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林苑荟萃     
珍贵速生树种马占相思开花结籽广东省屯昌县黄竹岭林场是我国引种澳大利亚珍贵速生丰产林马占相思最多的单位。1983年和1985年两次引种的550亩马占相思树中,首批种植的150亩,3600株于87年春季开花结果,种籽收获后可造林4万多亩。马占相思系豆科含羞草亚科金合欢属,原产澳大利亚,为珍贵速生丰产树种。它主干圆  相似文献   

2.
在东江中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特定的紫色红壤上,开展了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试验。初步选择出具有固氮改土能力的肯氏相思、绢毛相思和大叶相思作为严重水土流失紫色红壤地区的先锋树种;选择了慢生的伴生树种红锥和海南红豆;在辅以人工施肥的情况下,选择了速生树种桃金娘科的尾叶桉和红胶木。在先锋、速生和慢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互结合的技术措施指导下,营造的水土保持示范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效果。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马占相思混交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松(Pinu elliottii Englm)属于松科常绿大乔木,树干挺直,高达30m,胸径90cm,属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除碳酸盐土壤外,均能在黄红壤和红壤山地快速生长。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属于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大乔木,高达25~30m,胸径35cm。湿地松与马占相思混交造林,针阔树木生长相互促进。安溪湖头镇湖三村五阆山于2004年营造湿地松马占相思混交林试验面积10hm^2,几年来,笔者对湿地松马占相思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与湿地松纯林和马占相思纯林相比,其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种9种阔叶树种种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海南红豆、海南蒲桃在该地方生长速度较大,是该地区营造生态林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5.
9种阔叶树种生长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种9种阔叶树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海南红豆、海南蒲桃在茂名森林公园生长速度较快,是该地区营造生态景观林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6.
江西红壤低丘水土流失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江西红壤低丘的主要特征、水土流失原因和水土流失规律,提出防治对策和该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南方红壤区是除黄土高原外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方之一,主要分析了南方红壤易受侵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西低丘红壤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策略及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省低丘红壤5种不同类型水土流失区生态系统开展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及理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江西低丘红壤水土流失区植被恢复取得成功的经验在于园地制宜的应用了森林培育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遵循依靠科技,适地适树,充分利用乡土种为主的种质资源,考虑群落结构组成和群落演替的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原则.总结出自然封育和人工重建是江西低丘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的两种基本途径.选择适宜的植物种植材料进行合理的配置并辅以现代营林的科学技术理论与措施是植被恢复,控制水土流失、重建低丘红壤退化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衡阳盆地红壤土类面积1006.77万亩,占全市红壤总面积的57.93%。衡南县位于衡阳盆地的中心,红壤土类104.13万亩,占全市红壤面积的10.34%。在这一区域内,人口稠密,林木稀少,森林覆盖率低,生态失调,水土流失严重,“三灾”皆全,“五料”俱缺,特别是燃料短缺更为突出。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薪炭林,薪材树种的选择,又是发展薪炭林生产的百年大计,如果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1989年9月23日,由中国林科院主持,在广东湛江通过了马占相思和加勒比松引种研究两项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两项成果均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1979年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开始引种马占相思,1983年列入国家攻关课题,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18°~24°N)地区进行多点试验;①证明了马占相思在生长速度、干形和生物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先期引种的大叶相思和乡土树种台湾相思,②证明巴布亚新几内亚种源(13459号)、澳大利亚昆士兰克兰地河流域种源(13242号)和昆士兰17.5°S以南种源(13232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阔叶树种马占相思、木荷、红锥和针叶树种杉木、加勒比松5种纯林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木荷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保水性特别好,但通气性较差。加勒比松林的土壤容重大,土壤毛管孔隙少,但非毛管孔隙多,因而土壤保水性差而通气性好。马占相思、红锥和杉木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比例协调,故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都比较好。各林分土壤呈强酸性,有机质含量中等,全P和有效养分缺乏。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南宁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不同年龄阶段(4、7和11年)马占相思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呈增大趋势,土壤腐殖质(包括胡敏酸和富里酸)、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土壤结构破坏率和密度则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云南热区主要造林树种———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4种人工纯林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氮、pH值、水解酸、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因素对4种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较大。此外,1993~1997年,山桂花林分的土壤肥力呈上升趋势,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相同,而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3种林分的土壤肥力,1993~1995年呈下降趋势,1995~1997年有所回升,与山地雨林相同。幼林期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证明,4种人工林均可在云南热区造林经营  相似文献   

14.
采用前期筛选的6个优良的根瘤菌株接种到马占相思幼苗上,并应用于造林试验。4.5 a后,通过对其林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测定,探讨根瘤菌对人工马占相思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总和差异极显著(FF0.01),大小依次为:HM08HM04HJ06HJ07ZG03ZG04CK;林下植被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FF0.05),大小依次为:HM08HM04HJ06ZG04ZG03HJ07CK。2项测定表明:HM08、HM04、HJ06 3个菌株相对较优良,且根际微生物的数量与其林下植被的总生物量和草本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与木本生物量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滨海沙地引种相思类树种生长与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建沿海防护林树种匮乏的局面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等现状,开展沙质海岸引进相思类树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产力,3种相思类树种生物量分别比实生木麻黄增加了144.59%、111.31%和22.71%。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防护功能强,3种相思都具有较强的降风效能,林内相对风速分别下降了76.92%、73.08%和67.53%,而且这3种相思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广东省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0~1 m)的空间变异性和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属中等变异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呈东西高、中北低的趋势;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小至大依次为:荔枝林、桉树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占相思林、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7.
海南4种典型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持和提高土壤质量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森林封不仅起着支持和固家林森林生长的作用,而县供给林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与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N、P、K 3营养元素 5个水平配比试验 ,分析不同配比对马占相思苗期生长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马占相思苗木对各营养元素的实际需求水平。结果表明 ,P素对马占相思苗期生长影响最大 ,其次为K素 ,而N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水平的N、P、K配比对试验苗有不同的影响 ,其中 ,N∶P∶K最佳配比为 :190∶2 5∶16 0 (mg·L- 1)。  相似文献   

19.
以东莞尾叶桉林、马尾松林、马占相思林和针阔混交人工林为对象,分析林地0~25cm表层土壤Cu、Zn、Pb、cd4种重金属含量,并以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林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尾叶桉林和马尾松林以土壤Ph含量最高,其他两种林型以zn含量最高;4种重金属含量高低为Zn〉Pb〉Cu〉Cd,它们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Pb〉Cu〉Zn〉Cd。4种林型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依次为马占相思林〉尾叶桉林〉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土壤pH值与Zn、cd之间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与Zn、Cd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东莞市4种人工林土壤Cd与自然因素有关,土壤Cu主要受人为输入影响;Zn含量高于背景值,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在普文试验林场开展的马尖相思与高阿丁枫,马尖相思与西南桦行状混交(面积6.83hm ̄2)试验,4、5年时的阶段效果,从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生长状况,林分的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其年度变化情况方面,论述了两种混交林与纯林的差异,以及不同行状混交方式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