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根据对大针茅(Stipagrandis)繁殖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生殖枝分化比例低,种子产量和埋藏率低,幼苗成活率低是大针茅有性繁殖微弱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退化群落更加严重。大针茅在春季不形成分蘖芽,1个分蘖枝条在秋季可在基部形成2~4个分蘖芽,枝条分蘖比率和每个枝条形成的分蘖数在群落退化后变化不明显。但株丛的大小,种群的密度和大针茅的竞争力都大大降低。围栏保护后大针茅依赖营养繁殖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内蒙古几种针茅的特性和分布的分析.指出内蒙古针茅属的分布集中在草原区内,分布最广是石生针茅,其次是克氏针茅。针茅属有性繁殖微弱,成熟种子量不多,入土困难,损伤量大.幼苗死亡率高,特别在退化地段更加突出;无性繁殖为主.分蘖芽集中在果后营养期产生,春季拔节期是少量的.当年枝条不形成分蘖;春季以细根产生为主.拔节期为不定根产生的时期.孕穗和开花期根系向横深伸展;群落生物量为单峰曲线。地上生物量为“金字塔”型,地下生物量是“倒金子塔”型。草地利用过度.草群低矮,根系集中于土壤表层。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几种针茅特性和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内蒙古几种针茅的特性和分布的分析,指出内蒙古针茅属的分布集中在草原区内,分布最广是石生针茅,其次是克氏针茅。针茅属有性繁殖微弱,成熟种了量不多,入土困难,损伤量大,幼苗死亡率高,特别在退化地段更加突出;无性繁殖为主,分蘖芽集中在果后营养期产生,春季拔节期是少量的,当年枝条不形成分;春季以细根产生为主,拔节期为不定根产生的时期,孕穗和开花期根系向横深伸展;群落生物量为单峰曲线。地上生物量为“金字塔”型,地下生物量是“倒金字塔”型。草地利用过度,草群低矮,根系集中于土壤表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克氏针茅(StipakryloviiKoshev.)繁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分蘖的产生有两个峰期(拔节期和果后营养期).分蘖枝的产生与不定根的形成在幼苗阶段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幼苗2月龄时,这是不定根接管种子根大部分作用的关键时期。群落中种子繁殖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紧实,种子入土困难,自然萌发能力低;不定根生长受阻,实生苗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5.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杂类草群落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群落高度等数量特征等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而加大;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群落密度差异不显著,与轻度退化草地相比,中度退化草地群落密度降低;羊草+杂类草群落退化程度比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大。  相似文献   

6.
克氏针茅繁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克氏针茅(Stipa krylouii Koshev.)繁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分蘖的产生有两人峰期(拔节期和果后营养期)。分蘖枝的产生与不定根的形成在幼苗阶段有一定的相关。当幼苗2月龄时,这是不定根接替种子根大部分作用的关键时期。群落中种子繁殖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紧实,种子入土困难,自然萌发能力低;不定根生长受阻,实生苗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调查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在不同放牧梯度下的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放牧梯度的增加,群落中的优势种大针茅和羊草等优良牧草的营养枝高度、株丛密度及生物量均明显降低并逐渐被猪毛菜、糙隐子草和冷蒿等耐牧植物所取代,生产力及利用价值下降。从无放牧的对照样地到重度退化样地植物群落类型依次转变为:羊草 大针茅 丛生禾草、大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丛生禾草、糙隐子草 大针茅 羊草 丛生禾草、猪毛菜 糙隐子草 小丛生禾草。  相似文献   

