糖的浓度下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幼苗外施蔗糖的效果显著高于未施蔗糖的,但不同蔗糖浓度间差异不明显。第5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5—0.7%的蔗糖生根液中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平均根长度以0.9%的蔗糖浓度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3%蔗糖生根液下最高,平均根长随蔗糖浓度升高(0—0.9%)而显著增加。本文就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生长及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河套蜜瓜器官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河套蜜瓜器官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子叶培养形成活力最强愈伤组织培养基是MS附加NAA2mg/L;2.通过腋芽培养诱导优质嫩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是MS附加IAA1.0mg/l+BA1.0mg/l;3.促进根分化和根长势最适培养基是MS附加NAA1.0mg/l.4.对促进子叶培养和腋芽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2.
三樱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日本枥木三樱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NAA(萘乙酸)0.1~2mg/L均能促进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根的分化;(2)BA(6-苄基腺嘌呤)0.1~2mg/L对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根分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在高浓度(2mg/L)时能抑制NAA作用的发挥;(3)KT(激动素)2mg/L能抑制愈伤组织分化根,但KT的抑制作用比BA弱;(4)PP333(多效唑)0.01m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夜蛾在福建1a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菜地的松土中越冬.雌雄性比为11.3,每雌平均产卵量为524~608粒.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甜菜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通过1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药效测定表明,抑太保和拉维因对甜菜夜蛾防治效果分别为96.6%和93.1%,其它杀虫剂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甜菜(甜菜根)是2年生草木作物,其叶和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从甜菜中可萃取得到糖。对食用甜菜和观赏兼食用甜菜的营养保健价值、观赏应用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甜菜生产与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80-1997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研所采用三系配套选择法,育成三倍体甜菜遗传单粒杂种九甜单1号。经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甜研301提高16.5%,0.6个百分点,21.4%,该品种丰产性突出,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机械化精量点播和纸筒育苗。  相似文献   

16.
水花生的根、茎、叶形态解剖特征及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水花生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三原型和四原型;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正常,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后一轮额外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向外产生的薄壁细胞,结合组织为发达的薄壁细胞,二-四轮三生维管束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类型,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异常根的额外形成层,芽外有二至三轮鳞片,其内着生许多毛状物;水花生茎有气腔,薄壁细胞间有间隙,形成层细胞层数多。地下茎比较粗,形成层细胞层数少,薄壁细胞较大。地下茎加粗过程中形成三生结构,其异常结构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其起源于薄壁细胞;水生叶与旱生叶在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以及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大小方面存在差异。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水花生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闫锋 《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174-117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甜菜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糖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糖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块根产量>块根锤度>蔗糖含量>叶片数>株高>维管束环数。对产糖量影响最大的是块根产量。因此,在甜菜育种中,应注重对块根产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河套蜜瓜器官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子叶培养形成活力最强愈伤组织培养基是 M S 附加 N A A2 m g/l+ B A3 mg/l;2通过腋芽培养诱导优质嫩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是 M S 附加 I A A1 .0 mg/l+ B A1 .0 mg/l;3对促进根分化和根长势最适培养基是 M S附加 N A A1 .0 m g/l ;4对促进子叶培养和腋芽培养的最适温度是25 ℃。  相似文献   

19.
三种甘草下胚轴及子叶节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甘草维管组织在下胚轴、子叶节区内的排列形式及变化规律一致,但不同的种维管组织排列成不同形式所经过的距离有所不同。下胚轴是根和子叶间维管组织转变的过渡区,而根的初生维管组织与上胚轴的维管组织无直接的联系。在过渡区内外始式的木质部经过后生木质部分离、拉开呈一条直线的过程,然后在子叶节区靠合形成子叶的内始式木质部。在子叶节区子叶迹分化完成,上胚轴维管组织开始分化,同时在子叶迹与上胚轴维管组织之间有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香榧幼苗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香榧幼苗形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幼苗为子叶留土类型,子叶肉质,其下表达具吸收功能,无气孔;叶肉不分化、细胞中充满淀粉粒,维管束2条,下半部合并为双束1条,对其近缘植物红豆彬属,澳洲红豆彬属,白豆杉属和穗花杉属等幼苗的研究表明,香榧属是红豆杉科中最原始的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