8.
马蔺的繁殖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马蔺的生态地理分布和繁殖特性观察和分析,提出马蔺盐化草甸在内蒙古境内的分布,随着生境变化,组成群落的种类也不同,其次对种子结构、发芽状态、幼苗生长发育,分蘖芽产生季节和枝条形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蔺的繁殖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通过对马蔺的生理地理分布和繁殖特性观察和分析,提出马蔺盐化草甸在内蒙古境内的分布,随着生境变化,组成群落的种类也不同,其次对种子结构,发芽状态,幼苗生长发育,分蘖芽产生季节和枝条形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与大针茅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植物生长盛期(7~9月)在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对典型草原的代表类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了观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丰富度略高于大针茅群落。按重要值排序,羊草群落位居前6位的分别是黄囊苔草(Caldesia korshinskii)、羊草、西伯利亚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aoi)、大针茅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6种的重要值总和为80.56%;大针茅群落重要值位居前6种的植物种类为大针茅、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inn.)、羊草、黄囊苔草、糙隐子草、米氏冰草,总和达75.28%。大针茅群落较羊草群落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总生物量分别达到845.8和656.5 g/m2,羊草群落显著高于大针茅群落(P<0.01),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群落能迅速对干旱低温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A多元分析方法,以植物种在草地群落中的数量特征为参量,对放牧干扰梯诬上的依赖植物集团进行了初步划分。研究的草地群落有羊草-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贝和尔针茅-羊草群落,贝加尔针茅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群落等5个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限围栏对昭苏退化春秋草地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明昭苏春秋草场退化草地在不同围栏年限下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为该地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比较研究不同年限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地群落结构、草地盖度、生物量演替特征.[结果]在研究样地中,随着围栏时间的延长草地盖度、生物量显著增加,至围栏4a达到最大,而后下降;地上生物量分别是围栏外放牧草地的3.324.41和3.24倍.优良牧草产量和所占比例随着围栏进程的延长不断增加,但丛生小禾草依次降低,高大禾草与生物量变化一致,针茅优势地位不断强化,在围栏6a形成单优势种.[结论]实验反映出围栏封育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封育时间过长导致针茅优势度过高,形成针茅的单优势种草地,将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进而影响草地生产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运用ISI921VF-256型地物光谱仪对内蒙古西乌旗哈日根台镇赛温都嘎查低山丘陵草甸草原的草群、裸地等进行光谱数据的提取,获得其反射率光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物的反射率不同,草甸草原草地群落的光谱反射曲线在可见光波段具有明显的峰谷特性,在近红外波段呈强反射;裸地的反射曲线在可见光区高于草地群落;在近红外区低于草地群落;在不同退化梯度下,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的光谱反射率,随着退化梯度的加强而增强;在同一退化梯度下,大针茅群落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小于冷蒿群落,而对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大于冷蒿群落;草甸草原的不同地物具有其不同的光谱特征,并随着退化程度的变化表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白莲蒿的特性和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指出白莲高是多年生中旱生-石生半灌木状根蘖型草本植物。主要分布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东、西部的砾石性低、丘陵的阳坡、半阴坡及丘陵顶部。又蒿建群及为正常组分的群落,是山地草原的重要群落类型,亦可成为夏绿阔叶林区域森林破坏后最重要的次生类型之一。其活动芽多数出现在地下枝条与根的分叉处;中龄枝条上较多。枝条从根颈顶部发出或芽水平走向或先向下生长,再向上生长而形成,并有明显的枝条位移现象。中龄植标根蘖性很强,能从母株不断生长新株。  相似文献   

15.
葡萄扦插繁殖,多在春季进行。在夏秋高温条件下对葡萄进行扦插繁殖,一般比较困难。本人采用多种处理作试验,总结出一方法:①枝条的选择。选择具有刚刚萌动的芽的葡萄枝条,剪下后,剪去叶片,按15cm左右的长度,至少含1个刚萌动的芽的要求,剪截好扦插枝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氮素添加对退化草原、优势种生态位与种间关联度的影响,为退化草原的管理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退化草原优势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物种间关联性、物种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研究不同浓度的氮素添加对退化草原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低、中水平氮素添加群落中羊草与多根葱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羊草、针茅生态位宽度逐渐变大,多根葱生态位宽度逐渐减小。[结论]在群落的恢复过程中,氮素添加提高了羊草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阐释荒漠草原不同矮小型针茅属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本文以荒漠草原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小针茅(Stipa klemenzii)、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和戈壁针茅(Stipa gobica)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群种、共有种及群落物种的重要值特征综合分析植物群落各成员型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1)4种矮小型针茅属植物的重要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小针茅≥戈壁针茅≥沙生针茅>短花针茅;(2)不同植物群落中共有种的重要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群落中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的作用相对较大,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的作用相对较小;(3)4种矮小型针茅属植物在群落中重要值的排序均较靠前,小针茅在植物群落中的重要值最大。研究结果可为荒漠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桂花  乌仁其其格  袁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181-182,204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样地,对羊草群落、贝加尔针茅群落在不同干扰下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刈割可以增加两个群落的物种数、群落密度,以及羊草群落盖度;放牧可以增加两个群落的群落高度、贝加尔针茅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且受到干扰后物种重要值没有明显变化,群落较为稳定。关于不同干扰对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群落特征的影响,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将各种干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的保护与适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取样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巢式样方法和积累样方法,以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群落和羊草-杂类草群落为代表,研究了松嫩平原草地植物多样性取样强度。结果表明,最小面积为1/4 ̄1/2m^2;1,1/4,1/6m^2的最小取样数分别是10 ̄12,18 ̄22,25 ̄28个,超过最小取样数后3种面积多样性指数在95%概率水平差异不显著;赞成小面积大数目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不同干扰因素下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草甸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羊草放牧、羊草刈割、针茅放牧、针茅刈割4个不同样地,调查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特征.[结果]各群落物种的重要值变化幅度很大,物种数在放牧干扰下都明显下降,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羊草群落中羊草在放牧干扰下重要值比刈割干扰高;贝加尔针茅群落中贝加尔针茅在刈割干扰的重要值比放牧干扰低.[结论]在各种干扰因素下,草甸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重大变化,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